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现场救护要点1内出血 (2)2颈部骨折 (3)3肋骨骨折 (4)4四肢骨折 (5)5踝关节扭伤 (6)6断肢伤与断指伤 (7)7膝关节损伤 (8)8腰背部外伤 (8)9脊柱骨折 (9)10头部外伤 (10)11颅脑损伤 (11)12耳外伤 (12)13鼻外伤 (13)14眼外伤 (14)15塌方伤 (15)16爆炸伤 (16)17挤压伤 (17)18刃器刺伤 (18)19高处坠落伤 (19)20踩踏致伤 (20)21胸部外伤 (21)22腹部外伤 (22)创伤的现场救护要点人体是非常脆弱的,在遭受外力打击下,很容易受到伤害。
即使是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在遭受严重创伤后,如不能及时急救,也会很快死亡。
据统计,35岁以下的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创伤。
创伤经常发生在生产过程中、户外活动过程中,人意外地受到伤害,并可在短时间内对身体造成巨大的损害。
根据创伤的类型决定采取的急救方法,与创伤预后有密切的联系。
脊柱损伤的急救关键在于正确固定和搬运,避免造成截瘫。
严重的创伤易并发创伤性休克,全身多处受伤可导致多脏器衰竭,容易造成死亡。
开放性伤口早期处理不当,可造成伤口感染,还可导致破伤风。
在交通事故、空难、爆炸、塌方、地震等意外灾害事故中,有时在短时间内会造成许多严重创伤的伤员。
伤员通常处于生命垂危状态,生与死取决于能否在早期得到有效的现场急救。
伤后1小时是救护创伤伤员的最佳时间,又叫做“黄金1小时”。
1内出血当身体受到外力撞击、挤压时,可能出现内出血,而这时皮肤表面可能没有明显的损伤。
严重的内出血是很危险的,虽然血液没有流到体外,但已从血管内流出,使循环的血容量大大减少,机体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如外力打击造成肝脏、脾脏破裂,造成大出血,会导致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症状→皮肤表面无明显破损,受伤的部位疼痛、严重肿胀或立即出现青紫,触摸时疼痛加重。
肝、脾破裂引起出血量大时腹部可见膨隆。
→严重创伤后,外表未见明显伤口,病人有休克表现:皮肤苍白、四肢湿冷、表情淡漠、少言寡语、呼吸变浅、烦躁不安、口渴等休克的表现。
→有时内出血由一个孔道或多个孔道(如耳、鼻)流出。
急救要点轻度内出血(淤血)的处理✓冷敷。
用冷毛巾或冰袋(热水袋内装入冰水或冰块)敷在受伤的部位约30分钟,必要时用绷带固定冰袋,以免移动。
✓肢体抬高,减轻肿胀。
严重内出血的救护✓受外力打击,如发生车祸,出现休克而表面无伤,应怀疑有内出血,首先使伤者就地安静躺下休息。
如果下肢没有严重损伤,可将下肢抬高,以保持血液流向心、脑等重要脏器。
✓立即通过120急救电话呼叫急救人员到现场来救护伤员。
✓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密切看护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
✓胸部内出血,取半坐位。
✓腹腔内出血,下肢抬高。
✓切记给伤者喂水或进食,以免影响观察病情或加重病情。
2颈部骨折颈部骨折是指发生在颈椎的骨折。
由于颈椎内有十分重要的颈髓及从颈椎间孔发出的周围神经,而颈椎骨折往往伴有颈椎的错位而压迫脊髓,导致脊髓或神经的损伤。
因此颈椎骨折十分危险,如果急救处理方法不当,尤其是搬动不当,可造成伤者四肢瘫痪的严重后果。
特别是可造成高位截瘫,即伤者自颈部以下不能做任何活动并丧失皮肤感觉,长年卧床不起。
症状→伤者颈部疼痛,头部及四肢不能活动,张口苦难。
→用手按压伤者颈后正中部位时,伤者有剧痛感。
→检查伤者手脚是否自主活动,是否已发生截瘫。
→颈椎骨折十分危险,只要是怀疑颈部损伤,即使不能肯定是否骨折,也必须按颈椎骨折来处理。
急救要点✓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可随便翻动伤者,不能使颈部扭曲及左右旋转头部,不能扶起伤者饮水或喂食。
✓保持受伤时的样子,不要随便移动、搬运。
未加固定随意翻动颈部的严重后果可导致压迫脊髓,造成四肢瘫痪,终生残疾;影响呼吸,立即死亡。
✓用颈托固定颈部。
