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
(一)立体构成与现代雕塑的关系
1.超现实主义:神秘的诗歌, 梦中的世界与弗洛伊德的潜 意识境界,某种联想形式的 超现实性联系,确信梦幻万 能。作品的特征大致是没有 五官表情、朦胧状态和骨架 式的构成。
将古典造型转化为原始艺术造型。融合立体主义、 抽象主义和超现实 主义的 朦胧状态 形体夸张 —— 增大减少 — — 结构的体积量感 —— 弹性拓扑变
象构成形式。
5、达达主义
达达的精神是对极端受限制的文化的反抗和呐喊,对司空见 惯的物体异常并置排列,重新组织形态。
两项重要的革新: 1 使用现成品 2 活动雕塑 挑战传统艺术观念, 挑战艺术家自我意识, 挑战艺术自身 的状态 和批评的标准以及观 众对于艺术的心理期待
风格主义
强调几何形抽象和简化,以数学式结构直线,横线与斜线 去追求纯粹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一)形态分类:
1.自然形态:是在客观自然环境里因自然的 力量成就的形态。
•
2.人造形态:是指人类根据自身的生存需要而创造 的物质形态。
3.具象形态:是一种模仿自然的基本思路, 依照客观物 象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形态,其形态与实际形态 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
4.抽象形态: 是在自然形态的模仿造型之上,再度提 炼和简化,创造出的观念符号.
—水平线:较为静止、安定、平和、伸展、 古人称为“梁”。
—斜线:有前进、飞跃、冲刺的动感,可以 使造型充满活力。
垂直线和水平线都给人以稳定感,在物质形态构 成中,起到稳定、规范、调和的作用。
3.面(面材)
面是线的移动轨迹,也是由体块切割后而形 成。面在立体构成中同样是具有长度,宽 度和深度三度空间的实体,有别于几何学 中面(只有长度和宽度 ,没有深度的二 次元)。
7.大地艺术
后极少主义艺术的另一个流派是大地艺术。他们将艺术 搬出画廊和社会,安放在空旷的大自然中,使之成为巨 大的、固定的地景
(二)后现代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又称“环境艺术”。它广泛存在于公共环 境和室内建筑中,又展示在美术馆、画廊和许多 媒体上,它不受艺术门类限制,拥抱兼容造型之 外,去表明人类的思想观念,已成为后现代艺术 的象征。
二、形态
教学目标:掌握形态的分类以及立体形态 的构 成要素.
教学要点: 点(点材)、线(线材)、面(面材)、 体(体量)
形状:指物质形态在特定位置,特定距离, 特定角度与特殊环境等条件下,呈现出的物 质外貌。
形态:是指物质形态的整个外貌。也就是说, 形态的概念要远远大于形状的概念,形状仅 是形态的无数面各中的一个面向的外轮廓; 而形态是无数形状的集合,是无数形状的一 个综合概念体。
点的空间表现: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 三点含面,四点含体。
点的视觉心理:
对视时有驱邪功能,秩序排列时感觉庄 严,疏密散乱时感觉动荡。点可以表现各 种情感因素。
点的构成形式表现:
1)秩序规则,集聚排列的点; 2) 面的交界处,顶角产生的点 3)线的顶端产生的点; 4) 打洞 、挖孔设立的点。 5)结构中设立的点。
面具有较强的延展感,有更多的构成体块的 机会,只要把面进行简单的加工,就可以 产生体块。面具有较强的视觉感,能较好 地表现立体构成中的肌理要素。
二、立体构成的起源与发展
1、构成思想的萌芽最早出现在风格派与构成主义 运动中。
2、1919年德国韦玛创立包豪斯学院,成为世界 上第一所设计学院,开创了人类史上设计教育 的新纪元。
3、1921年,荷兰“风格派”艺术运动代表人物 凡·杜斯伯格来到了包豪斯学院。带来了“风格 派”和“构成主义”的现代设计思潮,致力于 追求艺术与科学,工业与生活的结合,强调几 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成效果。构成教学逐 渐在包豪斯占据了主要地位。我们现在的构成 课程就是在包豪斯开始得到初步的确立。
2、艺术家和艺术设计师的区别
艺术家的责任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政治内容是 第一位的;艺术设计师的责任是创造美好生活, 陶冶情操,强调健康美好的形式,并使艺术性与 实用性统一在一件作品中。 艺术家和艺术设计师 都要创造美的形态,但艺术家表现的主要是既有 形态(模特儿),并依靠形象思维进行创造;艺 术设计师则是创造一个从未存在过的新形态,必 须领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即分析构成 要素并获得众多的组合方案,再经过优选后深入 发展。
3、立体构成的教学重点
对立体空间的认识与研究,探讨在立体空间 中的空间、立体形态的机能与意念,进而 在形式美构成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立体形 态的设计和创造,并掌握材料形态的加工 技术和制作技巧。
4、立体构成教学的目的
(1)使学生正确理解、认知形式美的构成 原理
(2)掌握构成设计的规律和法则,了解造 型观念
整体分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论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1、立体:指具有三维度的空间。 2、构成:具有组合、拼装、构造的意思。
将相同或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 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观念。 3、立体构成:就是在三度空间中,把具有三维的 形态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 拼装、构造,从而创造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 具有一事实上美感的,全新的三维形态的过程。
