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制度汇编

某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制度汇编

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京轨建安字〔2010〕244号文件制度汇编第五项目管理中心二○一○年十月目录一、暗挖拱部工作面土方开挖动土令制度 (2)二、暗挖作业面安全风险分级制度 (6)三、暗挖初期支护临时支撑拆除审批制度 (13)四、基坑周边堆载物审批制度 (16)五、基坑周边吊车布置审批制度 (19)六、盾构机开仓审批制度 (22)七、工程质量首件验收制度 (26)暗挖拱部工作面土方开挖动土令制度为加强地铁14号线浅埋暗挖工程作业面土方开挖工前安全控制,避免因盲目开挖而造成拱部土体坍塌或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一、浅埋暗挖工程每一作业面,每一作业循环土方开挖前都应进行工前检查。

土建施工单位应严格要求值班技术人员认真做好工前检查工作,并严格实行土方开挖动土令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地铁14号线暗挖车站、区间、联络通道、出入口等浅埋暗挖工程(含施工竖井)拱部开挖施工。

三、土方开挖工前检查1、开挖前检查分为马头门破除前检查、工法(含结构断面)转换前检查和正常施工过程检查。

2、在马头门破除前、工法(含结构断面)转换前检查均应现场安全作业条件自检,土建监理单位应对现场安全作业条件进行复查。

3、检查容主要包括:○1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经过专家论证;安全专项方案中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2对作业人员的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是否到位,一线作业人员是否对施工风险有较深刻的认识;○3是否进行超前地质探测,开挖面地质是否与设计相符;如不符,现行方案是否适用;○4是否严格按施工方案搭设施工平台,施工平台是否通过验收;○5开挖面渗水情况,降水效果是否满足安全开挖作业条件;○6超前支护情况,超前支护是否按要求施做完毕,是否满足安全开挖作业条件;特殊部位加强措施是否按方案落实;○7监控量测点是否布置,监测数据是否稳定;○8应急抢险物质储备的种类、数量是否满足应急抢险要求;是否靠近施工掌子面;○9工班劳动力数量是否满足要求;总承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到位;○10开挖面是否正在穿越或邻近雨污水管、河湖等,雨污水管、河湖是否存在渗漏水情况,是否采取了针对性防护措施,是否满足安全穿越条件;4、土建施工单位人员对上述检查容进行检查后应形成检查记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监理单位复查、审批。

详见附表1。

5、在每一作业循环土方开挖之前,土建施工单位值班技术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作业安全条件进行自检。

土建监理单位值班现场监理应对施工单位值班技术人员工前自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施工现场作业安全作业条件进行抽检。

6、检查容主要包括:○1开挖面渗水情况,降水效果是否满足安全开挖作业条件;○2开挖面地层情况,土体稳定性是否满足安全开挖作业条件;掌子面地质条件是否有较大变化;○3台阶长度、核心土及台阶坡度、高度的设置情况,是否满足作业面稳定的安全开挖作业条件;○4超前支护情况,超前支护是否按要求施做完毕,是否满足安全开挖作业条件;○5钢格栅(含连接筋、钢筋网片等)是否准备到位,是否搬运至作业面现场;○6风、水、电及小型机具(混凝土喷射机、电焊机、注浆泵等)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满足作业要求;○7应急抢险物质储备的种类、数量是否满足应急抢险要求;○8拱背回填注浆情况,是否满足要求;○9工班劳动力数量是否满足要求;7、土建施工单位值班技术人员对上述检查容进行检查后应自行判断是否具备继续开挖条件。

四、土方开挖动土令1、监理单位安全工程师对现场安全开挖作业条件复查后,向施工单位项目部签发土方开挖动土令,在附表1签署意见。

如施工现场作业条件不满足安全开挖要求时,监理单位应在施工单位条件全部落实后在同意其开挖。

2、监理单位签发“同意进行土方开挖”的土方开挖动土令后,施工单位方可开始进行土方开挖作业。

五、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项目管理中心二○一○年十月十四日附表1:浅埋暗挖工程作业面土方开挖动土令本表一式两份,由施工单位值班技术员填写保存,并交给现场监理一份保存。

地铁14号线暗挖工法作业面安全风险分级制度为强化地铁14号线暗挖工程技术风险管控的主动性、预见性,确保风险管控的针对性,整体提升暗挖工法风险管控能力,特制定本制度:一、暗挖工法作业面安全风险主要考虑作业面地层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作业人为风险因素。

二、参建单位应根据作业面超前探测和开挖掌子面地层情况认真做好工程地质观察和描述,强化过程管控,具体为:1、施工单位应结合详勘报告中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按照《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相关要求对开挖面进行工程地质观察和描述(参考表1形式),以监测日报形式上报监控分中心和监理单位;2、监理单位结合施工单位信息、现场巡视的作业面地层情况、风险(结构和作业面附近风险)情况、施工监测安全状态与施工作业队伍状况等容(表2)对掌子面安全状态进行全面描述和定性分级评估,以周报和日报形式上报监控分中心(表3);3、第三方监测单位结合土建施工、监理单位上报信息和现场巡视结果,依据施工进度每周定期对各作业面安全风险评定分级(表2、3和附表1、2),并及时加强现场巡视信息的反馈和作业面安全等级的修正,强化安全风险掌控的针对性,真正实现预控。

