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绿化课件
将“互补”功能的花卉同养一室,既可使二 者互惠互利,又可平衡室内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含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柠檬、茉莉等植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能改变 人们因单调乏味的工作而导致的无精打采 的状态;
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 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 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 ;
一些室内观赏植物具有一定的毒素: 如花叶万年青,花叶中含有草酸和天门冬素,误 食后则会引起口腔、咽喉、食道、胃肠肿痛,甚 至伤害声带,使人变哑。 又如一品红全株有毒,有白色乳汁刺激皮肤红肿, 会引起过敏性反应,误食茎、叶有中毒死亡的危 险。 夹竹桃的茎叶乃至花朵都有毒,它分泌的乳白色 汁液含有一种夹竹桃苷,误食会中毒。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陶片
北宋末年杜绾的《云林石谱》,详载各地的石产 特质、挖掘法以及盆栽配置植物的方法,是早期 有关盆栽艺术的著作。 元朝的文化处于低落时期,但在盆景制作方面出 现了微型盆景的形式。 明清两代是我国盆栽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 多造诣颇深的人物,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
1 概述
[本章重点与难点] 室内绿化的定义; 室内空间环境的概念; 室内绿化的形式; 室内绿化构景风格。
1.1室内绿化的定义 在人为控制的室内空间环境中,科学地、艺 术地将自然界的有关素材引入室内,创造出充满 自然风情和美感,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的空 间环境。
室内空间环境是指具有现代化的采光、采暖、通 风、空调等人工设备来改善室内环境,是一个既 利于植物生长,也符合人们生活和工作要求的环 境; 室内空间环境包括 自用空间环境和共享空间环境两部分。
茶花、仙客来、鸢尾、紫罗兰、晚香玉、 凤仙、牵牛、石竹、唐菖蒲等通过叶片吸 收毒性很强的二氧化硫,经过氧化作用将 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性的硫酸盐等物质;
还有些花卉抗毒能力强,能吸收空气中一定浓度有 毒的氮氧化物、甲醛、氯化氢等:
水仙、紫茉莉、菊花、鸡冠花、一串红、虎 耳草等能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植物细胞的蛋白 质等; 万寿菊、矮牵牛能吸收大气中的氟化物; 紫茉莉、金鱼草、半枝莲对氟化氢有抗性; 吊兰、芦荟、虎尾兰能大量吸收室内甲醛等 污染物质,消除并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据调查,美国人90%的时间都呆在室内, 7%的时间在车上度过,而只有3%的时间在 户外。
(1)植物对室内空气的净化作用 植物可减少空气污染,它们是许多微量污染 物的代谢渠道。 大多数花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 气,释放二氧化碳。
而仙人掌类多浆植物则恰恰相反,白天为避 免水分丧失,关闭气孔,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气在夜间气孔打开后才放出。
(3)观赏植物有益于人们的心理、生理健康
对久坐办公桌前、面对显示器或制图板的人们来 说,绿色在人类的视野中占据25%,就能消除眼 睛的生理疲劳,提神醒脑。 植物的自然环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更好地 完成工作任务,舒缓社会竞争带来的身心压抑感。
悉尼大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表明,在室内观 赏植物面前,脑电波的活动明显增强,表 明观赏植物更有利于提神醒脑。
在室内摆放万年青、吊兰、月季、百合、棕榈、 天竺葵等绿色植物可以有效的消除“新居综合 症”。 这些植物花卉中含有挥发性油类,均具有显著 的杀菌功能,特别是观叶植物如吊兰等和杜鹃 科的花木,更具有吸附放射性物质的功效。
花谚: 月季蔷薇肚量大 吞进毒气能消化 雏菊万年青 除污染打先锋 龟背竹本领强 二氧化碳一扫光 美人蕉抗性强 二氧化硫它能降 花石榴红似火 空气含铅别想躲 菊花铁树生长藤 能把苯气吸干净 吊兰芦荟是强手 甲醛吓得躲着走
宋代以后,瓶插艺术进入盛期,到了明代 是其顶峰时期,瓶插的技艺和瓶插的文化 得到了极大发展。 有关的专著如袁宏道的《瓶史》、张谦德 的《瓶花谱》等等,对瓶插的构思、造型 要求、配制手法、选材、以及滋养等各方 面都有很多精辟、深奥的论述。
清代时又在瓶插的原有技艺上进一步发明 了类似插座、定枝器的装置。在剪枝、保 鲜、瓶插的应用等方面,《秘传花镜》一 书中有所论述。
宋朝诗人陆游所云:“花气袭人知骤暖”。 一般入春时节讲究用梅、海棠; 夏时用百合、荷花、石榴; 秋时用桂花、菊; 冬时用腊梅等。
