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点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染色体主要由和组成。
其中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2、实验的共同思路是:3、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肺炎状球菌转化实验A、关于肺炎双球菌的知识点:①类型:S型细菌:菌落,菌体夹膜,毒性R型细菌:菌落,菌体夹膜,毒性②肺炎双球菌属于生物,其结构特点包括:;;。
B、①格里菲斯实验结论:②艾弗里实验结论:(2)、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方法:。
A、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在细菌体内的病毒,仅由和组成。
B、实验过程: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和。
标记过程: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得到。
(注意: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
)实验过程中噬菌体的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进入了细菌体内。
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利用的原料,合成。
C、结论:。
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核酸DNA RNA遗传物质所以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记忆点: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②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为DNA。
③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只要含有DNA则DNA即为遗传物质,无DNA仅有RNA时,RNA作为遗传物质。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点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其中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2、实验的共同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
3、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肺炎状球菌转化实验A、关于肺炎双球菌的知识点:①类型: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②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结构特点包括: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体。
B、①格里菲斯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促进转化的转化因子②艾弗里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2)、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3)方法:同位素标记法A、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仅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B、实验过程: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
标记过程: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注意: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
)实验过程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 DNA 进入了细菌体内。
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利用大肠杆菌的原料,合成 DNA和蛋白质。
C、结论: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核酸DNA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DNA DNA RNA所以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记忆点: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②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为DNA。
③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只要含有DNA则DNA即为遗传物质,无DNA仅有RNA时,RNA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1、蛋白质蛋白质 DNA3、(1)A、① S型菌 S型菌②原核没③基因突变B、①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促进转化的转化因子②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A 寄生 DNA 蛋白质B、蛋白质 DNA 蛋白质外壳 DNA 细菌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C、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3、DNA RNA DNA二、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1、DNA分子的结构a、基本组成单位是指,它由、和组成。
b、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①两条主链②外侧和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碱基以连接形成;遵循原则(、);C、结构特性:①稳定性:DNA中和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原则不变;碱基之间通过连接,从而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②多样性:DNA分子中千变万化。
③特异性:每种生物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记忆点:①遗传信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一种排列顺序代表一种遗传信息。
②设DNA分子中有碱基2n个,则碱基对为n个,可组成DNA分子的种类为4n种。
易错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
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
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2、DNA的复制①复制的时间:②复制的场所:主要在,其次在。
③复制的条件:模板(亲代DNA的)、原料(游离的四种)、酶(和等)、能量()。
④复制的过程:a、解旋(在的作用下,提供能量,使两条螺旋双链之间断开),b、合成子链(在等酶的作用下,以DNA 做模板、按照原则合成互补的。
)c、形成结构、⑤复制的特点:;。
⑥复制的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使由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的连续性。
记忆点:准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
易错点:1、核酸种类的判断:第一步看T和U的有无:若有T无U,则该核酸是DNA,若有U无T,则该核酸是RNA 第二步:又由于双链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单链DNA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确定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
同理确定是双链RNA还是单链RNA。
2、关于DNA复制的计算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形成2n个DNA,但含有最初母链的DNA分子有2个,可形成2ⅹ2n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最初脱氧核苷酸链的有2条。
答案:1、a 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碱基b、①反向平行②磷酸脱氧核糖氢键碱基对碱基互补配对 A-T G-Cc、①磷酸脱氧核糖碱基互补配对氢键②碱基对的排列顺序2、①细胞分裂的间期②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③两条链脱氧核苷酸 DNA聚合酶DNA解旋酶 ATP ④ a、解旋酶 ATP 氢键 b、DNA聚合酶两条链碱基互补配对子链C、双螺旋⑤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⑥遗传信息遗传信息三、基因的表达1、基因的化学本质(1)、基因的本质:。
(2)、染色体、DNA、基因和脱氧核苷酸间的关系、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基因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每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记忆点:①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有的DNA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
②基因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2、基因的表达①转录:DNA mRNA 场所:;模板:;原料:4种;原则:;酶,产物:②翻译:多肽链场所:;模板:;原料:;运载工具:;产物:;密码子: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4、中心法则及发展:。
(教材p17)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②通过控制来直接影响性状。
记忆点:1、关于密码子:①氨基酸的种类有20种;密码子的种类有64种②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3个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
③一种氨基酸可能有1个或多个密码子相对应。
④一般一个密码子只和一种氨基酸相对应。
2、转录、翻译过程中碱基数与氨基酸数的相关计算。
(创新方案p14)①基因(或DNA)的碱基数目:信使RNA的碱基数目:氨基酸个数=6:3:1;②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基因(或DNA)的碱基数目;③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3、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易错点: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几种碱基?5种在人的体细胞中A、G、T、C可构成几种核苷酸?7种病毒中有几种碱基?几种核苷酸?4种,4种答案:1、(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双螺旋脱氧核糖 A、T、G、C 脱氧核苷酸细胞核单链核糖 A、U、G、C 核糖核苷酸细胞质3、①细胞核 DNA的一条链核糖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旋酶 RNA聚合酶 RNA② mRNA 细胞质的核糖体 mRNA 20种氨基酸 tRNA 蛋白质 mRNA5、①酶的合成②蛋白质分子结构(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