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电商园远程视频展示系统技术方案郑州大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3月12日目录第1章视频会议系统综述 (4)1.1视频会议系统发展回顾 (4)1.2中国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现状 (5)第2章系统组网方案描述 (8)2.1概述 (8)2.1.1视频网络拓扑图 (8)2.1.2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配置描述 (9)2.1.2.1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控制中心配置 (9)2.1.2.2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主会场的配置 (10)2.1.2.3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分会场的配置 (10)第3章系统会议功能 (12)3.1各种整体会议场景 (12)3.1.1任意两会场的视频会议 (12)3.1.2基于MCU RMX500C的预约多组多点会议 (13)3.1.3各级领导决策指示传达 (14)3.1.4讲座及各种培训 (14)3.1.5指定会场参加的例会 (15)3.1.6分组会议 (15)3.2承载网络可行性分析及要求 (15)3.3系统特点 (17)3.3.1高清视频会议 (17)3.3.2超高清能力 (17)3.3.3高清多分屏能力 (17)3.3.4混网混速混协议 (18)3.3.5高清数据双流 (19)3.3.6会议加密 (20)3.3.7远程摄像头控制 (21)3.3.8会场申请发言 (22)3.3.9中文会场名、字幕和横幅 (22)3.3.10会议的存储和直播 (23)3.3.11会议与画面控制 (24)3.3.11.1多点视频会议 (24)3.3.11.2导演控制模式 (25)3.3.11.3语音激励控制模式 (25)3.3.11.4演讲者模式 (26)3.3.11.5主席控制及主席扩展模式 (26)3.3.11.6多画面模式 (27)3.3.11.7广播轮询模式 (27)3.3.11.8终端召集调度会议 (28)3.3.11.9点名发言 (28)3.3.11.10会场闭音 (29)3.3.11.114:3或16:9收发模式 (29)3.3.11.12自动断线重邀模式 (30)第4章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规划与设计 (32)4.1MCU电源模块热备份规划与设计 (32)4.2IP语音调度和备份规划与设计 (32)4.2.1IP语音调度解决方案 (33)4.2.1.1一对一的语音调度 (33)4.2.1.2摘机直通热线 (33)4.2.1.3多点语音调度 (34)4.2.2IP语音备份解决方案 (35)4.2.3推荐的IP话机配置选型IP650(含扩展模块)+IP550 (36)4.3设备安全管理规划与设计 (36)4.3.1MCU的安全保障 (37)4.3.1.1嵌入式操作系统 (37)4.3.1.2防火墙解决方案 (37)4.3.1.3系统用户权限管理 (38)4.3.1.4直观界面 (38)4.3.1.5日志功能 (38)4.3.2终端的安全保障 (38)4.3.3会议的安全保障 (39)4.3.3.1会议密码 (39)4.3.3.2拨入拨出设置 (40)4.3.3.3会议管理 (40)4.3.3.4会议召开 (40)4.3.3.5与会者管理 (40)4.3.3.6会议内容加密 (41)4.4网络QOS、适应性和带宽保障规划与设计 (41)4.4.1QOS保障机制 (41)4.4.2LPR——最新丢包主动纠错技术 (43)4.4.3LPR所带来的好处 (44)4.4.3.1丢包保护 (44)4.4.3.2临时性网络问题补偿 (44)4.4.3.3降低延迟 (45)4.4.3.4提高资源效率 (45)4.4.3.5对媒体的全面保护 (45)4.4.4网络穿越功能 (45)4.4.4.1MCU和终端均支持固定UDP端口 (46)4.4.4.2MCU和终端均支持NAT网络地址转换 (46)4.4.4.3MCU支持双网口跨网段组会 (46)4.4.4.4配合用户现有的用户防火墙实现穿越 (47)第5章系统管理维护功能 (48)5.1设备的管理 (48)5.1.1HDX系列终端 (48)5.1.2RMX500C (49)5.1.3网络状态实时监测 (50)第6章选用设备介绍 (52)6.1POLYCOM RMX 500C高清多点控制单元 (52)6.2中心点录播服务器:POLYCOM RSS 4000 (57)6.3HDX系列终端简介 (61)6.4主会场终端:POLYCOM HDX 8000 (63)6.5分会场终端:POLYCOM HDX 7000 (69)6.6IP650语音电话 (75)6.7IP550语音电话 (81)第1章视频会议系统综述1.1视频会议系统发展回顾随着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了解事物、交换信息的要求已经从纸、笔、书本、话音等发展到通过声光电信号等各种方式更准确、更快捷、更丰富地表达出来。

人们的生产生活时刻与影像和声音的传递息息相关,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正在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视频会议是视讯传输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一种在不同地点的用户以电视的方式举行会议,传输图像、声音和文件的通信方式。

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将会议现场的视音频信号实时传输到远方的会议现场,方便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同传统的现场会议相比,具有节省时间、缩短空间、提高效率等优点。

