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姓 名_________一.重点、难点1. 使学生理解合成氨的化学原理,并能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了解合成氨工业生产的主要流程。

3. 向学生介绍我国解放后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 具体内容自学提纲: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2.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3. 应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要制得更多的氨,可以采用哪些措施?(一)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综合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再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才能正确地选择合成氨工业的适宜条件。

(二)适宜条件的选择1. 压强。

增大压强,有利于3NH 的合成,但在实际生产中,压强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因为压强越大,需要的动力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也越高,势必增大生产成本,降低综合经济效益。

因此,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是 MPa 20~MPa 50。

2. 温度。

合成氨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氨的生成。

但是温度越低,反应速率就慢,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因而单位时间内产量低,这在工业生产中是很不经济的。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实际生产上,采用500℃的温度,此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

3. 催化剂。

由于2N 分子非常稳定, 2N 与 2H 的化合十分困难,即使采用了加热与高压的条件,合成氨的反应还是十分缓慢。

为了加快化合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合成氨工业普遍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合成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三)生产过程简介1. 原料气的制备:N 2来自空气H 2: 原料:空气、水和燃料据反应条件,使用合适的催化剂——防止催化剂“中毒”——原料气要净化.高压生产——氮、氢混合气要用压缩机压缩到高压。

2. 氨的合成:氮、氢混合气经过净化压缩以后进入合成塔。

合成塔生产的特点和条件:① 高压 ② 发生在催化剂存在下的放热反应 ③ 适当的温度 为了符合这些条件,合成塔的构造应该: ① 有耐高压的厚壁 ② 有能够安放厚层触媒的设备(接触室) ③ 塔壳外用绝热材料包裹,塔内有进行热交换的设备(热交换器)展示 挂图(一种合成塔的内部构造示意图)依次看氨合成塔的部构造模型。

3. 氨的分离在实际生产中,不断补充、(增大反应物浓度),采取迅速冷却的方法(减小生成物浓度),使气态氨变成液氨后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以促使化学平衡不断地向着生成的方向移动。

利用氨易液化的性质,将混合气体降温,使氨液化。

工业上让混合气通过冷凝器,使氨液化,然后在气体分离器里把液态氨分离出来,导入液氨贮罐。

经气体分离器出来的气体,通过循环压缩机,再送到合成塔里。

使没有起反应的物质从反应后的生成物里分离出来,并重新回到反应器里去,这种工艺过程叫做循环操作过程。

归纳合成氨的简要流程(四)化学模拟生物固氮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1. 人工合成氨:化学固氮法。

其条件要求高、成本高、转化率低、效率低。

2. 根瘤菌,生物固氮。

常温常压下进行。

成本低、转化率高、效率高。

模拟生物的功能,把生物的功能原理用于化学工业生产,借以改善现有的并创造崭新的化学工艺过程。

【典型例题】[例1]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B. 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C. 500℃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 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答案:AC解析: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加压能使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升温不利于生成氨,但能使催化剂活性大,提高反应速率;将氨液化降低氨气浓度,平衡向生成氨气方向移动;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例2]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此时,再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A. 恒温、恒压时,充入NH 3B. 恒温、恒容时,充入N 2C. 恒温、恒压时,充入HeD. 恒温、恒容时,充入He解析:在一定温度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加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若体积未改变,则对平衡无影响;若体积增大,则对平衡有影响,其影响情况与不加入该气体而增大体积时对平衡的影响情况相同。

同时改变影响平衡的两个条件时,为使平衡移动情况变得有规律可循,一般需要设计另外一条到达同一平衡状态的途径,即先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再改变另一个条件。

该题需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对题给选项逐项分析。

A 项,充入NH 3会改变NH 3的浓度,对平衡有影响;为保持恒压,须增大体积,对平衡也有影响。

为便于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可这样设想:先在恒温、恒容下充入NH 3,这时由于NH 3的浓度增大,平衡会向NH 3分解的方向移动;再在恒温下增大体积(即减小压强),使压强与原平衡相等,这时平衡也会向NH 3分解的方向移动。

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充入NH 3,会使平衡向NH 3分解的方向移动。

B 项,在恒温、恒容下充入N 2,会使N 2的浓度增大、从而使平衡向生成NH 3的方向移动。

C 项,He 不参与化学反应,但在恒温、恒压下充入He ,必须引起体积增大,这如同减小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平衡会向NH 3分解的方向移动。

D 项,在恒温、恒容下充入He ,由于平衡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浓度均未改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应选D 。

