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讲解1.ppt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讲解1.ppt
➢ 新制度要求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时冲减 相关净资产,而非计入当期支出。这种处理方法 在不影响准确反映预算支出的同时,真实体现资 产价值。
➢ 增加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三)充实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内容
5.新增行政单位直接负责管理的为社会提供公 共服务资产的核算规定
➢ 新制度增设了“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 施”科目,单独核算反映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 资产情况,与行政单位自用资产相区分。
收入方面 ➢ 按照行政单位取得收入的资金性质设置了“财政拨款收入
”、“其他收入”科目。其中,“财政拨款收入”科目限 定为核算收到的同级财政拨款资金。
支出方面 ➢ 按照行政单位支出使用主体的不同,设置了“科目限定为核 算向所属单位拨出的非同级财政拨款资金。
资产
资产增加
不计入当期支出
负债
负债增加
净资产
结转结余不减少 资产基金增加 待偿债净资产增加(导致净资产减少)
偿还应付账款
资产
银行存款减少
计入当期支出
负债
负债减少
净资产
结转结余减少
待偿债净资产减少(导致净资产增加)
有些资产负债没有采取双分录核算
不确认收入、支出: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应缴财政款 其他应付款
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的前提下,尽可能全 面地反映资产负债项目
资产=负债+净资产
资产
负债 净资产
购买存货
资产
银行存款减少
计入当期支出
存货增加
负债
净资产
结转结余减少 资产基金增加
支付预付账款
资产
银行存款减少
计入当期支出
预付账款增加
负债
净资产
结转结余减少 资产基金增加
购买固定资产
资产
银行存款减少
计入当期支出
(三)充实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内容
3.净资产方面
➢ 细化了有关净资产的核算内容:
➢ 将原来通过“结余”核算的净资产内容分解为“ 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其他资 金结转结余”。
➢ 增加了“资产基金”、“待偿债净资产”科目核 算内容。
(三)充实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内容
4.增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摊销
➢ “应付职工薪酬”(由“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 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合并 )
(三)充实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内容
1.资产方面
➢ 更加详细地明确了资产的定义和确认计量原则 ➢ 细化了有关资产的核算内容: ➢ 将原来通过“暂付款”核算的资产内容确认为只核算往来
款项(改称“其他应收款”)。 ➢ 增加了“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
兼顾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
(二)将原来分散在制度外的会计科目集中体现在新制度中
➢ 对近年来出台的有关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补充规定进行系 统梳理,在新制度中增加了原制度外规定使用的科目:
➢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财政应返还额度”
➢ “应缴财政款”(由“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款”合 并)
固定资产增加
负债
净资产
结转结余减少 资产基金增加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资产
累计折旧增加
不计入当期支出
负债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
净资产
结转结余不减少 资产基金减少
因购买服务发生应付账款
资产
银行存款不减少
不计入当期支出
负债
负债增加
净资产
结转结余不减少
待偿债净资产增加(导致净资产减少)
因购买资产发生应付账款
➢ 增加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专门反映单位在 某一会计期间财政拨款收入、支出、结转及 结余情况的报表。
(八)其他改变
➢ 取消了原制度中不再需要使用的科目: ➢ “有价证券” ➢ “预算外资金收入” ➢ “结转自筹基建”(其核算内容并入“经费
与支出基本同期:
应缴税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政府补贴
(六)基建会计信息要定期并入“大账”
解决了长期以来基建会计信息未在 行政单位“大账”上反映的问题,有利 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七)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
➢ 改进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取消了原制度资 产负债表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
➢ 在收入支出表中增加了反映单位结转结余调 整变动的项目。
二、新旧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进一步明晰会计核算目标 将原来分散在制度外的会计科目集中体现在新制度中 充实增加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内容 进一步规范收入和支出的核算 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基建会计信息要定期并入“大账” 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 其他改变
(一)进一步明晰会计核算目标
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 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 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三)充实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内容
6.新增行政单位受托代管的资产及负债的核算 规定
➢ 新制度增设了“受托代理资产”、“受托代理负 债”科目,单独核算单位因受托管理其他单位的 资产情况,与行政单位自有资产、负债相区分。
(四)进一步规范收入和支出的核算
背景:按照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管理体制,将单位预算收 入与财政预算支出衔接。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内容提要:
一、修订的背景 二、新旧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三、新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修订的背景
适应公共财政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满足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 提高行政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
修订的目标方向
符合财政改革与发展方向 与《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相衔接 有利于行政单位会计实务操作
(五)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原制度仅对固定资产采用“双分录”核算方法 ,新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双分录”核算方法应用范 围,除固定资产外,增加了预付账款、存货、在建 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 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非货币性资产和部分负债 的“双分录”核算。
双分录核算的缘由
收入支出需要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 很多资产负债收付实现制下不能反映 使用双分录记账方法可以在保持收入支出
在建工程”、“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的核算内容。
(三)充实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内容
2.负债方面
➢ 更加详细地明确了负债的确认计量原则 ➢ 细化了有关负债的核算内容:
➢ 将原来通过“暂存款”核算的资产内容确认为只 核算往来款项(改称“其他应付款”)。
➢ 增加了“应缴税费”、“应付政府补贴款”、“ 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核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