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图集(2013)

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图集(2013)

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图集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2013年10月前言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

强调要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搞好村庄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对城镇周边的农村住宅、土地整治安置建设,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不断改进住宅的性能和质量,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建设。

住宅建设是农村人居住环境改善的核心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改革开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真实体现,更是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追求。

当前湖北省农村建房缺乏系统的规范和引导,农民建房多是民间自行组织设计和施工。

受环境条件和信息制约,房屋设计水平普遍不高,各地住宅建设千篇一律,缺乏地域建筑风格和特色,影响到农村建设的整体品位,与当前全省推进的“四化”同步发展极不相称。

为配套“四化同步”对新型农村社区提出的建设要求,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愿望,我厅在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州、十堰、荆门、鄂州、咸宁、恩施自治州、仙桃、潜江等12个市州,征集了60个农村住宅建设方案,经专家评审筛选,最终确定了28个优秀方案印成图册,免费赠送全省各乡村以期为农民朋友住宅建设提供参考。

这些入选方案既充分考虑我省不同区域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不同条件农村家庭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也充分考虑到建筑抗震、采光、通风和节能、节地、节材的要求,融合了荆楚民居建筑的传统风格特色,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从建筑风格上讲,适应某个区域只是相对的;从安全上讲,由于各地的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建筑基础部分的设计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因此,各级建设厅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建房观念,从单纯追求面积向不断完善功能转变,从单纯注重房屋建造向注重改善居住环境转变,从简单模仿向注重地域建筑风格转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指导农民朋友合理选用住宅设计方案,在结构安全上校核把关。

这本图集的编印,将为广大农民朋友建造结构安全、功能适用、造型美观的住宅提供有益帮助。

这些设计方案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关键要看是否会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我们将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为农民朋友建房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全省四化同步发展作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目录鄂东地区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一 (001)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二 (008)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三 (013)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四 (018)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五 (023)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六 (027)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七 (034)鄂西北地区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一 (042)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二 (049)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三 (055)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四 (061)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五 (067)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六 (073)鄂西南地区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一 (080)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二 (085)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三 (090)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四 (095)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五 (102)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六 (108)江汉平原地区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一 (115)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二 (123)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三 (132)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四 (137)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五 (147)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六 (153)鄂东地区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一建筑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2.湖北省、武汉市等地方性设计规定。

3.本工程实施时须取得所在地规划、消防、人防、环保、园林等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的审批意见。

二、项目概况1.本工程建筑名称:汉派新农居二号方案;该方案平面设计紧凑,功能布局合理,占地面积不大,适用于湖北省广大农村,立面造型朴实大方,考虑利用太阳能和墙体与屋面保温技术,使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本工程占地面积161.75m2,建筑面积186.43m2,建筑基底占地面积:112.79m2。

3.建筑层数、高度:地下零层,地上二层,建筑高度9.450m。

4.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为四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5.停车数量:机动车1辆,其中:地面1辆,非机动车不限。

三、设计标高1.本工程室内外高差为:0.450m。

2.各层标注标高为完成面标高(建筑面标高),屋面标高为结构面标高。

3.本工程标高以米(m)为单位,总平面尺寸以米(m)为单位,其它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

四、墙体工程1.墙体基础部分本设计未予考虑,在实施时,请依据所在地的地质情况酌情考量。

2.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0.000下60mm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内加5%防水剂的墙身防潮层(在此标高处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或下为砌石构造时可不做)。

3. 墙体上的门窗洞口均按有关规定施工。

4.外墙做法做法一:清水砖墙,1:1水泥砂浆勾凹缝。

做法二:仿清水砖墙,15厚1:2水泥砖粉抹面,按砖块大小划格。

做法三:面砖外墙面,详见05ZJ001第66、67页外墙12和外墙13。

5. 内墙做法做法一:釉面砖墙面(适用于厨房、厕所、牧畜间),15厚1:3水泥砂浆,刷素水泥浆一遍,3~4厚1:1水泥砂浆加水重20%的107胶镶贴,4~5厚釉面砖,白水泥勾缝。

做法二:涂料墙面(适用于做法一之外的所有内墙面),15厚1:1:6水泥石灰砂浆,5厚1:0.5:3水泥石灰砂浆,局部刮腻子,砂纸磨平,刷双飞粉涂料两遍。

五、地面工程1.做法一:陶瓷地砖地面(适用于厨房、厕所、牲畜间),8~10厚地砖铺实拍平,水泥砖浆收缝,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素水泥,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80厚C10混凝土,素土夯实。

2.做法二:水泥砂浆地面(适用于除做法一之外的所有地面),面层详见二次装修,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60厚C10混凝土,素土夯实。

