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2、为维护统一多民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分为明朝和清朝;也可以分为民族和对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方位) 方位角度:①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大小和卓叛乱 ②设伊犁将军 北方:民族政策明:以防御为主(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中俄: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藏族:①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②驻藏大臣 ③金瓶掣签制度 云南:改土归流 ①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手中) ②1684年台湾府设立,隶属福建省 ③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3、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明朝:以防御为主: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增修长城,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

清朝:怀柔政策:清朝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承德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周围修建了宏伟的喇嘛庙。

4、清朝前期时我国的疆域?(结合P8地图)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5、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特别是手工工场领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农业:①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②与此同时,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③一些原产南美洲的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引进中国。

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②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和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③这种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劳动效率较高的经营形式,已经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特点。

手工工场商业:①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②随着商人数量的增长,逐渐形成了资本雄厚的地区性商人群体——商帮,著名的有徽商、晋商等。

③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深受欢迎。

欧洲人为了购买这些商品,支付了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长。

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6、文字狱的危害?危害:文字狱制造了严重的恐怖气氛,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时政,不敢研究现实,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

7、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影响?内容:四书五经形式:八股文影响: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仆,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8、黄宗羲的思想?以及产生的社会根源?思想:①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②反对古代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

社会根源:①明清之际统治阶级极端腐败,正统礼教遭到怀疑;②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9、明清时期古典四大小说?戏曲?古典四大小说:戏剧:京剧:先是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接着,湖北的汉调也传入北京。

后来,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居中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

昆剧:①“百戏之祖,百戏之师”;②“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

1011①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等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泯灭了知识分子创造才能,使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了人才条件。

②闭关锁国的政策,失去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机会。

③统治者对发展科技重视不够。

缺乏对发展科技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12、明朝和清朝在政治方面分别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5+3)明朝: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布政使司掌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政。

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在中央,朱元璋因丞相胡惟庸专权将其诛杀,同时下令不再设置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朱元璋另设殿阁大学士,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④“厂卫”。

⑤明朝还设立“廷杖”制度。

清朝:①设内阁、置六部②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到了雍正时期,军机处设立。

13、明清时期在经济思想观念的变化?变化: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14、对外关系政策上的变化?以及影响?变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

影响: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15、乾隆盛世的表现?危机的表现?乾隆盛世的表现:①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和发展,确立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②经济上,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居世界前列;GDP占世界份额的三分之一。

③文化上,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总结。

危机的表现:①人口增长过快,社会负担严重。

②官场贪污腐败。

③文字狱不断,禁锢思想。

④中国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差距拉大。

第六单元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路线?影响?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根本原因)②“寻金热”和马克·波罗对东方的描述(主要原因)③东西方传统商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直接原因)④航海知识、指南针、地圆学说等技术的发展⑤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地方传播天主教⑥得到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路线:积极影响:①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世界开始走向整体③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④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消极影响: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含义?代表人物和作品?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人文主义含义:强调人的尊贵与价值,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该享受现实生活代表人物和作品: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4、启蒙运动的含义?代表人物及各自的主张?含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号召人们运用自己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民主。

各人物的主张:5、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压迫)7、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导火线、开始、国家诞生、转折、结束)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国家诞生: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转折:1777年,美军在萨拉加托重创英军,成为这场战斗的转折点。

结束:1781年,华盛顿率领美、法联军,在约克镇击溃英军主力。

9、简述拿破仑的对内对外事迹?对内:①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②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③拿破仑执政期间制定和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对外:①帝国成立后,法军在几年时间内连续打败了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军队(反法同盟)。

被法国占领的地方都废除了封建制度,采用《拿破仑法典》。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虽然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但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激起了当地民众的反抗。

其他: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遭遇惨败。

消息传开,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反对法国。

1814年,反法联军开进巴黎,把拿破仑赶下台。

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返回巴黎,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第七单元1、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止时间,最突出特点,主要成就和发明者(4个),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影响。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最突出特点: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主要成就和发明者:哈格里夫斯(英国)——珍妮纺纱机瓦特(英国)——蒸汽机富尔顿(美国)——蒸汽轮船史蒂芬孙(英国)——蒸汽机车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英国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影响:积极影响:①生活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②生产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工厂的生产力迅速提高。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场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③世界方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消极影响:机器化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变大。

2、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欧洲爆发的两次著名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及理想;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创立时间、标志、意义;巴黎公社建立时间、意义。

欧洲爆发的两次著名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明确提出推翻富人政权的口号。

英国“宪章运动”:工人要求减少工时、提高工资、取得普选权等。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等理想:批判资本主义的黑暗和丑陋,他们还设计出各种理想的社会蓝图。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时间:1848年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意义: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巴黎公社:建立时间:1871年3月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德国统一的时间、原因、过程、影响;时间:1871年原因: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过程: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认为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

俾斯麦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影响:积极影响:在同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

消极影响:但是,德国的同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给20世纪德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4、美国南北战争的时间、爆发原因、导火线、两个法令、影响。

时间:1861年—1865年爆发原因:美国南北双方存在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

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两个法令:1862年9月,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宣言激起了广大黑人奴隶的参战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前,林肯政府还颁布了《宅地法》。

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6、日本明治维新背景、改革措施、影响。

背景:政治: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经济: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一些中下级武士思想转变对外:闭关锁国政策内忧:幕府统治的危机国际:列强工业革命完成,叩关加剧日本的民族危机(外患)前提:改革派开展武装倒幕运动成功,建立明治政府改革措施:积极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