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复习题有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1、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D价元素,形成N型半导体。
A.二B.三C.四D.五2、在N型半导体中掺入浓度更大的 C 价元素,变成为P型半导体。
A.二B.三C.四D.五3、在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浓度 B空穴浓度。
A.大于B.等于C.小于4、在P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浓度 C 空穴浓度。
A.大于B.等于C.小于5、本征半导体温度升高以后自由电子数和空穴数都增多,且数目相同6、空间电荷区是由 C 构成的。
A.电子B.空穴C.离子D.分子7、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变宽 D. 无法确定。
反向击穿、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B. 前者正偏、后者反偏1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A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都有可能12、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从12μA增大到22μA时,I C从1mA 变为2mA,那么它的β约为 C 。
A. 83B. 91C. 100D. 1013、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从2mA变为4mA时,它的低频跨导g m将A 。
A.增大B.不变C.减小D. 都有可能14、晶体管是 A 器件。
A.电流控制电流15、实践中,判别晶体管是否饱和,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U CE。
16、在正常放大的电路中,测得晶体管三个电极的对地电位如图所示,试判断管子的类型和材料。
图1为 D ;图2为 A 。
[基极电位总是处于中间]硅管锗管锗管17、增强型PMOS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其栅源电压 D 。
A.只能为正B.只能为负C.可正可负D.可正可负,也可为零18、在放大电路中,场效应管工作在漏极特性的 C 。
A.可变电阻(欧姆)区B.截止区C.饱和区D.击穿区20、场效应管是 D 器件。
D.电压控制电流21、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基极电阻R b的作用是 A 。
A.限制基极电流,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并防止输入信号短路22、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 c的作用是 B 。
B.将输出电流的变化量转化为输出电压的变化量23、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如果使用直流电压表测出U CE≈0,可能是因为A 。
短路① 6V0V图1① 3V9V图22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正弦信号,现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u o和晶体管集电极电压u c的波形,二者相位 A相同。
25、NPN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出现了非线性失真,通过减小R b失真消除,这种失真一定是 .截止 B 失真。
26、分压式偏置工作点稳定电路,当β=50时,I B=20μA,I C=1mA。
若只更换β=100的晶体管,而其他参数不变,则I B和I C分别10μA,1mA27、有两个空载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器甲和乙,对同一信号源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情况下,测得甲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甲的B输入电阻小。
28、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参数变化29、要求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体积最小,应选直接B 耦合方式。
30、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都有功率放大作用C )。
一个放大器由两级相同的放大器组成,已知它们的增益分别为30dB和40dB,则放大器的总增益为( C 70dB)。
31. 多级放大器与单级放大器相比,电压增益将(提高 A )。
一、填空1、PN结中扩散电流的方向是:从P区到N区,漂移电流的方向是从N区到P区。
2、PN结的最大特点是单向导电性。
3、使PN结正偏的方法是:将P区接高电位,N区接低电位。
结正偏时,有利于多数载流子的运动,阻碍少数载流子的运行。
5、PN结反偏时,内电场与外电场的方向相同,空间电荷区变宽,有利于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阻碍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此时PN结呈现的电阻大,PN结处于截止状态。
6、温度增加PN结呈现的电阻将会变小。
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N型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以上为第一章习题8、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的是共射极电路,从基极输入,从发射极输出的是共集电极电路。
9、从栅极输入,从漏输出的是共源极电路;从栅极输入,从源极输出的是共漏极电路。
10、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不可能大于1,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不可能大于111.某多级放大器中各级电压增益为:第一级25dB、第二级30dB、第三级-15dB、第四级60dB,放大器的总增益为100,总的放大倍数为10。
12、当电压放大倍数下降为最大电压放大倍数Avo的时,所对应的两个频率分别称为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它们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它是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1、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5mA,最大功耗P ZM=150mW。
试求左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的取值范围。
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I ZM=P ZM/U Z=25mA电阻R的电流为I ZM~I Zmin,所以其取值范围为2、下图示电路中,已知输入R 1=1k Ω,R L =3k Ω,U I =12V ,U Z =6V ,I Z =5mA ,P ZM =90mW ,问输出电压U O 能否等于6V解:稳压管正常稳压时,工作电流I DZ 应满足I Z<I DZ <I ZM ,而即 5mA <I DZ <15mA设电路中D Z 能正常稳压,则U O =U Z =6V 。
