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铟
铟的性质、用途及分布
&Nb sp; 铟是一种银白色易熔稀散金属。
1863年由赖希(F. Re IC h)和里希特(H. Richter)在德国发现。
熔点为156.4℃,沸点为2070℃,密度为7.3G/cm3(20 ℃)。
质软,能用指甲刻痕。
延展性好,压力加工时无加工硬化现象,可轧成极薄的片材。
铟自身
有冷熔接性,供应铟块都涂有润滑脂。
铟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
在常温下不易氧化,红热会燃烧,能溶于无机酸。
尚未发现铟的单独矿床,它以微量伴生在锌、锡等矿物中。
当其含量达十万分之几,就有工业生产价值,目前主要是从闪锌矿中提取。
另外,从锌、铅和锡生产的废渣、烟尘中也可回收铟。
铟锭因其光渗透性和导电性强,主要用于生产IT O 靶材(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这一用途是铟锭的主要消费领域,占全球铟消费量的70%。
其次的几个消费领域分别是:电子半导体领域,占全球消费量的12%;焊料和合金领域占12%;研究行业占6%。
中国是世界上铟锭主要生产地,此外全球还有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等国生产。
我国的铟分布在铅锌矿床和铜多金属矿床中,保有储量为13014t,分布15 个省区,主要集中在云南(占全国铟总储量的40%)、广西(31.4%)、内蒙古(8.2%)、青海(7.8%)、广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