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救助型(非洲)、保险型(德国、西欧、美国、日本)、福利型(英国、北欧包含瑞典及丹麦)、国家保障型(原苏联)、自助型(新加波、马来西亚)五种模式。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内容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1)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要求。
、2)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或暂时推动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后任能享有基本生活。
3)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爱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新老自由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派、中间道理学派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一、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财政拔款、社会保险费(税)、基金运营收入、其他资金(募捐、发行福利彩票、服务收费)。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1)基金的共担性(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
)2)基金的共济性(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物质帮助的对象是最广大的劳动者,包括企业事单位的职工、国家公务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民等)3)基金的公益性: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不以营业为目的,而是为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福利,为的是社会安定与文明)。
4)基金的强制性: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这是社会保障基金实现统筹共济目标的关键一环。
5)基金的保值性(社会保障由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投资收益使其价值量增多)。
6)基金的监督性(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
四、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形式表:五、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类型有三大类:1)DB型现收现付制(待遇确定型现收现付制)2)DC型完全积累制(缴费确定型,智利模式、中央公积金制)、3)混合型(半积累制及名义缴费确定型)。
第四章社会保险制度一、社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总称三、社会保险的特征:保障性、法定性、互济性、福利性、普遍性。
四、社会保险的五大功能:1)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安定社会。
2)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质3)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4)为社会、为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
5)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五、社会保险的意义1)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2)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推进劳动制度改革。
3)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启动失业机制,促进社会资料优化配置。
六、社会保险产生的客观条件1)劳动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危害程度。
2)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保险的经济基础。
七、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区别1)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差异2)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3)经营原则与实施的方式不同。
4)保险覆盖面不同。
5)保险费的负担原则与保障水平不同。
6)保险基金筹集的方式和水平不同。
7)立法范畴不同8)移论监督的差异性。
八、社会保险模式:投保资助型的社会保险模式、国家统筹型、全民福利型、强制储蓄型第五章养老保险一、养老保险: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1、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包含三种: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与劳动义务对等的原则;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与投保对等原则;享受养老金待遇与工作贡献相联系的原则)。
2、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3、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三、享受养老保险的资格与条件1)年龄和投保年限(法德美: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和缴纳保险费的期限;德国:63岁,投保15年,法国:60岁;美国:65岁。
2)年龄和工龄: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年龄和所要求的工作年限,才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
(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3)年龄、工龄和投保年限条件4)年龄和居住期限条件(实行国民年金的国家都采用,丹麦)四、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具体实施中体现出了如下几方面的特点:1)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方式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
2)养老保障的目标是广度而不是力度。
、3)在某些情况下职工有可能发生损失。
第六章失业保险一、失业保险: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通过社会统筹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资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享受条件:1)失业者必须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2)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性的失业。
3)失业者必须已参加失业保险4)失业者必须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三、失业保险制度的制度改进:1)促进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改革。
2)根据就业结构的变化,对处于不同结构状态中的失业者实行不同的失业保险政策。
3)在失业保险的对象上,应按国民待遇原则,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尽快使城乡所有劳动者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享受同等的权益。
4)完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失业预警系统。
5)重新设计失业待遇方法。
第七章医疗保险一、医疗社会保险: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
二、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区别1)从事业务所采取的手段不同。
2)覆盖对象有区别。
3)保障性质不同。
4)运行机制不同。
三、补充医疗保险: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为部分收入较高的行业或单位维持较高的医疗需求而设立的医疗保险形式。
四、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1)医疗社会保险资金筹集原则:医疗社会保险机构根据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的用于保障被保险人医疗服务开支的专项资金。
2)医疗社会保险资金管理原则3)医疗社会保险给付原则:被保险人生病后,医疗社会保险机构按照事先规定的条件和待遇标准,向被保险人提供医疗服务,以确保被保险人能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
4)医疗社会保险费用支付原则五、医疗保险的特点:1)普通性、2)医疗社会保险属于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
3)医疗社会保险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
4)医疗社会保险涉及面广,更具复杂性。
六、医疗社会保险的类型:国家保险类型,公共保险类型,储蓄保险类型。
第八章工伤保险一、工伤保险: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二、工作保险的功能:1)工作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劳动者愎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劳动者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力。
2)工作保险因其保障了工伤职工医疗及其基本生活,伤残抚恤和遗属抚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职工和家属的后顾之忧,从而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职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工作保险保障了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生产,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
三、工作社会保险的原则1、补偿不究过失原则1)工伤的形成不是源于雇主或者劳动者,而是源于职业本身。
2)工伤责任对于劳动者和雇主是相互的,双向的。
3)工伤社会保险的投保具有典型的强制性。
2、差别费率原则(行业提取费率的高低取决于其工伤事故风险发生率的大小;行业提取率根据工伤事故风险发生率的变动及时调整)。
3、完整补偿原则四、工伤保险制度的内容1)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问题(医疗待遇,伤残待遇,死亡待遇);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1.4)患职业病的。
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为工伤的其它情形。
1.8)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1.9)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1.10)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五、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的对策:1)建立科学有效的费率机制2)加强工伤保险的制度管理3)重视职业康复工作4)加强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
第九章生育保险一、生育保险:女职工因怀孕和分娩所造成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生育保险的具体内容:生育津贴,医疗护理,生育补助,生育休假。
三、生育保险的特点:1)生育保险的覆盖面仅限于女性。
2)给付项目多;3)标准高;4)生育期间的医疗服务主要以保健,咨询,检查为主,与医疗保险提供的医疗服务以治疗为主有所不同。
5)生育保险实际产前与产后都应享受的原则。
6)无论女职工妊娠结果如何,均可以按照规定得到补偿。
四、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吕存在的问题1)生育保险的统筹覆盖面还比较低。
2)生育保险费用的筹资渠道单一,未摆脱传统的企业保险模式。
3)生育保险统筹各地差异较大。
4)生育保险统筹各地差异较大。
5)生育保险基金运作和管理中的风险较大。
6)生育社会保险难以实现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均衡。
第十章住房保障一、住房保障制度: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对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进行扶持和救助的一种住房政策措施的总和,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设置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
二、美国的住房保障制度1)通过立法保障住房措施的落实;2)加快住房自有化步伐;3)发达的房地产金融;第十一章福利制度一、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通过举办各种福利事业的采取各种福利措施,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不断改善生活状况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福利的特征:社会福利具有普通性,社会福利具有更明显的公平性;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具有单向性。
三、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国民医疗卫生制度,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第十二章社会优抚一、社会优抚:国家以法定的形式通过政府行为,为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先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
二、社会优抚的内容:死亡抚恤,伤残抚恤,社会优待,退役安置,社会褒扬。
三、社会优抚的原则:保障待遇激励性原则,实行综合保障原则,内外公平原则,明确责任主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