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它们在自然界中进行腐生生活时,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使之回归大自然,又成为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原料。

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主要的促进作用。

二、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细菌和真菌中某些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寄生在活的动植物和人体的体表或体内,吸取营养物质,成为病原体,致使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有些腐生细菌能使食品腐败变质;有些真菌如青霉、曲霉,使食品、衣服等发霉变质、长毛腐烂等;还有一些曲霉如黄曲霉能产生黄曲霉素,使人致癌。

大型真菌中的蘑菇,有些种类本身含有毒素,称毒蕈(毒蘑菇),如毒蝇鹅膏、毒伞、花褶伞(“狗尿苔”)等,误食了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三、细菌、真菌与动植物的共生共生是生物界中常见得生物现象,它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现象。

有些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就存在着共生现象。

它们彼此依赖,提供相互有利的营养或生活条件,较它单独生活时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更具生命力。

四、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1.细菌与食品制作:营腐生生活的细菌,许多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物,改善食物的营养结构或物理结构,人们利用细菌的生命活动特点可以制作很多食品,如利用乳酸菌制泡菜、酸奶和奶酪;利用醋酸杆菌制醋;而制味精则需棒状杆菌等。

2.真菌与食品制作:人们利用某些真菌能分解各种有机物的作用来加工生产各种食品、酿酒等,如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制面包,用曲霉酿酒、制酱油和各种酱类,就是制豆腐乳也离不开曲霉。

五、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1.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引起,它们以食品为培养基,从食品中获取有机物而大量生长繁殖,致使食品中的营养价值降低或丧失,导致食品腐败变质。

同时,食品也失去了原有的色、香、味。

2.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保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防止细菌或真菌的繁殖和杀死细菌或真菌。

常见的方法有:①低温保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品保存方法。

导致食品腐败的细菌或真菌,绝大多数其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0℃~40℃,在10℃以下,其繁殖速度大大减弱。

一般地,0℃~7℃为食品冷藏温度,此时腐败菌的活动显著减弱。

②高温灭菌保存:食品经高温处理,将其中的腐败菌杀死并将所含的酶破坏,可达到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

如制作罐头食品,生产鲜牛奶食品等。

③干燥保存:主要是将食品中的水分降至腐败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含量以下,从而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达到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

如干鱼、薯干的制备。

④隔离保存:主要是将食品置于缺氧环境中,从而抑制食品中好氧腐败菌的呼吸,达到保存目的。

如牛奶的真空包装,新鲜蔬菜用无缝塑料膜制成的帷幕包裹笼罩起来等。

⑤化学保存:是利用化学药剂控制食品中腐败菌的生长繁殖而达到食品保存目的,如酱油、酱菜中使用一定剂量的防腐剂。

⑥腌(渍)制保存:利用食盐或糖减少食品中的水分,从而抑制或杀死腐败菌,达到食品保存的目的。

如腌菜、腌肉等。

六、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1.利用细菌或真菌制成疫苗预防传染病。

2.提取真菌产生的抗生素治疗疾病。

①抗生素指真菌、放线菌等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②抗生素主要杀灭相应的细菌,治疗相应的疾病,一般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或真菌引起的疾病。

抗生素对人体有副作用,注意合理使用,禁止滥用抗生素。

③利用的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及相应举例3.转基因细菌大量生产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成本大大降低。

七、细菌与环境保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

厌氧菌(一些杆菌如甲烷菌)在无氧环境下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甲烷可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好氧菌在有氧环境下直接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都能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污水处理厂中常用的生物活性污泥絮状物就是由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絮状团块,主要是细菌,可以高效地提高水质。

此外,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还有其他方面,如生物防治中以菌治虫等。

八、常见的危害人体及动植物的细菌和真菌九、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的发酵原理1.发酵:细菌和真菌(利用各自体内特殊的酶)分解有机物产生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

如将有机物转化为葡萄糖、酒精或甲烷等。

日常生活中就是利用细菌或真菌发酵,产生对人体有益或特殊口味的物质(当然,有的物质对人体有害)。

2.传统发酵食品:饮品:啤酒、果酒(如葡萄糖)、白酒、米酒;食物:面包、馒头、奶酪、酸牛奶;调味品:酱、酱油、醋等。

3.传统发酵食品制作方法说明:①发酵必须满足相应微生物的生活条件,如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到所需的物质或口味纯正的食品。

例如,酵母菌(兼氧型菌)在有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称为酒精发酵)。

②一般发酵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如酿谷物类酒需要曲霉作糖化剂(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③酵母菌、乳酸菌等是许多种类的单细胞生物的习惯总称。

菌体内的催化反应酶不同,适用方面及制取的物质自然不同。

如酿酒与制馒头的酵母菌种类不同,制酸奶与制酸菜的乳酸菌不同;各种品牌的啤酒和白酒(或酸奶),就是因为不同的菌发酵产生的物质不同造成的不同品质。

2019-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一、生物的基本特征及表现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的呼吸表现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少数生物如厌氧菌的呼吸作用不需要氧气)。

3.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地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这些废物排到体外。

人和动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植物也能排出废物,如树木通过落叶就能排出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动植物都能对刺激作出反应,只不过植物对外界刺激反应不灵敏。

如含羞草,它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会合拢。

5.生物都有生长、发育、繁殖的现象。

生物由小长大,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能繁殖后代。

6.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7.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征。

生活中种豆得豆是遗传现象,但豆粒的大小、形状等不同是变异现象。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有喜阳性植物和喜阴性植物。

光对动物的生活也有影响,如光影响鼠妇的分布。

②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

温度不仅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而且也影响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③水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

水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如有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年降雨总量和雨季分布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④空气、土壤、气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表现为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

①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种内互助:如蚂蚁、蜜蜂的分工合作。

种内斗争: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

②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共生关系: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二者互相依存。

竞争关系:水稻和杂草生活在一起时为争夺阳光、水分、空间而竞争。

寄生关系: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蛔虫、血吸虫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

捕食关系:草食动物兔以某些植物为食,肉食动物狼以兔等为食。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如鱼有鳃适应水中的生活,鸟有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所以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宜,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所以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

如竹子大面积开花(会造成竹子死亡)使大熊猫的生存受到威胁四、生物对生命活动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影响环境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代谢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如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维持自然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十分重要。

腐殖土能改良土壤是绿色植物与蚯蚓、微生物共同活动的结果。

五、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并实施计划④得出结论⑤表达交流2、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因素都相同。

3、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

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试验。

六、小结1生物圈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如下:寄生和捕食关系。

捕食关系是生物之间最普遍的一种关系。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事物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也是统一的,不能错误地理解为生物只是单纯的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其相互关系如下:适应生物环境影响练习一、填空题包。

二、选择题1、对于草原植物来说,哪种生态因素是生物因素()A、光B、水C、鹿D、温度2、温暖潮湿地区,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干旱地区要多,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水和温度C、空气D、土壤3、天气逐渐变冷了,蛇要冬眠了,影响的主要生态因素()A、阳光B、水C、温度D、食物4、海带在淡水里无法生存,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B、环境能适应一定的生物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环境5、“大树下面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

这说明()A、植物生长需要蒸腾作用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空气会影响植物的生存6、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骆驼刺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