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流体流动
一、思考题
1、粘性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阻力的原因是什么?
2、定态流体与非定态流体有何区别?
3、机械能包括哪几项?有何特性?
4、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有何区别?
5、何为相对粗糙度?它对层流阻力系数有何影响?
6、边界层分离时为何有旋涡产生?
7、气体、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如何变化?
8、考察流体质点运动的方法有哪些?
9、当量直径如何定义的?
10、对牛顿型流体管中何处速度梯度最大,何处剪应力最小?
11、λ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阻力平方区近于常数)为什么能量损失反而增加?
12、管内流体的流速大小与层流内层的薄厚有何关系?流体粘度的大小与层流内层的薄厚有何关系?
13、流体在管内呈层流流动是,其λ与ε/d有何关系?λ与Re有何关系?关系如何?
14、当流体处于阻力平方区时,λ与什么有关?
15、流体进入管中作层流流动,经起始段长度后,速度分布呈什么形状,边界层厚度为何?
16、局部阻力计算有几种方法?如何表示?
17、那种流量计是恒压降、变截面的流量测量装置?
18、那种流量计是变压降、恒截面的流量测量装置?
19、流动型态有几种?各为何?流型判据是什么?各流型是如何判定的?
20、对一三支并联管路,主管中的流量与支管中的流量有何关系?
21、在工程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
22、湍流粘度μ‘是不是流体的物性?它与什么有关?
23、层流时直管阻力损失如何计算?湍流直管阻力损失的经验式?
24、水的经济流速是多少?一般气体的常用流速是多少?
二、计算题
1.用习题1-1附图所示的U型压差计测量管路A点的压强,U型压差计与管
路的连接导管中充满水。
指示剂为汞,读数R=120mm,当地大气压p a为101.3kPa。
试求:(1)A点的绝对压强,Pa;(2)A点的表压,Pa。
[(1)p A(绝压)=1.28×105 Pa;(2)p A(表压)=2.66×104 Pa]
1-4 附图为一油水分离器。
油与水的混合物连续进入该器,利用密度不同使油和水分层。
油由上部溢出,水由底部经一倒置的U型管连续排出。
该管顶部用一管道与分离器上方相通,使两处压强相等。
已知观察镜的中心离溢油口的垂直距离Hs=500mm,油的密度为780kg/m3,水的密度为1000kg/m3。
今欲使油水分界面维持在观察镜中心处,问倒置U型出口管顶部距分界面的垂直距离H应为多少?因液体在器内及管内的流动缓慢,本题可作静力学处理。
[0.39m]
1-5 用习题1-5附图所示复式U型压差计测定水管A、B两点的压差。
指示液为汞,其间充满水。
今测得h1=1.20m,h2=0.3m,h3=1.30m,h4=0.25m,是以Pa为单位表示A、B两点的压差Δp。
[2.41×105 Pa]
1-8 如图所示,在A、B两容器的上、下各接一压差计,两压差计的指示液相同,其密度均为ρi。
容器及测压导管中均充满水,试求:(1)读数R与H之间的关
系;(2)A点和B点静压强之间的关系。
[(1)H=R;(2)p A> p B]
1-12 水以60m3/h的流量在一倾斜管中流过,此管的内径由100mm突然扩大到200mm,见附图。
A、B两点的垂直距离为0.2m。
在此两点间连接一U型压差计,指示液为四氯化碳,其密度为1630 kg/m3。
若忽略阻力损失,试求:(1)U 形管两侧的指示液液面哪侧高,相差多少mm?(2)若将上述扩大管路改为水平放置,压差计的读数有何变化?
[(1)340mm;(2)R不变]
1-14 图示为马里奥特容器,其上部密封,液体由下部小孔流出。
当液体流出时,容器上部形成负压,外界空气自中央细管吸入。
试以图示尺寸计算容器内液面下降0.5m所需的时间。
小孔直径为10mm。
设小孔的孔流系数C0=0.62。
[1466s]
1-15 水以3.77×10-3m3/s的流量流经一扩大管段。
细管直径d=40mm,粗管直径D=80mm,倒U型压差计中水位差R=170mm,见附图。
求水流经该扩大管段的阻力损失H f,以J/N表示。
[0.26J/N]
1-16 图示为30℃的水由高位槽流经直径不等的两管段。
上部细管直径为20mm,下部粗管直径为36mm。
不计所有阻力损失,管路中何处压强最低?该处的水是否会发生汽化现象?
[细管最上端,会汽化]
1-26 如附图所示。
一高位槽向用水处输水,上游用管径为50mm水煤气管,长80m,途中设90º弯头5个。
然后突然收缩成管径为40mm的水煤气管,长20m,设有1/2开启的闸阀一个。
水温20℃,为使输水量达3×10-3m3/s,求高位槽的液位高度z。
[12.4m]
1-28 如附图所示。
黏度为30m Pa·s、密度为900 kg/m3液体自容器A流过内径40mm的管路进入容器B。
两容器均为敞口,液面视作不变。
管路中有一阀门,阀前管长50m,阀后管长20m(均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当阀全关时,阀前、后的压强计读数分别为0.09M Pa和0.045M Pa.现将阀门打开至1/4开度,阀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30m。
试求:(1)管路的流量;(2)阀前、阀后压强计的读
数有何变化?
[(1)3.39m3/h;(2)p1变小,p2变大]
1-32 附图所示,管路用一台泵将液体从低位槽送往高位槽。
输送流量要求为2.5×10-3m3/s.高位槽上方气体压强(表压)为0.2M Pa,两槽液面高差为6m,液体密度为1100 kg/m3.管路Φ40mm×3mm,总长(包括局部阻力)为50m,摩擦系数λ为0.024。
求泵给每牛顿液体提供的能量为多少?
[38.1J/N]
1-35 如附图所示。
某水槽的液位维持恒定,水由总管A流出,然后由B、C两支
管流入大气。
已知B、C两支管的内径均为20mm,管长l
B =2m,l
C
=4m。
阀门以外
的局部阻力可以略去。
(1)B、C两阀门全开(ζ=0.17)时,求两支管流量之比;(2)提高位差H,同时关小两阀门至1/4开(ζ=24),使总流量保持不变,求B、C两支管流量之比;(3)说明流量均布的条件是什么?设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两种情况下的λ=0.028,交点O的阻力可忽略。
[(1)1.31;(2)1.05;(3)能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