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多方异地会场的实时会议,为有异地会议需求的人们节省了大量的旅行时间,同时也能节约大量的会议开支、增加更多的时效性。

视频会议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视频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由于通信、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与传输技术日臻完善和成熟,这不仅使视频编码通信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性能大为提高,网络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通过各种协议的兼容发展也大为增加,成本的逐步降低,使实现视频通讯传输终成为可能。

从1992年第一套完全商用的视频会议安装到现在,视频会议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视频会议从昂贵的高端人群应用变成了普及型的即时交互手段,期间不断有大量的技术创新推动了视频会议应用的发展。

在上世纪90年代的视频会议基于独享的专用网络(H.320)建立,设备和运行通讯费用昂贵;随着本世纪初Internet 和Intranet的发展,视频会议系统以及视频会议的应用逐渐转移到IP网络上来。

由于IP网络的普及性促成了视频会议爆发性地增长,而视频会议又使IP网络的价值得以体现;近期随着基于SIP的UC媒体通讯的发展,视频会议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和交流手段。

当然,期间伴随着大量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到今天,已经可以实现更低带宽下高清图像和声音的交互。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视频会议发展的历程:●由高端人群的奢侈应用发展为大众化的普及型的沟通手段;●基于H.320独享专网的系统转移到基于IP网络的融合通讯系统;●音频质量由最初电话音质发展到高保真原声传送;●图像质量由最初的普清CIF发展到今天的数字高清1080P;●运动图像帧率从25帧/秒向50帧/秒超流畅过度。

●使用方式由专网专用过渡到了随时随地的即时通讯,并开始向桌面延伸,更准备与其它通讯系统(如模拟电话、IM等)进行融合。

;●管理方式从单一的设备管理过渡到了集中式的批量管理●更加注重应急备份、调度等增强稳定性及强壮性的功能1.2中国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现状中国幅员辽阔、政府和企业机构庞大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对视频会议必然需求。

如高效的政府机构需要号令一致、需要方针、精神、政策快速传达,再者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降低开销、加快决策进程、强化管理和培训、提高质量和效率成为中国企业的目标。

视频会议恰恰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视频会议技术进入中国内地始于90年代,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视频会议系统就担负着变革中国传统会议的使命。

在视频会议诞生之初就在中国得到了使用。

90年代重要的国家部门和有实力的企业率先采用视频会议用于内部交流。

2000年开始中国率先在企业内部的IP网络上构建视频会议系统,而由于中国IP网络发展领先全球的现状,造就了中国在视频会议应用方面的领先。

SARS(非典)的爆发使视频会议在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得到发展。

目前国内视频会议在部署规模、功能和技术水平方面具有全球领先的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80%的国家级政府机构和大型国有企业均已建立了基于自己单位内部专网的视频会议系统。

这些大型视频会议系统常常具有二级结构,接入会场多达五、六百点,在单位内部沟通交流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比如国家党政视频专网、国家发改委、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众多电力企业等具有大规模的视频会议应用。

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全国性政府机构和央企均在自己的网络上构建了自己的视频会议系统。

2007年在业界称为高清元年,2007年的国际高清趋势让国内的视频会议领域也有了质的飞跃——因为高清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成为了国际、国内主流厂商产品的走势。

随着高清显示设备价格的下降和IP网络应用的推广,高清会议体验将颠覆传统的会议模式,给与会者带来更高质量的会议体验。

2008年随着高清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成熟,大量早期的视频会议系统更新换代和新系统都选择了高清的技术标准。

仅2008年覆盖全国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就有14套之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远洋、中交集团、中国人寿以及多数央属企业都采用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此外,难以计数的省级单位、二级单位也采用了高清的技术标准和设备。

进入2009年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特别是1080P成为系统的首选,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进入了一个普及阶段。

总体来看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成本价格已经在逐渐接近传统的视频会议设备,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普及已经成为必然。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良好的网络先决条件,传统的高标准需求决定了中国用户现在对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要求远远高于国际视频的标准。

作为一个拥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各类企业数以百万计,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用户对于视频会议的技术要求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式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在图像效果上要求是:高清晰并超流畅,根据国内的网络带宽现状,在带宽高于1M的情况下图像要求具有最高分辨率(1920x1080P@25帧)的效果,在网络情况较差832k或以下带宽时系统应实现超级流畅的图像效果即:1280x720P@50帧/秒;中国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在内容传送上也在原有的H.239的双流功能之上又提出了更高的超级双流的功能要求,即不仅仅是人物加内容的双路传送,还要求人物与图像的叠加传送(这是一项影视抠图技术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在中国,专家式的服务被用户尤为看重,这其中就包括视频会议厂商要能够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和服务,要求产品具有更多的中国元素,更好的将整套系统融进中国的各行各业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