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人类社会的四次信息革命:
1)语言的出现: 可表达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 最早使用的工具; 2)文字的出现: 不仅能够保存信息,而且使信息的传播冲破时、 空的限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3)印刷术的发明: 能大量复制信息,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快 的速度传播人类文明;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电子模拟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 和 混合计算机 ;
(3)按功能划分: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4)按用途划分:
可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和工业控制机等。
5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科学 计算 (2)信息 处理
用于计算复杂、人工无法实现的各种数值计算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如解千阶微分方程、大型矩阵运算、天气预报等); 占80%以上;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类、合并、排序、计算、 传送、存储以及打印输出各种报表或图形等; 特点:数据量大、计算简单(主要是逻辑运算和判断) 应用于工业生产:提高自动化水平、产品质量和合格率 应用于交通、邮电、卫星通信:快速、准确
10
(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系 统 软 件 应 用 软 件
操作系统(DOS WINDOS OS/2 UNIX等) •••••• 机器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解释程序 编译程序 •解释和编译系统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各种软件包(如 Office 2000等) 用户自编应用程序(MIS OA等)
3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时代 特点 逻辑元件
电子管 程序设计 语言 机器语言或 汇编语言 FORTRAN、 ALGOL、 COBOL 操作系统和 会话式语言
运算速度 几千次 / 每秒 几十万次 / 每秒 百万次 / 每秒 几百万亿次 / 每秒
内存容量
第一代 1949~1957 第二代 1958~1964 第三代 1965~1971 第四代 1971 以后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1) 运算器(ALU: 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所以也称算术逻辑单元。 2) 控制器(CU:Control Unit)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控制枢纽,用于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地 工作。 3) 存储器(Memory) 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记忆装置。 4)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等。 5)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和音响等
7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计算机系的基本组成运 算 器 控 制 器
计 算 机 系 统
硬件:( 物质设备 )
存 储 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软件:(程序 + 文档)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8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1)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
( 表示数据传送线, 表示控制信号线)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运算器
9
控制器
(2) 计算机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4)计算机网络:以计算机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 结合为标志的一次革命。
1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取 名“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埃尼阿克(ENIAC)”。 它是一种能自动对各种信息进行高速处理和存储的电子设备,它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在短短5 0年间,已经历了电子管、晶体 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软 件
11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关系
最 终 用 户
应 用 程 序
软 件 包
程序设计语言 其他系统软件
操 作 系 统
裸 机
12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一个芯片几十平方毫米,十几克 ,功耗几至十几 瓦; (2)价格便宜:单位和个人都买得起; (3)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几个芯片就可以在一块印刷板上组成一台微机,MOS 电路功耗低,可靠性大 大提高; (4)灵活性高、适应性强: 采用总线结构,使微机的配置与扩充十分灵活。
1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 ••••••• ••••••• •••••• ••••••• ••••••• •••••• ••••••• •• ••••••• 微 ••••••• 型 ••••••• 计 ••• •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算术逻辑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 CPU 寄存器阵列 主机 控制器 只读存储器 ROM 或 PROM、EPROM、EEPROM 内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 RAM 磁盘(软、硬) 外存储器 光盘 外部设备 磁带 硬件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光笔、触摸屏、数字化仪、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接口电路 并行接口(LPT) 串行接口(COM) 数据总线 DB(内部 外部) 系统总线 地址总线 AB(地址n位 物理空间2n字节) 控制总线 CB
6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冯·诺依曼于1945年首先提出了程序存储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以 下三点: (1)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2)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指令和数据。
(3) 将编制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存入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启 动计算机后,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执行。
①计算机辅助设计:广泛应用于服装、机械、飞机、船舶、水坝、集成电路等设计中 ②计算机辅助制造:直接控制产品的加工和生产 ③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CAI;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
(3)实时 控制
(4)计算机
辅助系统
(5)人工 智能
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用于机器人、医疗诊断专家系统、推理证明等各 方面
几 KB 几十KB 几十MB 几百MB
晶体管
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 大规模或超 大规模集成 电路
面向对象 的语言
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使计算机具有看、听、说、想、学习、逻辑判断等功能。
4
计算机的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划分: (2)按制造计算机所用元器件划分: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