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人教版

1.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人教版


合作探究
1、上面这两种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为什么?
2、我们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知识梳理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 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
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② 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课堂小结
1.社会化的含义 2.社会化的意义(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D 张亮的好朋友被刘平欺负了,他挺身而出,和好朋友一起揍了刘平一顿
针对训练
3.亲近社会必须养成亲社会行为,包括 ( A) ①自觉维护社会、服务社会 ③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③④ ②克服“看客”心态 ④遵守公德和社会秩序
4.爱护环境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其行为(A) 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有利于塑造 健康的人格 ③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④有利于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5.亲社会行为在( A.家庭 B.学校
C )中养成。
C.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 D.国家
Hale Waihona Puke 8.2017年1月7日,“爱心上海”青少年圆梦公益行动启动, 40余家青年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代表,80名受资助青少年代表 参加了启动仪式。“爱心上海”青少年圆梦公益行动是上海共青 团服务青少年的一项品牌活动,旨在发挥各级团组织及各类青年 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引领青少年服务社 会、传递爱心。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 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 会行为。
(2)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 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 会。 ② 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3)有人认为“青少年年龄太小,过早参与社会没有意义”,
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接纳。 ②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 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付出与收获。
知识梳理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 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 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
维和行为方式 ,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新知探究
结合上图,说明学习用品、衣服或住房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2 在社会中成长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7-P9页课本,并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社会化? 2.社会化的意义?(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3.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
4.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情境导入
青少年服务社会 思考: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你的
知识梳理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3、社会化的意义?(个人成长与社会化的意义?) ①使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逐渐养成,我们逐步成为一名 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
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新知探究
请你谈一谈,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
①谦让、分享、帮助他人;②关心社会发展;③参加公益活
动,例如:义务劳动、义务献血、爱心捐助等。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接纳。 ②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 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D 待人宽容,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针对训练
2、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的是( D ) A 学校给八年级一班5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都互相谦让。 B 李洋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交给同学们传阅
C 同学们知道刘梅因家境贫穷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救助。
3.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
4.为什么培养亲社会行为? 5.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典例讲解
1、刘明脾气很好,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够做到先人后己, 有时候别人无意冒犯了他,他也一笑了之,不去计较。 你认为刘明( )
B
A 太软弱可欺,这样只会使自己吃亏 B 为人谦让,值得我们学习
C 缺乏竞争精 神,将 来会不适应社会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