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报上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当前的经营管理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上半年经营状况分析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员工的奋力拼搏,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有了新成果,组建了两家农村合作银行、一家农村商业银行,票据兑付工作进度已过七成,县级联社职能转换试点有序进行,各项稽核检查工作深入开展,综合业务络系统推广全面完成,实现通存通兑,信通卡发行试用,业务稳步发展,经营指标完成进度总体较快。
存款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截至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288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增长%,完成全年存款任务的%;全省农村信用社人均存款64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在全省金融机构存款市场的份额为%,比年初下降了个百分点,这是我们的市场份额首次低于20%,要引起特别关注。
信贷投放减缓。
截至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增长%,在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市场的份额进一步上升;存贷比例%,比年初下降个百分点,衡水、保定、沧州、秦皇岛存贷比例均在60%以下;上半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亿元,同比少投放亿元,新增存贷比例仅为%。
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共清收存量不良贷款本金亿元,完成全年清收任务的82%。
其中现金清收不良贷款25亿元,占%,较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
截至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下降亿元,占比下降个百分点。
拨备缺口为亿元,比年初减少亿元。
中间业务任务完成较慢。
截至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008万元,同比增加1331万元,增长50%,占营业收入的%,完成全年任务的%,没有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基本要求。
经营效益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拨备前利润亿元,同比增长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
历年亏损挂账下降到亿元。
全面分析,全省农村信用社在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低成本存款占比下降,存款成本上升;二是信贷投放同比减少较多,新增存贷比例过低,市场风险加大;三是部分县级联社风险管理仍不到位,新增贷款质量较差,案件频发;四是部分县级联社中间业务还是空白,个别市同比出现负增长,中间业务的发展亟待加快。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我省农村信用社已经发生了4起案件,其中承德市兴隆县联社孤山子信用社李玉军挪用资金案,涉案金额高达2387万元,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银监会的关注,形成很坏的影响。
我们一再强调依法合规经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大稽核监督检查力度,但从这几起案件的作案手段看,这些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检查有名无实,令人震惊。
这些案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今年以来,省联社先后开展了第三批新增大额贷款检查、综合业务络系统检查、全面风险隐患排查、会计操作风险排查等,均发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大量违规违纪问题,表明我省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仍然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风险管理工作必须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针对上述问题,下半年的工作思路是:突出加强风险防控,继续深化改革,努力转换经营机制,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快经营创新步伐,进一步抓好专项票据兑付,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第3页共13页二、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风险防控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省联社成立以来,我们就强调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而且是在大会上反复讲,反复强调。
三年来省联社的各项工作也是在这些理念指导下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为什么在风险管理上仍然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当前的主要问题不在于省联社的制度建设、稽核检查工作如何如何,而主要在于相当一部分基层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乃至一些办事处、市联社的管理干部对社情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经济形势的分析还不够透彻,对经营理念的把握也不够准确,仍然没有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摆不正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脑子里风险管理这根弦绷得不紧,该盯住抓紧的工作盯不住、抓得松,重业务轻风险,在风险管理上重视信贷风险却忽视基层会计操作风险。
经营管理理念上的偏差导致工作上顾此失彼,问题此起彼伏。
因此,必须继续强调理念问题。
做企业犹如做人,理念如同价值观,体现的是经营管理者的价值观和理性认识,是指引企业发展的根本性的东西。
如果在发展理念上认识不统一,就无法有力地推动工作;如果在发展理念上认识不科学,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就会缺乏大局观、方向感,就会抓不住主要矛盾,就无法正确有效地推动工作,企业的发展就会误入歧途。
当前,我们面临新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经营管理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以便明确我们应该坚持的发展理念,科学应对,妥善解决。
1.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经营意识。
加快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进一步做大规模。