可就地取材,一人负责牵引头部,另一人将衣物等揉成两个团,填塞在伤者的头颈两侧,填塞要紧而结实,如有沙袋最好,使头颈部不能随便转动,并将伤者身体用布条等固定,捆在担架上,以免移动。
✓固定妥当之后可以搬运上车,送医院急救。
正确的搬运方法✓切记采用背负、拖拉、扶行的搬运方式。
✓必须进行搬运,至少要有4~5人同时进行。
使用颈托妥当固定头部后,人数可减至2~3人。
✓最好使用硬板担架或铲式担架。
✓具体搬运方法:使身体保持一条直线,头颈不能屈曲,伤者如躺在地上,应有专人跪在伤者头前,双手扶住伤者下颚,缓慢直线牵引。
搬运者动作协调一致,将伤者的头与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移至担架上。
放在担架上后,马上用毛巾、衣物、沙袋、颈托固定头颈部,防止在转运过程中晃动。
✓运送伤者最好乘坐救护车,途中必须保持平稳,尽可能不要颠动。
✓如果伤者已昏迷,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手扶住伤者头部两侧,将其下颚部轻轻托起。
3肋骨骨折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部外伤,多因为外力直接造成或挤压胸部间接造成。
在碰撞、车祸时常合并肋骨骨折。
可以是单根肋骨骨折,也肯能是多跟或多处肋骨骨折。
单根肋骨骨折症状较轻,伤者仅感觉胸痛,随呼吸而加重,咳嗽、大声说话也会导致胸痛。
多根肋骨骨折常合并其他外伤,伤情往往较重。
症状→明显的胸部直接或间接受到外力的作用。
→明显胸痛,吸气或体位变动时加重,重者伴呼吸苦难。
→经X线检查可确诊。
但是单根肋骨骨折在没有移位时容易误诊。
单根肋骨骨折的胸痛与没有骨折的胸部软组织伤不同,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躺下起身、翻身时明显加重。
急救要点✓多根肋骨骨折因伤情重,要及时送医院救护,途中可吸氧,半坐位休息。
✓单根肋骨骨折,采取固定止痛,对症治疗即可。
✓宽胶布固定。
胶布宽5~7厘米,自背部向胸壁半环型粘贴,固定范围包括断的肋骨及上下各2根肋骨,皮肤有挫伤者内垫敷料。
适当服用止痛、镇静药,咳嗽重者可服用止咳药。
安静卧床休息1周。
4四肢骨折上肢骨折主要包括手腕、前臂和上臂部位的骨折。
在遭受外力直接打击或摔倒手掌着地时易导致骨折。
症状→四肢受外力作用后发生疼痛、肿胀、畸形,手腕不鞥呢旋转,下肢不鞥呢活动,不能站立行走。
骨折处严重肿胀、疼痛,还可以出现直梯短缩或成角等畸形。
如果为开放性骨折,病情严重,常合并大出血和休克。
急救要点上肢:✓上肢骨折如有开放性伤口,包扎、止血后再固定。
✓前臂骨折应妥善固定,然后用三角巾或布条等将前臂悬吊在胸前。
✓上臂骨折时,切不可猛力牵拉伤肢,以免加重对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必须加以妥善固定。
必要时可贴胸包扎固定。
✓急送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下肢:✓股骨是全身最大的长骨,骨折后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大出血、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必须迅速正确地进行包扎、止血、固定。
✓股骨骨折如为开放性骨折,常合并大动脉损伤,引起大出血,必须进行有效的止血,必要时采用止血带结扎止血未宜。
✓胫骨、腓骨骨折按骨折一般急救原则进行止血、包扎和固定。
✓下肢骨折固定牢固后,可找些棉花、衣物塞入膝关节、踝关节周围旁,以免骨折凸起与固定的模板相挤压引起疼痛。
✓搬抬下肢骨折时注意动作轻柔,以免引起聚类疼痛。
可适当服用止痛药和镇静药。
✓尽快送到医院救治。
5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俗称脚脖子扭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外伤。
平时运动中,或穿高跟鞋、厚底鞋下坡时,不慎跌倒、很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结构比较特殊,其内侧的骨突起叫内踝,外侧骨突起叫外踝。
外踝处的副韧带比较薄弱,当人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跑步、跳跃时,踝关节容易发生内翻,造成外侧副韧带拉伤、断裂、撕脱、有时造成骨折。