可求得:mA R U R U U I I I L Z Z I L R DZ 4=--=-=显然,I DZ 不在稳压工作电流范围内。
以上为第一章习题 4、管子对地电位如图所示。
判断管子的工作状态和材料。
解: (A )NPN 型管。
U BE ==,J E 正偏,U BC ==,J C 反偏。
故该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为锗管。
)PNP 型管。
U EB ==,J E 正偏,U CB ==,J C 反偏。
故该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为硅管。
(C )NPN 型管。
U BE = -3-(-2)=-1V ,J E 反偏,U BC =-3-0=-3V ,J C 反偏。
故该管工作在截止状态。
(D )PNP 型管。
U EB ==,J E 正偏,U CB =,J C 正偏。
故该管工作在饱和状态,为硅管。
(E )NPN 型管。
U BE = 4-4=0V , U BC =4-4=0V 。
则该管可能被击穿损坏,也可能电路接线问题。
5、判断以下两工作电路处于何种状态图(a )没有放大作用。
V BB 对信号有短接作用;U BE 过大,J E 可能烧毁。
在V BB 中串接电阻R B 。
图(b )没有放大作用。
放大元件T 没有合适的偏置状态。
R B 接点移至到C 1后。
二、 计算题(都为第二章习题)1、在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 B1=5k Ω, R B1=20k Ω, R E =Ω, R C =R L =10k Ω,V CC =15V, β=80, r bb ′=100Ω,U BEQ =。
试求解:(1)估算静态工作点Q ;(2)估算电压放大倍数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3)若将晶体管换成β为100的管子,Q 点将如何变化(4)若C E 开路,则A u 与R i 将如何变化。
解(1)求解Q 点。
因为R B1<<(1+β) R E ,所以(2)求解A u 、R i 和R o 。
(A) + +6V -3V (C) -2V 0V+ -2V +1V(B) + +6V + (D) (E)+4V +4V +4V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3)当β由80变为100时,I CQ 与U CEQ 基本不变,而 (4)C E 开路,那么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P79T2.3.4]所示。
2、如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V CC =15V,R B =750k Ω,R C =R L =Ω,β=80, r bb ′=100Ω。
试求解:(1)静态工作点Q ;2)R L 接入和断开两种情况下的A u 。
(3)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4)若信号源有内阻,且R S =Ω,则负载时的A us =解:(1)利用估算法求Q(2)求A u I EQ ≈I CQ =先求R L 断开时2874211580-≈⨯-=-=..be L r R Au β R L 接入时14442121580-≈⨯-='-=..be L u r R A β (3)求解R i 和R o 。
(4)求负载时的A us《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综合(第3、4章)3-1.差分放大电路,若两个输入信号u I1=u I2,则输出电压,u O = 0 ;若u I1=100V ,u I 2=80V 则差模输入电压u Id =20V ;共模输入电压u Ic =90 V 。
3-2.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晶体管静态电流I CQ = 0 、静态时的电源功耗P DC = 0 。
这类功放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 % ,但这种功放有 交越 失真。
3.差动放大器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电压偏离其起始值的现象称为失调电压5.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大小相等、极性或相位一致的两个输入信号称为共模信号;大小相等,极性或相位相反的两个输入信号称为 差模 信号。
3-6.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都采用 差动放大 电路,输出级通常采用 甲乙类互补 电路。
3-7. 在甲类,乙类和甲乙类三种功率放大电路中,效率最低的是甲类,失真最小的是甲乙类。
4-1.串联负反馈可以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增大,并联负反馈可以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减小,电压负反馈可以使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稳定,电流负反馈可以使放大器的输出电流稳定。
4-2.射极输出器的特性归纳为:电压放大倍数约等于1,电压跟随性好,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小,而且具有一定的电流放大能力和功率放大能力,射极输出器的反馈类型是电压串联负反馈。
4-3. 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
3-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C抑制温漂。
3-2、差模信号是差分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差B。
3对于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在差模交流通路中,射极电阻R E可视为短路3-4、在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R E的主要作用是B提高共模抑制比。
3-5、将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改接成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时,其差模放大倍数将A不变;改接成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时,其差模放大倍数将C.减小一半。
3-6、将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改接成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时,其输入电阻将A不变;输出电阻将A;若改接成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时,其输入电阻将A,输出电阻将C.减小一半。
3-7、差分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温漂的能力是双端输出时比单端输出时强3-8、由于恒流源的电流恒定,因此等效的交流电阻 .很大A,而等效的直流电阻 .不太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