3.做法三:陶瓷地砖楼面(适用于厕所、露台、阳台),8~10厚地砖铺实拍平,水泥砂浆收缝,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素水泥,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钢筋混凝土楼板。

4. 做法四:水泥砂浆楼面(适用于除做法三之外的所有楼面),面层详见二次装修,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钢筋混凝土楼板。

六、屋面工程1.本工程的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0年。

2.坡屋面做法及屋面节点索引详见建施-11“山墙、檐口、厕所详图”,露台、雨篷等详见“各层平面图”及有关详图。

3.平屋面排水组织见屋面平面图,内排水雨水管见水施图,外排雨水斗、雨水管采用PVC塑料雨水管,除图中另有注明者除外,雨水管的公称直径均为DN100;4.平屋面、露台、阳台排水构造详见05ZJ201有关设计。

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二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理念回归到传统民居形式,再现“汉派”地域特色。

①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居住的舒适性和邻里交往的需求。

②灵活多变的拼合形式,创造多样性的规划空间。

③绿色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向生态型住宅的过渡。

二、总体说明1.总体形式采用“前二后三”两进错层式院落空间。

方案考虑了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设计了私密的建筑空间和小内庭院。

开放式的前院便于邻里交往,后院围以院墙,强调生活性和安全感。

中间设置湖北地区独有的天井,成为前后座建筑的过渡空间,在满足后座建筑通风、采光要求的同时将其布置成景观性小庭院,作为私密中的绿色焦点。

2.各部分面积尺度合理适中,空间独立又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可开可闭空间的运用增强了人的空间感受力。

每间房屋均有充足阳光,卫生间均为明卫,且管线综合布置通过管道井上下对齐。

牲畜圈放在后院,用沼气池隔离主屋,各尽其能。

“公私分离”、“动静分离”、“洁污分离”体现了现代生活的方式。

3.在本住宅设计中,尽量使用当地建筑材料以降低造价。

坡面屋顶的使用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

居民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装修成具有储物功能的小空间。

4.充分利用太阳、风、雨水、植物等可再生能源,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

被动式太阳能面板、沼气池、节水设施、小型生物污水处理设备等的使用,实现了住宅向节约型、生态型住宅的过渡。

外墙围护结构拟采用300mm厚蓄热墙体,防止室内热量散失。

5.本方案在群体组合方面力求回归传统的街巷空间、合理的街道尺度、宜人的环境规划、良好的视觉效果,这些都是群体组合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使居民有一个户外公共活动场地,在组合规划中设计了一个公共广场,围绕绿地布置不同组合形式的住宅,形成以广场为中心的辐射式布局,增加了居民交流的机会。

院落布局采用“居住单元街坊村落”三级居住结构模式。

独立式、双拼独院、联排住宅等多种形式,利于创造丰富的街巷空间。

前院互相连通,便于邻里之间交往。

村落规划有公共绿地广场等活动场所,增加了居民间的联络交流。

三、空间形态分析一层空间前部客厅和后面的家务平台因功能的不同从而使层高有所差异。

天井,平台和后院走廊设置成同一标高层,增强居民活动的流通性与方便性;二层前后层高错开1.50m,利用中部楼梯连成整体,使楼梯的平台融入走廊中,增强楼梯的交通功能。

前屋两层并作坡屋顶设置,为后屋三层的卧室提供足够的阳光和良好的视线领域。

整体空间形成前二后三式的两进院落,错层的运用形成了错落的屋顶形态,丰富了群体组合的空间。

前院的开敞与后院的私密性限定了不同的功能;天井作为前后院落的过渡空间,也成为整体空间不可缺少的角色。

四、能源利用分析说明1.在本住宅设计中,尽量使用当地建筑材料以降低造价。

2.被动式太阳能面板放置在屋面上,为家庭提供洗浴、做饭等热水供应。

3.沼气池收集农作物的秸秆、家禽粪便等垃圾产生沼气为生活提供照明能源,残余部分是农作物的优良有机肥料。

4.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措施。

①节约用水:安装节水设施,使用小容量浴缸和带限流装置的水龙头。

②利用雨水:经过滤后用于冲厕和浇灌花草。

③回收污水:集中安装小型生物污水处理设备,可将污水中的养分作为肥料,处理后的污水与收集好的雨水一起用来冲洗厕所。

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三建筑设计总说明一、概况1.武汉市规划局批准的红线图及总图。

2.国家颁布的现行各专业设计规范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999。

2 3.本工程位于武汉市黄陂区,为二层村湾式住宅, 总建筑面积为222m ,建筑高度为7.5m,建筑结构形式为竹结构,建筑设计等级为3级,耐火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