症状→在运动、行走中,突然踝关节剧烈疼痛而跌坐地上。
→踝关节或内踝处很快肿胀,压痛明显,被动屈曲踝关节,伤者有疼痛感。
→判断有误骨折,通常需要经过X线检查。
急救要点✓扭伤后,立即停止行走和活动,然后再别人搀扶下平卧在床上,用枕头、被褥等把脚垫高10~20厘米。
✓冷敷受伤部位,减少疼痛和肿胀;24小时后再进行热敷。
✓可用弹性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包扎踝关节,固定踝关节,减少活动度,使创伤容易愈合。
注意:伤后不要立即热敷,以免加重肿胀。
不要按摩、推拿受伤部位。
6断肢伤与断指伤四肢外伤,最严重的莫过于肢体的完全断离。
根据现代外科技术,只要现场对断肢(断指)进行正确的处理,并在伤后6~8小时内通过手术进行断肢(指)再植,恢复断肢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是有可能保存肢体的完整功能的。
关键是处理好断肢断指的残端以及离体的断肢(或断指)。
急救要点✓对断肢(或断指)的残端,首先必须止血,同时尽可能保护伤口的血管,用干净纱布对伤口加压包扎,尽量不用止血带止血,以免给断肢(指)再植手术造成困难。
✓就地取材,用夹板将残肢固定,以免运送途中加重损伤。
✓找齐离体的断肢(或断肢),冷冻保存。
在现场应尽量找齐残肢,如碎骨片、皮肉等。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手帕等包好,立即装入干净、干燥的塑料袋中,扎进袋口,然后放入盛满冰块(或冰棍)的容器中。
如无冰块,尽可能用冷水代替,但应注意塑料袋切不可漏水。
注意:切记将断肢或断指直接放在水中(包括生理盐水)或浸泡在酒精等消毒液中,更不能用热水袋保温。
否则会使组织水肿、变性,失去手术再植的条件。
经过上述妥善处理后,应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将伤者连同离体的断肢(或断指)一同送到有条件进行断肢(指)再植的医院。
千万不要随意丢弃血肉模糊的离体指、趾或肢体。
7膝关节损伤下肢受到外力打击或撞击后,以及不慎摔伤,很容易导致膝关节的损伤。
膝关节损伤包括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
急救要点✓伤后立即到医院检查,排除骨折。
急性期后,再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确定有无手术指征。
✓止痛:可用各种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如绷带、夹板、石膏绷带。
✓伤肢抬高,卧床休息2周。
✓可用中药内服、外敷、熏洗等方法和西医理疗的方法,促进肿胀的消退。
8腰背部外伤腰背部外伤可由于高处坠落、车祸、摔伤、斗殴等原因造成,常可造成脊柱骨折和腰背部软组织损伤,早期进行救护时不易鉴别。
腰背部软组织损伤→多是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挫伤,伤势不严重。
表现为受伤后腰背部疼痛、肿胀,腰背活动受限,按压脊柱某些部位时产生疼痛。
急救要点✓腰背部外伤在有条件的时候均应进行X光检查,以排除脊柱骨折。
✓有伤口的用无菌纱布覆盖止血。
✓有明显疼痛和活动受限的,应搬抬伤员到医院诊治。
9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可与腰背软组织伤同时存在。
症状→伤者感到腰背部疼痛,伤处有肿胀和突起,按压这些部位疼痛加重。
让伤者自行低头、弯腰以及旁人协助进行低头、弯腰时疼痛加剧,甚至端坐或站立时也感到困难。
被动地进行脊柱弯曲、旋转运动时也会发生剧烈疼痛。
→截瘫:当脊柱骨折伤及脊髓时,可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不能站立和行走。
如果损伤上部的颈椎,可丧失呼吸而发生窒息。
急救要点✓伤者应仰卧在平整、较硬的地方。
✓不可随意搬动伤员,不要揉按伤处,可以外用药膏。
✓如需转运伤者,必须用硬质的担架搬运,最好是铲式担架。
在搬抬伤者时,应由多人同时在一侧将其托起放下,整体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