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高一(8)班授课教师宋欣授课时间:2005/10/28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还原反应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够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而且删除了旧教材从化合价变化多少、电子转移多少去分析和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细、过繁、过难的内容,大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

学生可以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达到优化知识结构的效果。

对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介绍,起到了培养学科感情的目的,同时,教材还辨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以引导学生形成辨证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有关氧化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学习过,因此有较好的知识基础,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可以把通过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以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探究习惯。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定义是不同的,其中的不同之处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在教学中要给予指出,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设计理念:
该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化学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通过无法对铁冶炼反应类型的判断,指出按反应体系物质种类和数目进行反应分类的不足,为建立新分类标准奠定基础;再通过一些典型反应分析,帮助学生建立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进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为深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对比氧化还原反应,有利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最后设置应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去认识,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价值。

四、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能从化合价升降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五、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
附:反馈练习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Fe
3O
4
2
B. Na
2
CO
3
+Ca(OH)
2
==CaCO
3
↓+2NaOH
C.CaCO
3====CaO+CO
2
↑ D. C+O
2
====CO
2
2.根据下列物质变化中化合价的情况,判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CuO → Cu
B.NaCl → HCl
C.C → CO
2D.FeCl
2
→ FeCl
3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高锰酸钾的作用是()
A.只做氧化剂
B.只做还原剂
C.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D.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
4.下列变化中,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MnO
4-→ Mn B.NaCl → AgCl C.SO
3
2-→ SO
4
2- D.Cu2+→ Cu
5.在Cu+2H
2SO
44
+SO
2
↑+2H
2
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被还原的
元素是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
高温点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