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预案及急救措施

应急预案及急救措施

一、应急预案及急救措施1.1 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措施1.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出现紧急情况,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负责人,如项目负责人出现意外,现场安全员***为第二负责人,如现场安全员出现意外,项目组成员***为第三负责人。

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表1.3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1.当发现有人从高处坠落时,救人是第一原则,首要任务是救人,在保证自己不被再次伤害的情况下,一边救人一边通知应急救援小组,并将项目现场信息准确传递出去,同时视伤员情况与急救中心(120)和医院联系,并将事故所在位置、联系人、事故种类、伤害情况等通知医务人员前来救护,同时必须告知项目附近醒目标志建筑物,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断方位使受伤人员得到及时的医治。

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救援请求后应立即通知项目各应急响应小组成员,组织现场抢救工作,抢救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二次伤害,抢救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危险物。

3.在抢救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高处坠落因为受到高速的冲击力使人体组织和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引起的损伤,通常由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受到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高空坠落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发生损伤,为了确保在抢救时按伤者受伤的情况进行抢救,应注意以下状况,防止由抢救产生的二次伤害。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 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号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缚在一起。

(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7)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 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8)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9)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 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 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 –1 分钟。

4.在医护人员来到后,项目应急救援人员应协助救治伤员并派专人随救护车前往医院(提供受困人员方位、协助抢救)。

离医院较远者可以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5.危急状态消除后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宣布应急行动结束,后勤保障人员要保护好现场,信息保障人员要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沟通,配合公司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1.4 高空坠物应急预案1.可能坠物区的设立,严格按GB/T3608-93的要求设立坠物区,采用警示标识与警戒线结合的原则设立可能坠物区的标识,同时加强巡视,防止人员或动物的非预期闯入。

2.对坠物区内的设备设施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坠物对设备设施造成损伤。

3.地面工作人员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严禁未佩戴专用防护用品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如确需进入,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并经上级主管确认同意后才能入内。

4.作业时,对所使用物品、工具做好防坠落措施,将工具用具固定牢固。

严禁非预期的将物品放回地面。

在将物品、工具、设备等下降到地面时,必须先得到组长或授权人的同意后,再实施降落。

5.在高空拆卸设备、用具或工具前,应对该部件先进行可靠的坠落防护后,再进行拆卸,拆卸后用绳索缓慢将物品放回地面。

6.严禁在高空将物品直接扔向地面。

1.5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当发生物体打击或挤压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到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当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当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当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3)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5.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应立即打120电话,向医疗单位求救,并准备好车辆随时运送伤员到就近医院救治;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1)说明伤情和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准备;(2)讲清楚伤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样特征;(3)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和电话;(4)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的路上障碍及时给予清除,以得救护车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1.6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第一发现人应当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电路),用现场的绝缘材料等器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并大声呼救,报告现场负责人。

2.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仰卧在平地或平板上进行简单诊断,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人员抢救。

3.若发现触电者“有心跳无呼吸”或“有呼吸无心跳”或“呼吸心跳均停止”,立即分别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挤压”、“两者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4.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单位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5.立即向所属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并寻求支持。

6.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事故现场。

1.7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立即进行灭火,同时要第一时间通知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组织项目抢救组前往现场灭火。

火灾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

具体细则如下:(1)最先发现发生地点员工应及时扑救,初起火灾往往面积小,燃烧范围不大,火势蔓延慢,烟雾小,火场温度低,扑救难度小。

因此,迅速扑救初起火灾是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关键。

(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声呼喊,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通知应急救援小组,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信息保障人员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以下信息:a.名称b.地址c.火灾情况:着火物资及火势大小d.联系电话:在回答了"119"的询问后方可结束通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3)发生火势蔓延扩大时,现场指挥员应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挥人员迅速逃生,指定安全疏散地点,由后勤保障人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指挥员和消防员。

(4)陷入火场的人员首先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心态,才能有利于逃身和自救。

(5)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和减少烟气的侵害,用水将毛巾等浸湿,捂住口鼻,防止吸入高温烟气,用水浸湿地毯等,包裹好身体,就地滚出火焰区逃生。

(6)穿过烟火区时,要爬行或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千万不要站立行走。

(7)身上着火以后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服压灭火焰。

(8)若人员被困在单层建筑内,火势较猛,烟气较大,应捂好口鼻,迅速逃向安全出口,当一个出口由于人员多,拥护堵塞时,千万不要参与拥挤,而应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和路线,逃向其他出口。

(9)若有人员受伤,安全保障人员要立即进行急救,并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救护电话"120"与医院联系。

(10)危急状态消除后应急救援小组宣布应急行动结束,后勤保障人员要保护好现场,信息保障人员要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沟通,配合公司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1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宣布现场工作是否继续。

2.灭火注意事项(1)起火后15 分钟内是扑灭火灾最有利的时机,现场项目负责人要组织。

(2)争取在这个有利时机内将火扑灭。

阻止火区空气对流,除灭火通道外,火区防火门窗和通风机应关闭,切断火区电源、油路。

(3)对局部小火可直接用灭火器扑灭。

对较大范围的成片火灾,应先控制火势向外蔓延,然后扑灭。

上风灭火,下风堵截。

(4)电气火灾,宜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扑灭。

(5)宿舍、库房发生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扑灭。

(6)用灭火器灭火时,注意对准火焰根部一次性喷射足够的数量,防止灭火器喷管伤人。

1.8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

发现受伤人员有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

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转移搬运伤员、处理急救外伤等。

并且立即拨打120 或附近医院电话,请求医疗救护,并同时报告项目应急救援小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