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进电力调度操作票操作流程

改进电力调度操作票操作流程

改进电力调度操作票操
作流程
改进电力调度操作票操作流程
湖南省电力公司QC小组
二OO九年二月
一.小组概况
二.选题理由
综合操作指令票和逐项操作指令票应经过拟、审、预发、执行四个环节,并与模拟盘或屏幕显示画面核对无误。

操作指令票应提前1天预发;因非计划检修或计划检修延期等原因而无法提前1天预发时,相关操作指令票可在当天预发。

操作指令票的预发可以采用电话、传真或电子文档等传送方式。

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多次强调要推行标准化作业,固化员工作业行为。

根据历年来电力调度操作的实际情况,发现电力调度的操作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型的操作,涉及各环节众多,操作细致、任务繁重。

而最终结果是,一张操作指令票经过拟、审、预发三个环节后,使用的时间往往很长,有时出现人为任意涂改现象,有时甚至找不到人或没有空余时间而导致不能预发中断流程,更严重的是电话预发时对方误听导致严重后果,有可能出现误操作事故。

我们QC小组认为通过改进电力调度操作指令票的操作流程,使用现代化技术网络,可以大大提高操作指令票的流程速度,大幅减少准备时间,对输变电设备迅速操作,提高效率。

同时我们小组有一批富有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和丰富调度工作经验的成员,因此,决定以《改进电力调度操作票操作流程》为题开展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活动日程及实施计划
四.现状调查
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我们对输变电设备操作前,调度操作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有以下几个主要操作项目:
1、拟写操作票。

根据电网运行方式,拟写调度操作指令票。

2、审核操作票。

根据电网运行方式,审核调度操作指令票的正确性。

3、预发操作票。

将审核后的操作指令票预发至相关单位。

4、确认操作票。

采用传统的电话方式,相关单位调度对象接受确认值
其中“确认操作票”环节,由于牵涉到的单位多,操作内容多,占用时间多,工作时间长。

为了能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我们对2005年-2007年几张有代表性的设备操作前所需时间(分钟)进行了统计,统计分析记录如下表所示:
各个环节耗时统计
结论: “确认操作票”环节耗时占总准备时间的58.45%,是操作前时间多的主要问题。

五.确定目标
(一)确定目标
经过我们QC 小组的讨论,决定将操作前准备时间由平均48.09(分钟)减少到平均27(分钟)。

1020304050确认操作票
拟写操作票
审核操作票
预发操作票
20406080100累计百分数
现状目标
(二)可行性论证
对操作回路中串联的多个单位同时进行网上确认,可以大大缩短“确认操作票”环节的使用时间,目标具有可达性。

10.67+7.87+1.44+28.11/4=27
六、原因分析
我们QC 小组成员采用鱼刺图对“确认操作票”环节耗时长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如下图所示:
“确认操作票”环节耗时长的原因分析图
七、要因确定
我们QC小组成员对全部11条末端因素逐一进行论证,期望找出引起“确认操作票”环节使用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从上表中的分析得到两个主要原因就是:(1)确认被动不灵活;
(2)电话确认时间长。

八、对策制定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的要因,制定如下对策:
九、对策实施
实施一:针对“确认被动不灵活”这一问题:
1、我们改变以往习惯性的工作思路,改革预发确认操作票的方式,将同时进行的通过电话预发确认流程分开成采用网络方式调度的预发和操作单位的确认两个独立的流程。

2、分开后的两个独立的流程各自进行,调度通过网络快速预发,操作票中涉及的各个单位随时自行通过网络查看操作票内容,随时确认操作票,使各操作单位同时确认,或不分先后确认,既提高确认速度,减少确认时间,也确保了确认工作正确性,避免了电话中误听事件的发生。

例如:早永线操作时,涉及到5个操作单位需要确认,实施对策前的操作单位全部按顺序进行电话预发确认工作,操作前准备工作耗时51分钟。

而在对策实施后,我们将早永线的操作指令票涉及的操作单位全部分开来看,总共有5个操作单位,这5个操作单位均可同时确认同一张操作指令
票,经过这样处理后,操作前耗时只要22分钟,由于所有操作单位都可以同时进行,大大节省了整个操作前准备时间。

下面进行图示说明:
对早永线的操作指令票中涉及到的5个操作单位(名称分别为早元变、永丰变、蛇形山变、双峰变、青树坪变)如何缩短确认时间作简要图示说明。

对策实施前的确认按顺序执行,如下表:
按以上顺序确认,才能将所有操作单位全部确认完毕。

对策实施后的确认,不用按顺序进行,早元变、永丰变、蛇形山变、双峰变、青树坪变这五个操作单位同时进行确认,如下表:
实施二:针对“电话确认时间长”这一要因:
调度员先通过网络预发操作指令票,然后各有关操作单位人员空闲时可自行登陆此操作票网络查看操作指令票,立即进行确认,待所有操作单位确认完毕,操作指令票自动进入下一步流程,等待正式操作。

只要能上此网络,操作单位人员可在任一台电脑中进行此项工作,极为方便。

十、效果检查
对策实施后,我们对2009年1月-2月几个设备操作前所需准备时间(分钟)进行了统计,统计分析记录如下表所示:
单位:分钟
活动前目标活动后
总计平均耗时21.33分钟。

由于改变了确认方法,多个操作单位同时或不分先后对操作指令票进行了确认,减少了等候的时间和电话预发的时间,大大缩短了预发确认操作指令票时间,大幅度提高了预发操作指令票速度,操作前准备时间由平均48.09(分钟)减至平均21.33(分钟)。

我们的目标实现了。

如果操作指令票中涉及的操作单位越多,此种方法效果就越明显。

十一、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改进后,大幅提高了操作指令票预发速度,大大减少了操作准备时间,使输变电设备及时得到了检修,有效确保了检修时间,使设备尽快得到检修和尽早送电,避免了设备缺陷引发的事故,节省了很大的成本。

2、由于输变电设备尽快得到了检修,提前对因检修而停电的用户恢复送电,增加了售电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输变电设备及时检修后,恢复正常运行,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停电用户及时恢复生产,居民生活用电及时得到了恢复,大大提高了供电企业的服务形象,取得的社会效益无法估量。

十二、巩固措施
电网操作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操作前准备工作繁重,严重影响操作的不确定因素多种多样,操作前准备时间有长有短,我们以后将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以求达到最优化的操作。

十三、收获体会、今后打算
小组成员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各方面素质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发扬,学习力和创新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对电网操作进行更深入地研究,针对工作中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全国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认证报告单单位:湖南省电力公司娄底调度管理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