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中级会计实务(东奥整理-01 第一章 总论)
2017中级会计实务(东奥整理-01 第一章 总论)
-
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形成的。选项 C 属于资产的确认条件,而不是资产的特征。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表述中,不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 。 A.委托加工物资 B.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 C.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答案】C 【解析】选项 C 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关注】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有何区别? ●资产的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 (如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 。 ●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举例说明如下: ●某项存货的账面余额为 100 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 20 万元,则该项存货的 账面余额为 100 万元,账面价值为 80 万元。 ●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一般指原价,原价减累计折旧是账面净值,账面价值是账 面净值减去已计提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原价 100 万元,已计提折旧 30 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 20 万元,则账 面余额 100 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原价-累计折旧=100-30=70(万元) ,账 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100-30-20=50(万元) (一)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 义务。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使负债增加的是( ) 。 A.发行公司债券 B.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 C.发行股票 D.支付现金股利 【答案】A 【解析】发行公司债券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和 发行股票不影响负债变化;支付现金股利使负债减少。 (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 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 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 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资资本作为资产公积(资本溢价)反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 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提示 1】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 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提示 2】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
重要性
谨慎性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类别 明细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 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和利 润)的会计要素。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表述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资产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D.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答案】C 【解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 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
财务报告目标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础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类别 明细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 可靠、内容完整。 【例题•判断题】可靠性要求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 ) 【答案】√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 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 者预测。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 和使用。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 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 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 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 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多选题】下列项目中,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的有( ) 。 A.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B.由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额转回 C.由于资产购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核算改为费用化核算 D.对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答案】CD 【解析】选项 A 和 B 不符合准则规定,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 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 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例题•单选题】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所反映 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 A.实质重于形式 B.谨慎性 C.相关性 D.及时性 【答案】A 【解析】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 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例题-FIRE】 下列各项会计处理中,没有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是( ) 。 A.甲公司持有乙公司 40%的股权,按照乙公司的章程和协议,甲公司有权控制乙公 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故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B.甲公司将一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核算 C.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D.甲公司对于一项具有融资性质的售后回购交易没有确认收入 【正确答案】 C 【答题解析】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类别 明细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 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 决策。 【例题•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财务报告目标的是( ) 。 A.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B.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 C.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 【答案】D 【解析】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 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报告使 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目标不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 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 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 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 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例题•单选题】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 。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C.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答案】C 【解析】会计主体规范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 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 责发生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选项 C 体现的是谨慎性的要求,不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 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 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 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 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例题•判断题】企业为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应高估负债和费用,低估资产和收益。 ( ) (2011 年考题) 【答案】× 【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 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 A.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B.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C.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D.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确认负债条件的确认预计负债 【答案】BD 【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 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选项 B 和 D 体现谨慎性会 计信息质量要求。 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 得提前或者延后。满足及时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