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应该感到自豪

我应该感到自豪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共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课文有了大体的了解
二、教学课题
文章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中,是一篇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好教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材分析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童话。

故事讲述小骆驼因为受到小红马的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的用处,从而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体会脚掌、驼峰眼毛在沙漠中的作用,体会小骆驼心情变化的原因过程,从而体味小骆驼的自豪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自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沙漠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只是从电视上、网上看过,所以了解甚少。

因此,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⒉朗读感悟。

本文是一篇童话,在教学中应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体会小红马、小骆驼以及妈妈说话的语气及心情。

⒊自主探究。

在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自主获取知识,一起体验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⒋练习说话。

教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并且学会表达,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㈠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齐读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你能用“起先—后来—最后”连起来说一说吗?先自己练练再交流。

〔设计意图:我的导入,不但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这为学生后来的情感投入铺设了桥梁。

只有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㈡体会骆驼的委屈和妈妈对小骆驼的疼爱。

过渡:去沙漠旅行之前,小骆驼的心情如何?
师:平时,你也有过心里受委屈的时候吗?(生交流汇报)
师:委屈就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请你想像一下一个心里挺委屈的小骆驼,它是怎样把自己受委屈的事告诉自己的妈妈的?
(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将自己逐渐融入课文,学生把自己当成小骆驼,十分委屈的向“骆驼妈妈”述说起自己的委屈事。


师:骆驼妈妈赶紧回答小骆驼的问话呀?骆驼妈妈在哪呢?
(设计意图:如此巧妙地一句“骆驼妈妈在哪里呢?”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准备发言的孩子,完全把自己当成骆驼妈妈了,于是纷纷举手。

)你们先别着急,骆驼妈妈是大人呀,是小骆驼的长辈,你该用怎样的语气来回答呢?想好了,再说。

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骆驼妈妈,读出骆驼妈妈说的话。

在个别学生读好的基础上,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老师小结:一个多么疼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啊。

她没有简单的安慰,而是决定亲自带着小骆驼到沙漠中走一趟,让小骆驼亲身去体会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像小骆驼的心情和所说的话,可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仿佛自己是那只受了委屈的小骆驼。

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㈢体会沙漠的环境恶劣
1、谁来说说沙漠给你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非常干旱、没有植物、无边无际)
2、现在我们一起上网去搜寻一些沙漠的图片。

(生上网搜寻图片)
看完图片,你有新的体会吗?(会刮很大风沙,沙子很烫,非常炎热)
3、那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沙漠的呢?课文的3、4自然段中,有好多描写沙漠的词句,请你读一读,然后用你~~~把它画出来。

4、结合回答,出示沙漠词句。

茫茫的大沙漠
沙子松散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
风沙铺天盖地的大沙漠
5、指名读,点评: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要边读边想象所描绘的画面才能读好。

范读,一起来试试。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学生对沙漠的了解,是为下文体会小骆驼的自豪心情作好铺垫。


㈣感悟“自豪”
1、小骆驼能不能在这环境恶劣的沙漠行走?为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生自读课文3-4小节,划出相关句子)
出示:这时,妈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骆驼妈妈说的这句话什么意思?换个说法,你会说吗?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呢?(出示走路的视频)
听了妈妈的话,小骆驼明白了什么?板书:脚掌防陷沙中
假如小红马来沙漠会怎么样?
现在小骆驼还会觉得脚掌难看吗?所以它会想——齐读课题
2、过渡:它们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看到的除了沙漠还是沙漠,小骆驼担心了,它担心什么?
出示: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
读了对话,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驼峰贮存养料
驼峰到底是怎样贮存养料的呢?现在我们一起利用互联网来搜索一下。

(生上网搜索驼峰作用的相关页面,进一步了解骆驼驼峰的作用)
指导分角色朗读:驼峰有那么大的作用,妈妈会怎样说呢?训练用“和蔼,语重心长”等说话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小骆驼的担心是多余的。

妈妈的话让小骆驼吃了颗定心丸。

这时小骆驼心里会想——齐读课题
3、放录音呼呼的风声,感受风沙铺天盖地。

师问:“这么大的风沙,能前进吗?
⑴{出示}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

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

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⑵想象当时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通过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板书:睫毛挡住风沙
小结:睫毛的作用多大啊,所以小骆驼心里会想——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放录音可以渲染气氛,把学生也带进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同时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小骆驼的自豪之情,既创设了情境,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其实,骆驼在沙漠里能驮人载物,是其他动物不能代替的,所以,这看似难看的骆驼,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

让我们分角色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用意是让学生以自述的方式,具体说出小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以说促读,训练思维和说话能力。

)㈤深化主题树立正确审美价值观
上百度网阅读《沙漠之舟》这篇文章。

此时此刻你觉得小骆驼会有什么新的体会感受吗?(指名说)
1、出示: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续编故事,拓展延伸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这回小骆驼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试用上”虽然…….但是……..所以……
出示句式:我的虽然但是所以(同桌讨论讨论,指名表演。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小骆驼找到了自豪的地方,那你有哪些值得自豪的呢?现在请你说说。

老师很想知道!
出示:……所以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因此我们要像小骆驼一样,要善于看到自己的长处,为自己感到自豪才对!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几句话:
⑴鸟美在羽翼,人美在学识。

⑵俭以修身,美以养德
⑶美的东西并不总是漂亮的东西。

⑷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
15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贮存养料
脚掌陷不进沙子
睫毛挡住风沙
教学反思: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教学本课时我抓住小骆驼、小红马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诱导他们主动地掌握相关的动物常识,自觉地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形成和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

同时,还结合本文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课文语言,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

1、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创造语言
学习完课文后,建构了一个续写故事的平台,在学生自主阅读,品悟到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后,创设有趣的合理的场景,紧紧围绕小骆驼的驼峰、睫毛、脚掌的特点和作用来展开,拓展延伸,在合作中进行自主、创新。

这样,既巧妙地把书本语言的内化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悄悄地”落实在其中,又把课文的表达技巧“默默地”迁移,变为学生自己的表达技巧。

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爱的教育。

2、联系实际,培养自信
让学生联系实际,“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现在请你们说说‘我感到自豪的是――’”。

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
由骆驼的自豪引发到自己自身的自豪,由此及彼,由人及己。

不仅锻炼了学生说
话的能力,更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了自豪感。

姓名:葛莉玲省份:江苏省邮编:223346 地址:淮安市淮阴区韩桥乡中心小学电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