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认识区域的方法1.
• 把世界组织为区域加以认识: 即
• 不同尺度的区域:“划分世界或其某些部分为各种
大小序列的区域”——哈特向
• 不同类型的区域:根据地理事物的属性划分不同类 型的区域 • 学生所学习的区域都是已经划分好了的 —因此,如何认识区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任务
认识区域的主题、基础与目的
主题 认识区域特征 认识区域差异 认识区际联系 基础:进行准确的空间
• 熟悉的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洋流 、湖泊。 • 著名的标志性的地理事物:如泰姬陵、 艾菲尔铁塔等。
描述地理位置应力求达到的目标
• ①渗透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论,使学生对其有较为
清晰的了解。
• ②能针对不同的地理位置类型选择相应的参照物。 • ③学会从方位、距离、邻接关系等角度描述、概括 一个区域与所选择的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 ④学会借助地图、略图、图表等方式表达地理事物 的空间位置关系。
疑项(含?) 问题指向 特定空间 气候成因
应答域 受大西洋影响大
充填了什么、 配置与组合状况
对气温、降水的等的影响 对空间展开范围等的影响
要领总结
• ①根据地理问题的“指向”,确定相应 的充填要素;
• ②准确把握地理问题的“应答域”,并 以此为方向,具体分析“要素的组合、 配置状况”及其“产生的地理效应”。
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
• 地理学家的论述: • 地理位置是阐述区域特征的出发点:位置不 同,充填其内的内容和内容的组织不同;位 置不同,产生相应的区域差异;结合区域的 位置特点,可以概括区域的特征。 • 讨论:这段论述对地理教学有怎样的启示?
拓展:空间充填有其“技术路线 ”
• 一是在特定的空间内充填了哪些地理要 素?二是这些地理要素是如何配置和组 织的?三是这种配置与组合方式对区域 整体特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一个区域相对位置的重要,是因为在纬度位置 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特征受其周围地理事物, 包括其他区域的影响很大。 • 以欧洲为例,虽然纬度位置决定它没有热带气 候,但它的主要气候特征却取决于欧洲的相对 位置,如海陆位置,位于大陆西岸、有北大西 洋暖流经过等,使欧洲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 性气候。而纬度位置类似的我国东部地区,因 位于大陆东岸而具有温带季风气候。
定位,是认识区域的基
础。 目的:促进区域的可持 续发展(子模块3讲述)ຫໍສະໝຸດ 认识区域差异在子模块2重点讲述
教给学生认识地理位置的方法
• • • • 地理位置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 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 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
*地理位置的基础作用
• 认识人和地方的位置是理解本地、区域、 国家和全球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前提。
• 例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确定地理位置的其它方法
• 依据区域轮廓定位 • 依据熟悉的、标志性的地理事物定位
依据区域轮廓定位
• 即根据熟 悉的区域
轮廓的典
型、明显 特征,进 行空间定 位。
依据熟悉的、标志性的地理事物定位
• 即以区域内熟悉的、著名的标志性的地 理事物为参照物,进行空间定位。
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
• 描述的重点方向有两个: • 重点一:确定区域位置的参照物
• 重点二:描述该区域与参照物的空间关系(通常
从方位、距离、邻接关系等方面描述)
• 对空间关系的认识已经触及到对地理规律的认识
由以上分析看教学的关键点
• 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二是要使学生学会 描述一个区域或地方与所选参照物之间 的空间位置关系。
• 经济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政治地理位置对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
案 例 1
• 如同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北端高纬的东北地 区形成了寒温带和中温带的冷湿型森林植被, 地貌类型多冻土、沼泽,土壤类型以漂灰土、 暗棕壤为主,整个自然环境结构以冷湿为其主 要特征。而南端低纬的华南地区,形成的是热 带雨林、季雨林和高度化学风化、处于脱硅富 铝化阶段的砖红壤、赤红壤景观,热湿是其自 然环境结构的主要特色。
教给学生认识区域的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 袁孝亭 E-mail: yuanxt@
主要内容
• 方法论依据:把世界组织为区域
• 认识区域的主题、基础与目的
• 教给学生认识地理位置的方法
• 教给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
• 教给学生认识区域差异的方法
• 教给学生认识区际联系的方法
把世界组织为区域的基本途径—划区
案 例 3
• 重视描述其空间延展特征及其影响,例如走向、
流向及其影响。
• 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美洲西部,其南北走向的空间 延展特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 长江大致位于我国中部,长江干流东西走向,支 流南北走向的空间延展特点对中国沿海与内地、
南方与北方的空间联系影响极大。
总结: 辩证看待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的影响
分析地理位置影响的线索1
• 地带性规律: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即处于
不同纬度的区域,其所处的热量带影响自然环
境结构向不同的方向演化。案例 • 对于地带性规律的干扰:受制于自然地理位置 的因素,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如海陆 位置、所处地形的位置等。案例
分析地理位置影响的线索2
• 线状、点状事物的位置分析各有其侧重点 。案例
• 在地球上,人和地方的绝对和相对位置各 不相同。这些位置因物资、人口、信息和 思想的交流而联系起来,并协助解释地球 上各种事物的分布和模式。
案例:解决如下问题,明确地理位置是前提
• 读图2,完成下列问题。
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5.甲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例证:为什么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 洋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看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 最核心和关键的环节是确定“问题的指向”和“ 应答域”。
• 问题的指向是指所要回答的问题所指向的对象 。
• 应答域是对问题解答所做的预设或限定。
• 例证:为什么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
• 为什么 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洋的 影响?
案 例 2
• 同处于地球亚热带中,位于欧亚大陆东部的我 国华中地区是湿润季风雨热同期条件下的自然 环境结构,但大陆西岸形成的则是地中海夏干 气候类型下的自然环境结构,而同一纬度带上 的青藏高原,又由于巨大的海拔高度,发育了 独特的高寒景观。三个处于不同经度及高度位 置上的区域,其区域差异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