在营造室内景园方面,我国现存北京北海 公园琼岛西侧的“一房山”开辟了一个 “先例”,这一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 室内叠石,营造于清代初期,而且完好地 保留至今。
一些植物能分泌气态芳香萜烯类物质,有助于调 节神经中枢,杀灭细菌,辅助治病,起到利尿、 消炎和加强呼吸的作用。 如茉莉花的香味,有助于治疗头痛感冒; 玖瑰花香,有助于治疗咽喉痛和扁桃体发炎; 丁香花有镇痛的疗效等等。
据相关生理测验结果可知,人们在植物园时,会 出现收缩血压降低的现象; 置身于芬芳、宁静,有花香的环境中,人的脉跳 动次数平均每分钟减少4~8次,呼吸均匀,心脏 负担减轻,嗅觉听觉及思想活动增强。 在日本,人们专门用花香给病人治病,称为“芳 香疗法” 。
兰花,被人们称之为“花中君子”、“天 下第一香”: “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 而无香,唯兰花独有之。”
在我国民间赏花意识中,吉祥语也是习见 应用的。 吉祥草,除叶片清雅可供观赏外,主要取 其吉利; “富贵竹”、“发财树”也是当今流行的观 赏植物。
1.3室内发展过程及现状 1.3.1我国室内发展过程及现状 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国开始用盆栽 花木来装饰华丽的宫殿。 东汉宫苑中及王公贵族的府邸中已经有盆栽植 物摆设。 唐代室内用植物装饰已相当普及。 宋代的室内盆栽已逐渐向民间普及。
如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题画《盆梅》, 就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的梅花盆景艺术。 陈淏子执笔的《秘传花镜》内容论及素材 选择、矫正树姿以及青苔的快速培植办法, 并且针对盆钵提出其独特见解,推荐成品 栽种以宜兴紫泥盆钵最适合。该著作后来 流传至日本,对日本的盆栽艺术,有着极 大的影响。
在室内盆栽发展的同时,六朝时代出现了 室内瓶插。至唐代,瓶插盛行于宫廷和民 间,成为室内极受欢迎的重要陈设和绿化。 到了南唐李煜时期,插花大量使用,于春 夏之季,花卉不仅插在瓶里,而且将各种 杂花插满宫廷内外,并称之为“锦天洞”。 可见远在 1000 年前的我国唐代已出现了绿 化与建筑有机结合的萌芽。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在探索城市、建 筑空间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 境界;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使 植物在室内生存成为可能; 室内植物开始由观花向观叶转变;
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呼唤公 共环境和家居环境的绿色设计,期盼室内 设计中绿色植物与室内装饰情牵意连,营 造诗情画意的优秀作品。 所有公共建筑、办公室、商店、超市、宾 馆和私人住宅等无论建筑多豪华,摆设多 讲究,但都以此为时尚。
自用空间环境特点:一般具有一定的私 密性,面积较小,以休息、学习、交谈为主 植物景观宜素雅、宁静。(如卧室、书房、 卫生等)。 共享空间环境特点:以游赏为主,空间较 大,植物景观宜活泼、丰富多彩,甚至有地 形、山水、小桥等构筑物。
科学地是指需要正确地选择耐荫植 物,并给予细致、特殊的养护管理; 艺术地是指进行合理地设计及艺术 布局。
1.2.3文化的蕴含 室内观赏具有文化的蕴含,寄托着人们的 情感和意志。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多古代诗词 及民俗中都留下了赋予植物人格化的光辉 篇章,从欣赏景观形态美到意境美是欣赏 水平的升华。
传统的松竹梅具有共同的品格,配置在一 起谓之“岁寒三友”; 松喻苍劲古雅、不畏霜雪风寒的品格; 竹被视作最有气节的君子; 梅喻为不畏强暴、虚心奉献和自尊自爱、 高洁清雅的精神。 人们对梅、兰、竹、菊的颂咏,称之为 “四君子”。
铁海棠(虎刺梅)、变叶木、乌桕、红背 桂、结香、射干、鸢尾等观赏植物可能含 有促癌物质,这些植物大多属大戟科和瑞 香科。
1.2.2观赏的功能----有生命活动的植 物的观赏功能,是其它装饰物无法替 代的。
观叶植物,碧绿青翠,使人感到宁静、娴雅 和清爽; 赏花植物,绚丽芳香,使人感觉温暖、热烈, 沁人肺腑; 观果植物,逗人快乐,使人联想到自然的野 趣; 艺术盆景,使人们如入幽林深谷,如临青潭 碧水,其诗情画意令人浮想万千。 瓶插艺术,即可做庄严肃穆之装点,又可做 清新淡雅之陈设。
“一房山”距今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它 利用太湖石自“一房山”底层室内开始叠造, 并叠出石阶山道,将山石叠引到二层上去。 石山有凸有凹,有翘有悬,有洞有眼,人们 自底层踏石阶可以登到二层楼上。这在世界 上可能也是仅有的。 它告诉人们:园林设计的一切手法都可以在 室内设计中进行尝试。
随着人类文明历史长河流淌,城市日趋繁 荣,人们不断酝酿着回归田园,将自然引 入室内。 但是几千年来,人们对室内绿化的认识还 只是停留在观赏和简单装饰阶段。
我国传统室内空间中的盆栽及瓶插最突出 的传统特色是拟人化、以物喻人。 首先表现在给常用花卉根据其姿色定出不 同的高低九个品位并赋于其不同的品格。
牡丹、梅、菊为一品; 西府海棠为二品; 芍药等为三品; 秋海棠等为四品; 玫瑰等为五品;
玉兰等为六品; 杜鹃等为七品; 鸡冠花等为八品; 牵牛花等为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