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市北碚区教师招聘教育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这主要是(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2.属于外部不稳定归因的是( )。
A.能力 B.努力C.任务难度 D.机遇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桑代克 C.苛勒 D.华生4.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j.: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5.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挫折现象 B.波峰现象C.高原现象 D.低估现象6.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 D.定势7.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 )的动机。
A.追求利益 B.追求刺激C.避免困难 D.避免失败 ‘8.在学习中( )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A.复述 B.组织 C.计划 D.调节9.迁移根据性质的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1 0.一般来说,喜欢人云亦云,社会敏感性高,爱好社交的人属于( )认知风格。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C.内倾型 D.外倾型1 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C.强化 D.观察学习1 2.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然后再来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 D.命题学习1 3.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人格发展阶段的()。
A.羞耻感 B.内疚感C.勤奋感 D.孤独感1 4.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焦虑 B.紧张C.情绪低落 D.注意障碍1 5.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 )。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1 6.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1 7.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一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1 8.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气质1 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20.( )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A.教育法规 B.教育政策C.教育部门规章 D.教育法律2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16周岁以上不满1 7周岁D.18周岁以下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承担(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A.传授专业知识 B.传授实验技能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23.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 )规定。
A.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B.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2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是( )。
A.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26.《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热爱学生 B.敬业奉献C.因材施教 D.为人师表27.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 )。
A.盈利性事业 B.公共性事业C.公益性事业 D.盈利性事业2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责任的( )。
A.国家干部 B.专业人员C.公务人员 D.劳动者29.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 )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A.发达地区 B.贫困地区C.山区 D.农村地区、民族地区30.( )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
A.教学目标设计 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措施设计 D.教学评价设计3 1.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强调( )。
A.情境、问题、相关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等要素B.“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C.学习资源的管理与共享D.学习过程的个性化.3 2.下列不属于程序教学特点的是( )。
A.自定步调 B.联系C.即时反馈 D.小步子3 3.按照布卢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的是( )。
A.综合 B.应用 C.评价 D.领会34.比较适合新手教师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是( )。
A.特殊的课堂设计 B.基本的课程设计C.暂时的课堂设计 D.全班讨论3 5.直接教学模式适合于( >。
A.事实性知识 B.教授论文的写作C.结构不良的领域知识 D.态度学习3 6.教学内容的螺旋式组织方式的优点之一是能够( )。
A.照顾到学生心理特点B.较完整地反映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C.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产生重复D.避免教学内容的不必要重复37.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归纳为三个层面,它们是()。
A.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B.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C.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堂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D.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3 8.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 )。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C.管理者 D.示范者39.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
A.道德目标 B.动作技能目标C.发展目标 ’ D.健康目标40.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A.言息加工B.智力活动C.言息输入D.心理变化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5小题,共1 0分)4 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
A.学习兴趣 B.学习需要 C.学习态度 D.学习期待42.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 )。
A.获得与消退 B.正强化与负强化C.惩罚 D.刺激泛化与分化43.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等方面。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学媒体44.下列属于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的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演示法45.教师有( )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因不可抗力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30小题,共30分)46.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教师应该给学生好的期望和暗示。
( 47.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激情。
( 48.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学习的观点可用公式表示为“S-0-R"。
(49.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知识关键在于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而非掌握多少知识。
(5 0.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倒摄抑制。
( 5 1.对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5 2.最佳学习效果的过度学习需达到90% (5 3.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认知内驱力。
(5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5 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 )5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 )57.中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 )5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实行班主任负责制。
( )5 9.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 )6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6 1.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 )6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 )63.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大体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64.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前期的一项工作,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
( )65.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是需要、目标、策略和评价。
( )66.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教学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
( )67.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 )68.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三种基本的教学组织方式,即全班、小组以及个别化教学。
( )69.探究学习是指一种让学生通过解决不一定具有正确答案的真实性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是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构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 ) 70.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标是预先规定的。
( )7 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 )72.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