做大规模,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不但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化解沉重的历史包袱、机构人员包袱的迫切需要。
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288亿元,贷款达到2074亿元,资产负债绝对规模在全省各家金融机构中仍是最大,但是我们的人均规模太小,人均存款仅相当于国有银行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剔除不良资产、历年亏损挂账、法定存款准备金、固定资产等因素,我省农村信用社可用于经营的资金仅有2300多亿元,静态的看,按目前每年盈利40多亿元计算,化解目前680多亿的历史包袱需要17年。
因此,只有把规模进一步做大,提高盈利能力,才能加快消化历史包袱。
有的同志认为,做大规模、加快发展是不是与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背道而驰?这个问题要从四个角度第5页共13页看,一看信贷规划是否用足了。
尽管人民银行有信贷规划限制,我们不可能突破它任意扩张,但是要看这个信贷规划我们是否用足了?人民银行规定“信贷规划”可以跨县域调剂。
事实上,有些联社在信贷规划利用上并没有用足,与此同时,其他联社却有好的项目而苦于信贷规划已经用足,一些信贷规划给浪费了,在调剂信贷规划上我们一些市的工作还不够积极主动。
对此,各办事处、市联社应该关注辖内各县级联社信贷规划的使用情况,及时协调当地人民银行调剂县域之间信贷规划,组织社团贷款,到季末把信贷规划用足占满,不留空隙。
二看是否把信贷规划用活了。
人民银行规定“信贷规划”实行季末控制而并没有规定季度中间进行控制,另外,因支持“三农”、中小企业、服务业等可以将下一季度“信贷规划”调到本季度使用。
但是,部分办事处和县级联社对人民银行实行的“信贷规划总量控制、季度控制”缺乏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在投放节奏上掌握不好,有一些联社因为人民银行季度规划下达较晚,在季度初“等规划”,等规划下达了,在季度末才突击投放,这就造成信贷资金的闲置。
对此,要用活政策,“用活”就是在季中灵活调剂、跨县域调剂、跨季度调剂。
特别是要掌握好季末贷款余额,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一些用款时间短、还款快的信贷项目,加快信贷资金周转。
三看是否把非信贷资金用好了。
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存款增长迅猛,信贷总规模又受到限制,因此,富余资金较多,相对增加了经营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高度重视非信贷资金营运,增强资金营运意识,加大资金营运力度,拓展营运渠道和营运产品,千方百计提高非信贷资金收益。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富余资金达到459亿元,上半年全省非信贷资金收益平均仅%,但是,目前我们的存款综合成本率按半年折算为%,可见,搞好资金营运还有较大空间,这也是做大规模、提高效益、加快发展的一条途径。
四看中间业务规模是否做大了。
目前我省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处于起步阶段,收入占比仅为%,与广东、山东等省农村信用社相差2个百分点以上,与商业银行相比差距更大,说明我们的发展空间很大、前景很好。
我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络系统的联运行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我们要借助这个平台,积极推动中间业务创新和发展,这不但是增加经营收入的问题,还是提高我们的金融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通过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既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增强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进而促进信贷业务的发展。
总之,对于做大规模,加快发展的问第7页共13页题,我们一要积极地看,灵活运用政策空间,把信贷业务做活做足;二要全面地看,不能仅盯着信贷业务,还要统筹发展其他业务。
无论是工业生产企业,还是金融企业,做大规模、加快发展都是永恒的主题。
农村信用社问题的解决靠改革、管理,但归根究底靠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发展就是做大存款,搞活经营,提高质量和效益,对这个问题,不应再有无谓的争论。
2.牢固树立“风险可控、效益优先”的经营理念。
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尽管在金融学术理论上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表述,但是,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几十年发展历史的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其他商业银行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我认为,“风险可控、效益优先”就是农村信用社应该始终牢牢坚持的发展理念。
我们所倡导的加快发展,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就是“风险可控、效益优先”。
为什么要强调“风险可控”?作为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所经营的资金主要是吸收的社会资金,社会责任非常重大。
我们以少量的自有资本经营着大量的货币资金,是在以小搏大、经营风险,经营得好,资本回报率会很高;经营不好,出几笔大额不良信贷,就会资不抵债。
讲质量才能求生存,确保这些资金放得出、收得回,是经营管理工作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必须把风险可控作为业务发展的前提,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
否则,不讲风险盲目发展,信贷质量控制不住,案件防控不住,最终不但危及自身的生存,还会祸及地方金融稳定。
只有信贷风险管住了,案件风险控住了,农村信用社才能健康发展,不断壮大,实现自身与社会双赢。
因此,在我们的经营理念中,必须把“风险可控”放在第一位。
为什么要强调“效益优先”?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宗旨一直在强调服务,忽视了企业基本属性,而且也疏于管理,造成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经营效益,许多农村信用社连年亏损,已经资不抵债,其实是在拿存款发放工资、维持运转,很不正常。
这次改革以来,国家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企业属性,但是,从实际情况看,还有很多人的经营理念没有回归企业属性,也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在思考问题、谋划改革时还在强调服务功能而不强调企业效益。
大家必须认识到,作为企业,服务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服务是以生存和发展为基础的,我们只有发展壮大了,才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否则,没有效益的发展,第9页共13页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不但影响生存,服务也将无从谈起。
讲效益才能求发展,管理是为发展服务的,既要向管理要质量,也要注意向管理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