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学案和课堂练习
班级姓名
[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
1.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第一人称讲述了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表现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散文,文章长短句相结合,大量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让读者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D.吴伯箫,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等,《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中。
【解析】A项,《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属于小说。
2.下面关于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科普说明文中“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
《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B.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C.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如《中国石拱桥》。
D.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
【解析】C项,《中国石拱桥》一文介绍我国石拱桥时,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介绍桥梁结构的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
介绍石拱桥的有关历史发展情况则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
3.下面作品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B.本册学习的三篇“记”各有特点,《桃花源记》记人记事,《小石潭记》写景抒情,《核舟记》记物记人。
C.《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D.《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抒发作者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柳宗元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E.《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
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解析】B项,《桃花源记》写景记事。
4.下面关于作家作品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B.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C.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在永州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D.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如他写的《三峡》《小石潭记》。
【解析】D项,《三峡》是郦道元所作写景散文。
5.下面对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和写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
B.演讲稿一般开头都是开门见山,开头是一开讲,就进入正题,直接提示演讲的中心。
如《最后一次讲演》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就是如此。
C.演讲稿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点,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D.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解析】B项,演讲稿的开头有多种方法,主要有:开门见山,提示主题。
介绍情况,说明根由。
提出问题,引起关注。
此外,还有释题式、悬念式、警策式、幽默式、双关式、抒情式等。
《最后一次讲演》的开头属于开门见山,揭示主题,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开头是介绍情况,说明根由。
6.下面对作家作品及文体的相关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
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B.阿来,当代著名藏族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代表作《尘埃落定》。
C.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热爱生命》《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解析】C项,《热爱生命》是中国现代诗人汪国真创作的诗歌,不是马克·吐温的作品。
7.下列对名著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在疾病缠身的时候,内心也曾绝望、动摇过,但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怯懦,以写作的方式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保尔写的自传体小说,这本书散发着那个带传奇色彩的时代疾风暴雨的气息,再现了当时的战斗,深含书中主人公的痛苦和希望。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三次提到《牛虻》,分别是小战士们解读《牛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战斗精神,保尔以牛虻的坚强挺过伤痛,保尔反思牛虻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解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这是一本类似于自传体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详尽地描述了保尔的一生。
8.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傅聪__的,“书”指的是__信_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答案】__示例: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也体现一位父亲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
9.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
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
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
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
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
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
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
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
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
”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1)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画线句中“熬过”一词的理解。
【答案】__艰难度过或忍受,耐苦支持。
(2)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
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他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
(80字左右)
保尔是一个__示例:意志坚定的人。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