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农业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书

东北农业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书

背景材料二
关于东北农业大学学生感染布病赔偿责任解决方案
法律论证意见
受黑龙江省教育厅及东北农业大学委托,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王歌雅教授、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王跃先教授、黑龙江省法学研究所所长王元庆研究员、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张铁薇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苗正达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秦亚东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院长王福友教授组成法律论证组,由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王歌雅教授任法律论证组组长。

2011年6月16日下午,在法律论证组组长王歌雅教授的主持下,全体法律论证组成员就东北农业大学学生感染布病赔偿责任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法律论证,并出具以下法律意见。

一、法律论证组调查的事实
2011年3月14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医硕0701班(本硕连读七年,该班现为大学本科四年级)1名学生,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检测出布鲁氏菌血清学为阳性,确诊感染布病。

自首例病例确诊后,动物医学学院医硕0701班6名学生、动医1001班1名学生,应用技术学院畜禽生产教育0801班16名学生、0901班2名学生,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科0802班1名学生,又相继被检测出布鲁氏菌血清学为阳性,确诊感染布病。

东北农业大学发现学生染病后,立即将学生送往我省布病专门医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进行救治,并对参加过相关实验的学生进行一一检测,最后确认27名学生感染此病。

学校高度关注此事,
将所有染病学生均送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治疗,现染病学生总体症状明显减轻,阳性体症(发烧症状等)基本消失,物理学检查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将陆续结束预定三个疗程的治疗。

东北农业大学对学生的染病发现及时,组织救治主动积极,采取措施稳妥得力,救治效果良好。

二、关于事件性质及责任认定的问题
东北农业大学与其感染布病的学生不存在劳动法意义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学生的布病感染也非劳动过程中发生的,而是东北农业大学动医学院在组织学生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发生的,所以,不应将学生的布病感染认定为工伤。

东北农业大学动医学院在组织学生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遵循相应的实验操作规程,造成学生感染布病,属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损害赔偿的法律关系,应认定为民事侵权赔偿案件。

东北农业大学动医学院在组织学生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守相应的实验操作规程,因而导致27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染布病。

根据《侵权责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东北农业大学因过错致他人人身损害,应对该损害后果承担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

三、法律责任的承担
从对染病学生的治疗过程上看,东北农业大学的赔偿责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医疗终结前以实际发生的赔偿责任,此责任具有确定性;二是医疗终结后可能发生的其他赔偿责任,此责任的发生仅具有可能性,因而是不确定的。

分述如下:
(一)医疗终结前发生的确定的损害
1.具体赔偿范围: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相关费用。

2.法律依据:依据《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第一款的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3.对上述赔偿责任,东北农业大学若已经实际支付,就不应再行支付;若没有支付或支付数额不足,应足额支付。

(二)医疗终结后的尚未确定的损害
本法律论证组建议:待医疗终结后,如果学生要求东北农业大学支付伤残赔偿金的,应当由学校、家长双方共同委托有资质的司法医学鉴定机构对染病学生的治疗结果进行司法医学鉴定,再根据司法鉴定结果确定赔偿责任。

1.如果医学司法鉴定结论为伤残的,东北农业大学应按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予以赔偿。

(1)赔偿标准(由于染病学生均为在校学生,故均按城镇居民即最高标准赔偿)如下:
黑龙江2010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56.5元,,不同等级残疾所得赔偿金分别为:
13856.5×20年×100%=277,130元(一级残)
13856.5×20年×90%=249,419元(二级残)
13856.5×20年×80%=221,704元(三级残)
13856.5×20年×70%=193,991元(四级残)
13856.5×20年×60%=166,278元(五级残)
13856.5×20年×50%=138,565元(六级残)
13856.5×20年×40%=110,852元(七级残)
13856.5×20年×30%=83,139元(八级残)
13856.5×20年×20%=55,426元(九级残)
13856.5×20年×10%=27,713元(十级残)
(2)法律依据: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的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如果医疗终结后,司法鉴定结论为不构成伤残的,则东北农业大学不需要承担伤残的损害赔偿责任。

3.如果以后出现复发或转入慢性期、残疾、不育不孕情况,学生可另行求偿。

(1)赔偿标准:如果复发或转入慢性期,东北农业大学应当负责继续治疗,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费用由东北农业大学承担,如治疗不愈,可根据造成的相关残疾等级依法进行一次性赔偿;如果残疾、不育不孕,可根据造成的相关残疾等级依法进行一次性赔偿。

(2)法律依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
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三)精神损害
由于受害人受到的是人身权益的侵害,可能会要求侵权人承担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的侵权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2条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据此,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身权益受到侵害,二是造成严重精神损害。

本案中,学生的健康权受到侵害,目前未造成严重后果,未来是否造成严重后果还不确定。

但出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校适当考虑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

1.赔偿标准:一般黑龙江省司法实践掌握的标准为:公民身体权、健康权遭受轻微伤害,法院不支持赔偿权利人的精神抚慰金请求;遭受一般伤害没有构成伤残等级的,不给或酌情在2000元以下给付;遭受的伤害已经构成伤残等级,按一个伤残等级给付2000元为准。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

(四)受害学生对损失扩大的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人只承担因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合理费用的赔偿,对于因受害方原因而扩大的损失,不承担赔偿的责任。

如果医生确定受害人已经痊愈并终结医疗,受害学生在接到医院下达的出院通知单后仍拒绝出院的,此后继续产生的相关费用,应由受害方自行承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