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安全技术知识

汽车安全技术知识

汽车安全技术知识
(一)汽车行驶原理:
要使静止的汽车行驶并保持一定的运行速度,就必须对汽车施加一个与其行驶方向相同的推动力,以克服与之相反的各种阻力,这个力叫牵引力。

如图:
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
传动系在驱动轮上作用一个扭
矩Mk,以使驱动轮转动,在扭矩Mk的作用下,驱动轮的着地点对路面作用一个力p,其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

在力p的作用下,由于路面与驱动转轮之间产生附着作用,因而路面同时对驱动车轮作用一个与力p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pk,pk就是推动汽车行驶的牵引力。

附着作用与附着力:附着力是车轮未受侧向力影响的条件下,轮胎与接触面尚能保持无相对位移(无滑移)时路面对轮胎的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力。

它从一个方面表示轮胎与路面的接合强度,在硬路上,这种接合强度取决于轮胎与地面间的磨擦作用;在软路上,这种结合强度不但取决于二者之间的磨擦作用,也受到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车轮与路面间的结合强度或者说附着作用以附着系数表示。

为驱动车轮切向反作用力可达到的最大值与与法向结合强度之比值。

其最大值为1。

一般的越野轮胎在干燥的柏油路面时,附着系数可达0.7-0.8,而在结冰路面上,附着系数却只能达到0.05-0.1。

在起步与停车时,由于附着力的不同,常见现象是:当牵引力超过附着力时,车轮就会在路面上滑转(打滑);在制动力超过附着力时,车轮就会在路面上滑移(滑动)。

牵引力pk通过驱动桥和悬挂装置而作用于车架上,当牵引力pk增大到足以克服汽车在静态所受到的阻力时,驱动车轮便开始运动,汽车开始起步。

汽车在行驶中要克服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加速阻力等。

当牵引力小于总阻力时,汽车减速行驶以至停车;当牵引力等于总阻力时,汽车等速行驶,只有当牵引力大于总阻力时,汽车才能加速运动。

(二)汽车的主要技术特性
1.自重:车辆按规定加够油、水及带齐随车工具和备用轮胎之后的车辆重量。

2.载重量:汽车行驶时的最大额定载重量。

货车以吨计,客车以座位或乘客数计。

3.总重:自重与载重之和。

4.外形尺寸。

总长:长度方向二极端点间的距离。

总宽:宽度方向二极端点间的距离。

最高尺寸:汽车最高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前悬:汽车前轴中心至保险杠外侧之间的距离;后悬:汽车后桥中心至车身末端之间的距离。

5.最小离地间隙:满载时,汽车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6.轴距:汽车前后两轴中心间的距离。

7.轮距:同一轴上左右两轮中心线间的距离。

8.接近角:满载时从最前端的最低处对前轮所做的切线与道路平面构成的夹角
9.离去角:满载时从最后端的最低处对后位轮所做的切线与道路平面构成的夹角。

10.最小转弯半径:转弯时,当方向盘转到最大极限位置时,外侧前轮所滚过轨迹的半径。

11.最大爬坡度:汽车在最大牵引力的情况下所能爬越坡度的最大能力。

12.驱动形式:即一辆汽车上,驱动轮在全部车轮中所占的数目与位置。

有前桥驱动,有后桥驱动,有全桥驱动;数目有用桥数表示的,如2×1为单桥驱动的两桥车辆。

也有用轮数表示的,如4×2表示四个车轮中有两个是驱动车轮。

13.最高车速:在良好路面上所能达到的瞬间最高行驶速度。

(三)主要组成:1、发动机;2、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3、车身(安置驾驶员与货物)
(四)驾驶安全操作规定
发动机未熄火,汽车不得添加燃油;严禁用汽油擦洗车辆、清洗零件和烘烤车辆;严禁用明火照明检查油量;严禁采取不经过汽油泵和滤清器而直接使用各种容器或其它自流方式,向发动机的化油器注油;严禁将盛装汽油的容器放入驾驶室内;使用四乙铅或混有动力苯的汽油时,严禁口吸;在有汽油处,禁烟禁火,着火时,不能用水浇;化油器回火时,应检查调整,故障未排除前不得行驶;严禁高压线打吊火的作法;严禁用短路法检试电路导线通断情况;调整发电机上的皮带时,发动机必须停止转动;容易发生转动和移动的部位,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在车下作业时,应在平坦地点停放,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塞住,变速杆放入空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