答案:D[例3] 合成氨反应中,若合成塔进口时N 2、H 2、NH 3的体积之比为3:15:5。

出口时N 2、H 2、NH 3的体积之比为8:27:9,则N 2的转化率为( )A. 10% B. 20% C. 30% D. 40%分析: 欲求N 2的转化率就要知道N 2的起始量(进口量)和转化量(变化量)。

题中未直接给出N 2的起始量,却给出了进口时N 2、H 2、NH 3的体积之比,可据此进行假设。

设进口时N 2、H 2、NH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mol 、15mol 、3mol ,至出口时有xmolN 2转化成NH 3。

223H N +32NH 进口量(mol )5 15 3变化量(mol )x 3x 2x出口量(mol )x -5 x 315- x 23+依题意可得:(x -5):(3+2x )=9:8,x= 0.5(mol )。

N 2的转化率为:%10%10055.0%100=⨯=⨯mol mol进口量变化量故选A 。

答案:A[例4] 合成氨工厂常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来确定氮的转化率。

某工厂测得合成塔中N 2、H 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5536g / L(标准状况),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密度为0.693g / L (标准状况)。

求该合成氨厂N 2的转化率。

分析:由于题目中没有告诉起始物质的量,也没有说明N 2、H 2是按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投放物料,因此部分学生就假设N 2为1molH 2为3mol ,进行解题,依据是不足的。

正确的计算方法应是先由两种混合气体的密度,分别计算出反应前后两种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由氢氨混合气的平均式量求出反应气体中氢气、氮气的体积比,再按合成氨化学反应中有关起始,转化、平衡物质的量的关系及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求出氮气的转化率。

解:设反应前混合气体中氮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 ,氢气物质的量分数为(1-x ),依题意得:4.225536.0)1(228⨯=-+x x 解得:4.0=x ∴ 326.04.022==H N n n 设起始有氮气2mol ,氢气为3mol ,氮气转化的物质的量为y ,N2 + 3H 2 2NH 3起始物质的量 2mol 3mol 0mol转化物质的量 ymol 3ymol 2ymol平衡物质的量 2-ymol 3-3ymol 2ymoln 总=mol y ymol mol y mol y )25(2)33()2(-=+-+- 根据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可知解得 y= 0.5 mol 答:N 2的转化率为25%。

[例5] 在硫酸工业生产中,将SO 2转化为SO 3,回答: (1)在生产中常用过量的空气是为了______;(2)加热到400——500℃是由于______;(3)压强应采用(加压、常压)______,原因是______;(4)常用浓硫酸来吸收SO 3,而不是用水,是因为______;(5)尾气中的SO 2必须回收,是为了______。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在硫酸工业中,运用勒沙特列原理选择SO 2转化为SO 3的适宜条件的能力。

(1)从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必提高去分析;(2)温度的选择从反应速率快慢、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两方面考虑; (3)压强从对平衡移动、设备及动力系统的要求两方面考虑; (4)从吸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对吸收速率的影响去分析;(5)从保护环境考虑。

答案:(1)增大氧气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使成本较高的二氧化硫得到充分利用。

(2)400℃——500℃是催化剂的活性温度,选择此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3)常压.因为常压下SO 3体积分数已达91%,若再加压对设备及动力系统要求高,成本高,不适宜。

(4)用水吸收SO 3会形成酸雾,使吸收速率减慢。

(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N2+3H 2 2NH 3(正反应为放热)的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不变,充入氩气,使容器体积和压强均增大一倍,此时平衡将( )A. 不移动B.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不能确定是否移动2. 工业上合成氨时一般采用500℃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① 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②提高H 2的转化率,③ 提高氨的产率,④ 催化剂在500℃时活性最大( )A. ① B. ①②C. ②③④D. ①④3. 在合成氨工业中,实现下列目的变化过程中与平衡移动无关的是( )A. 为增加NH 3的日产量,不断将NH 3分离出来B. 为增加NH 3的日产量,使用催化剂C. 为增加NH 3的日产量,采用500℃左右的高温D. 为增加NH 3的日产量而采用2×107~5×107Pa 的压强4. 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压入5molH 2和5molN 2,在某温度下经反应生成2mol NH 3,若此时容器的压强不变,则容器体积是反应前的( )A. 2倍 B. 1.5倍 C. 0.8倍 D. 0.5倍5.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由煤与水发生反应制得,其中一步反应为:CO+H 2O CO 2+H 2(正反应为放热),要使CO 转化率提高,可采用下列措施中的( )A.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B. 增大CO 的浓度C. 降低温度D. 增大压强6. 将含1mol NH 3的密闭容器a 加热,部分NH 3分解,并达到平衡,此时NH 3的体积分数是x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