艺术家从事的艺术生产多是个人亲自完成的,主要 是单件的、不计成本的,材料和加工法,形态都 不受限制;艺术设计师的作品则一般是由施工单 位来实现的,且往往是批量的、经济的,对材料、 加工法和形态的要求是有限制的。艺术设计师更 强调技术意识和工业化的现代特征。 艺术设计 师必须具备“协同、责任、艺术、科学”的综合 素质。
4、日本构成教育的确立受到来自两个方面 的影响。一是来自德国包豪斯基础造型教 育的影响,另一影响因素来自俄罗斯的构 成主义。
日本的构成教育萌芽在二战前,发展却在二 战后。这为以后的日本现代设计奠定良好 基础。
三、立体构成的教学
1、我国的构成教育 在二十世纪年代末,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
逐步深入,在国外工业设计思潮的影响下, 构成教育也逐步进入我国。到二十世纪80 年代末期,构成教育经历10年左右的培育, 我国的构成教育已基本在大中专院校普及, 并已基本确定了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 彩构成、立体构成)为设计类专业的基础 科目。
曲线:具有丰富变化,有弹力和动感,富于 柔软、温和、幽雅的情调,具有女性化性 格。
曲线—几何曲线:较为规范、有次序、理性、 单纯而冷漠。
—自由曲线:自然、伸展极富变化,更 能展现曲线的属性。
直线:直率简洁、目的性强、强直而有力度、具 有男性化性格。
直线—垂直线:具有严肃、庄重、强直、向上的 性格。古人称为“栋” 。
5.波普艺术
反叛抽象艺术中自我概念, 提倡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 波普艺术的核心是复制,将 日常生活中的产品放大。
波普艺术的复制概念让人 想起了现成品的使用。以及 所造成的联想作用。 由于波 普艺术和达达艺术的这种关 系,也有人称之为 “ 新达达 艺术 ” 。
6 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对于形式和哲理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它们之间的 作品大部分是各种体积的排列和组合。从视觉上看,充 满着直线线条和曲线线条的 趣味。极少主义是美术上的 又一次革命。
▪
4.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它自由地综 合使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诗歌、 散文、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摄影等任何 能够使用的手段。
5.为了激活观众的感受,有时是为了扰乱观众 的习惯性思维,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经过 夸张、强化或异化。
6.一般说来,装置艺术供短期展览,不是供收 藏的艺术。
(3)能够用多变的外部视觉形式来塑造表 现美的形式
(4)提高思维想象能力,启迪设计灵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及创造意识与能力。
5、立体构成与现代雕塑的关系
1.原始主义: 它是现代艺术反对传统艺术 的最先借用手段。在原始艺 术中的图腾、生命意识、生 殖崇拜都是以单纯的形象, 简洁夸张的符号出现.同时, 也带给人一种神秘感和野趣。 这与传统雕塑中真实体积的 模拟、细腻逼真的造型比例,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5.环境装置: 在室外“艺术造街”或“野营扎寨”是造型艺术 向观念艺术发展的新的途径。
6.行为装置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一、空间 1、物理空间(实空间):指物质形态实体所限定的空间,即
物质形态存在的形式。 2、心理空间(虚 空间): 指空间的心理感受 (即空间感)。它 是物质形态的空间 实体(物理空间)向 四周的扩张或延伸 的结果,即实空间以 外的空间部分.
2.线(线材):
在立体构成中,线是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三度空 间的实体,线的形态上不仅有粗细,长短、曲直、 弧折的变化;线的质感有软硬、刚柔、光滑、粗 糙之别。
在具有三度空间的实体中,只要长度、宽度和深度 中有任一因素占有绝对的长,则该实体就会呈现 出视觉上的线(材)感。
●线的形态和情感性格
7.装置艺术是可变的艺术。艺术家既可以在展 览期间改变组合,也可在异地展览时,增减或 重新组合。
1.贫困艺术 通常选择的是贫困的日用材 料。在图像表面看来
肮脏、 粗 鄙之下内容 却充满着艺 术 特有的诗 意和高贵的 气质, 使艺 术成为一种 政治诗学。
2.女权主义 在20世纪70年代初再度掀起,对于两性差异的正
艺术家的美感可以是个性的、特殊的,艺术设计师 的美感却必须是共性的、普遍的,否则,设计将 因不被接受而不能成立。故而艺术设计师要研究 所有形态的本质美。 艺术家的创作是即兴的, 自由的,结果是浪漫的表面形态,其艺术效果可 以凭邂逅获得;艺术设计师的创作是有条件的 (材料、结构、功能、施工等)、有目的的、有 期限的,结果是从内到外相统一的形态。艺术设 计师必须根据造型规律去创造、凭艺术感觉去发 展。为此,艺术设计师必须掌握造型的知觉和心 理知识。
装置艺术的特点: 1.装置艺术首先是一个能使观众置身其中的独
立的三度空间环境。 2.观众介入和参与是装置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