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PPT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PPT


20世纪80年代 双方实现有限缓和
影响
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两强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16
中考目标引擎
二战后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3、两极格局的结束
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苏联
解体
两极
格局
17
欧盟

中日

18
中考目标引擎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级的 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衡的 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 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 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而且受到逐步壮大起 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3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 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 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 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 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取舍中 取得发展。
1、如何认识这三次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影响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有
了哪些新的认识? 3、面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我国
应该如何应对
20
五、中考链接(泰安)
(2014)37.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时说: “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 兴道路。”为此,美国( )
A.推行了“杜鲁门主义” B.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C.建立了北约组织 D.缓解了和苏联的关系
政 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 数
殖民地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九国公约》签订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 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4
【问题二: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20世纪以来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内容,认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2.知道杜鲁门主义,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的
形成,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3.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
1、“世界格局”的含义:是指在世界政治 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互作 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 相对稳定的国际力量结构或战略态势。 2、“极”的含义: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 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材料三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 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3)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 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问题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四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 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在 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 索沃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1)依据材料一,“一战”后能够在错综复杂的 局面下做出“重大决策,主要体现了“暂时的和 平”形成的什么特点?
(2)“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局面下受 到“撼动”和“挑战”的原因是什么。
14
(3)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导致国际政治格局 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4)新的世界格局的出现,虽然维持了世界的和 平与稳定,但还存在着众多不稳定的因素。对此, 你认为中国应怎样才能负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21
(2012)57.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 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 型的冷战思维。“冷战”局面的开始与美 国哪个总统有关?(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22
六、达标检测
21、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某市 九年级(1)班学生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以下 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领 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 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 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 数
殖民地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苏州中考】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一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个条约的内容?其中领土方面法国除收回阿尔萨斯外还收回 了什么 地方?(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判断材料二所签订的条约名称叫什么?(1分)
(3)因材料一中的战败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由此在中国引发了 什么事件?(1分) )
(4)根据上述材料,战后确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 (2分)
15
二战后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2、两极格局
形成的原因 形成的标志
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的冲突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1949北约)
美苏 20世纪50-60 美国占优势(表现之一:
争霸 年代
古巴导弹危机)
的阶
段性 20世纪70年代 美苏争霸达到高潮,美国战略收缩,
表现
苏联积极进攻(如:苏联出兵阿富汗)
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 非洲统治新秩序
1921—1922年
美、日、英、 (法、意、荷、 比、葡、中)
协调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为美 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条件
签订《九国公约》(关于中国问 题)。 《四国公约》《五国公约》等
凡尔赛会议的继续 确定了帝国主义在东亚、 太平洋的统治秩序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3
二、知识梳理
1、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两极格局 3、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4
1919年1月 巴黎和会 1921—1922年 华盛顿会议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 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 哪些不同的政治格局?
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两极格局形成
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独立问题
7
《九国公约》内容节录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 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
据此请回答:该条约名义上标榜什么?其实质 目的何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 有哪些?
(5)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25
战政策
—冷战开始标志
的具体 表现 经济 马歇尔计划
军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1
“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
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美苏
关系转向)


两极
格局
12
三、合作探究
战争影响世界格局。20世纪以来,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 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格局不断发生着变化。
材料一:“一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 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 维持持久和平?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 展方向的国家做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九国公约》签订
后,又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的局面。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
变。
——毛泽东 8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2010苏州模拟)
材料一: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

军事:禁止该战败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
背景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盟、日本经济实力 不断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暂时局面
“一超(美国)多强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决定因素 发展趋势
经济实力
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 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影响
国际关系趋于缓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是历史的一个进步
四、拓展延伸、突破疑难
社 会 主 义 阵 营苏联 Nhomakorabea冷战
实 力 世 界 第 一
经 济 、 军 事
美国
10
主干知识整合 中考目标引擎 二、二战后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1、美国的“冷战”政策
含义
二战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 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目的
遏制共产主义
美国冷 政治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3月
【问题一: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建立
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制度的
实质是什么?
23
材料二:《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领 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 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殖民地:该战败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几个战胜国瓜分。
材料二: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 机会均等 之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