4、施工单位通过现场开挖、超前探测及时核对作业掌子面水文地质情况,如发现与详勘报告不符,及时通报监理和第三方监测单位。

三、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务必遵循暗挖作业面安全风险分级适度超前,及时核对地层信息,结合实际调整风险等级,强化施工过程风险管控的关注度和有的放矢。

四、土建施工开挖面地质观察和描述、监理和第三方监测单位的暗挖工法作业面安全风险分级信息纳入项管中心监测信息报送容,并按照相应报送制度执行。

五、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项目管理中心二○一○年十月十四日表1:施工阶段暗挖作业面地层观察和描述表标段: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编制人:复核:时间:年月日word格式版本表2:施工阶段暗挖作业面安全风险分级动态管控表标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2、地层情况应详细描述拱部、掌子面地层、水文条件及渗漏水情况;3、风险情况为在施作业面周边存在风险工程情况;4、监测状况为作业面影响围的监测点状态;5、作业队伍状况涉及人为风险畴容,施工工艺组织和管理可纳入此项;6、备注栏可填写影响作业面安全各种工艺、人为风险等因素。

表3:施工阶段暗挖作业面风险分级动态管控汇总表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编制人:复核:时间:年月日浅埋暗挖工法掌子面稳定性组段划分人为风险划分暗挖拱部作业面土方开挖动土令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地铁14号线工程暗挖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减少和防止安全事故,根据相关规及市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文件要求,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定:一、“暗挖初期支护临时支撑”是指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暗挖施工台阶法、CD、CRD,PBA等工法施工时临时中隔壁、仰供等横竖向支撑。

二、临时支护系统的拆除时间应考虑其对后续工序的影响,通过围岩监控量测进行确定。

当围岩变形达到规及设计允许的围之,方可拆除。

三、临时支护系统的拆除应在严格考证拆除的安全性之后,由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拆除方案,制定具体措施,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时填写《临时支撑拆除审批表》(附表)报监理单位。

四、监理单位在接到施工单位临时支护系统拆除申请后应根据后续工序需要、规及设计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及第三方监测单位的监测报表、地层特性、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综合评价拆除的安全性并签署意见。

五、施工单位在临时支护系统拆除时要注意后续作业的及时跟进。

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拆除临时支撑数量。

拆除时,要防止对初期支护系统形成大的振动和扰动。

六、拆除前应通知第三方监测单位,在整个拆除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七、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状况和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管线设施专项应急预案,储备足够数量的应急物资,并组织演练。

八、如拆除过程中发生结构变形过大、结构破坏等异常现象,施工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停止拆除施工,通知业主、监理单位,并按程序上报。

施工单位应根据事故情况,做好先期处置,并同监理单位、业主密切配合,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九、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项目管理中心二○一○年十月十四日附表:临时支撑拆除审批表编号:地铁14号线基坑周边堆载审批制度为了加强地铁14号线基坑周边堆载安全管理,确保基坑稳定和从业人员生命安全,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JGJ120-19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的通知【京建施[2003]1号】等有关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施工单位在规划场地时,应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设计场地堆放物料的平面图,核算的最大堆载应小于施工图的要求,经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后填写申请表报监理审批,通过后方可堆载;二、施工单位对基坑周边的堆载物应设专人负责,随时核对基坑周边的堆载物是否超载,加强日常监测、巡视,并建立相应制度,纳入常态管理工作,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三、超出施工设计图要求的堆载必须报设计审批,如审批未通过,则必须将堆载撤出现场,必要时停止基坑作业;四、监理单位审核《基坑周边堆载申请表》,审核其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堆放物料的平面图是否与施工现场相符;五、基坑边堆载后,监理应加强巡视及监控工作,出现超出审批围的堆载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要求施工单位及时予以改正。

六、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项目管理中心二○一○年十月十四日附表1:基坑周边堆载申请表附表2:基坑周边堆载设计审批表基坑周边堆载申请表基坑周边堆载设计审批表地铁14号线基坑周边吊车布置审批制度为了加强地铁14号线基坑周边吊车起重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基坑支护稳定和起重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基坑周边起重吊装专项方案编制临近或进入设计规定不允许超载的基坑周边围的起重吊装作业必须编制专项起重吊装施工方案。

专项方案应包括以下容:1.起重吊车设备基本参数;2.吊车的平面布置,包括停放位置及作业围等;3.吊车停放位置区域的场地情况、地上和地下的环境情况、设计对基坑周边荷载的限制要求;4、拟采取的基坑支护加强措施及基坑稳定分析验算;5、吊装施工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

二、基坑周边起重吊装专项方案的审批1、基坑周边吊装专项方案的编制完成后,应经施工单位上级主管机关技术负责人审批;2、当吊装吨位较大或吊车布置距基坑较近时,应由施工单位约请包括设计人员在的专家组对吊装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并按专家意见完成修改;3、监理单位审批吊装专项方案;4、吊装专项方案上报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备案。

三、吊车起重吊装前报验要求1.吊车进场前,严格按照DB11/383-200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相关容规定履行设备进场报验手续;2、待吊车进场摆放到规定位置,项目部自检确认满足使用安全后填写吊车布置审批单报监理进行验收;3、经监理验收确认吊装作业审批手续齐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作业环境符合要求,由监理单位安全工程师在吊车布置审批单上签署“同意使用”意见,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