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白垛乡黑冲片区开发项目实施方案贵州省施秉县发展和改革局贵州省施秉县水利局二○一一年六月摘要一、项目名称:施秉县白垛乡黑冲片区开发项目实施方案二、项目主管部门: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定代表人:×××(主任)三、项目实施单位:施秉县发展和改革局法定代表人:岳开玉(局长)四、项目实施乡镇:白垛乡法定代表人:吴通智(乡长)五、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农田灌溉工程:整修山塘四座、引水渠防渗6.9km,解决540亩的农田灌溉用水;(二)人畜饮水工程:建提灌站一座,扬程64m,装机18kw;安装压力管道Φ100镀锌钢管150m,30KV·A变压器一台;架设0.4千伏输电线路0.54km;建100m3吸水池一口、100 m3高位水池一口。
六、项目投资及构成:总投资24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240万元。
七、项目建设计划工期:12个月。
八、项目编制单位:施秉县发展和改革局、施秉县水利局九、项目编制时间:二0一一年六月目录综合说明 (3)第一章基本情况 (16)第一节自然概况 (16)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 (18)第三节天然建筑材料 (20)第四节水利工程现状 (20)第五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第二章水资源分析 (25)第一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5)第三章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7)第一节节水的必要性 (37)第二节节水改造的可行性 (40)第四章灌区节水改造的指导思想 (42)第一节灌区国民经济发展预测的依据 (42)第二节节水改造的指导思想 (42)第五章灌区节水改造的内容 (44)第一节工程布置及改造内容 (48)第二节渠系及建筑物 (48)第四节田间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工程投资概算 (76)第一节编制原则和依据 (76)第二节基础单价计算 (76)第三节工程投资 (78)第四节资金来源 (78)第七章效益分析 (80)第一节评价标准和主要参数 (80)第二节费用估算 (80)第三节效益估算 (81)第四节国民经济评价 (83)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 (83)第八章施工组织 (86)第一节施工条件 (86)第二节施工进度 (86)第九章运行管理 (87)第一节管理范围 (87)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90)黑冲片区开发项目实施方案报告主要特征参数表主要特征参数表综合说明一、绪言施秉县白垛乡黑冲片区开发项目区位于施秉县北部,涉及白垛乡大庆村四个村民小组,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我县对黑冲景区开发的力度得到不断加强,项目区内的交通、供电及通讯等设施虽得以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项目区内基础设施依然很薄弱,尤其是水利设施未得到根本解决,灌溉仍用60年代末自建的小山塘工程。
但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水利工程设施一直没有经过大修和更新改造,致使工程老化失修,导致灌区利用率和单方水产出率低下,严重影响了项目区的经济发展;饮水设施也是群众投劳自建的自来水工程,由于引用水源为一季节性泉水,每遇干旱和枯水期,出流水量便渐小至枯竭,加之管网老化,供水质量较差,出现供水不正常,甚至断水等现象,只能到深沟里去挑。
缺水问题,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黑冲片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黑冲片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也为日益显现的旅游产业,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故拟对施秉县黑冲片区进行开发建设,为此,县发改局组织了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旅游局、县水利局、白垛乡政府等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调研,组织群众座谈,倾听群众意愿,多方征求群众的意见后,了解到群众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一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而要求修建人饮工程;二是解决灌溉用水问题而要求整修四座小山塘及其配套沟渠防渗处理;三是解决停车问题而要求修建停车场。
针对上述问题,经大家讨论后决定此次先安排解决前两个问题,而对修建停车场,将由旅游部门按黑冲旅游景区规划纳入景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申报解决。
现区内已建成白垛至黑冲景区的通达油路,进户路网也以“财政奖补”项目进行了硬化,供电及通讯等设施均投入使用。
这就明确了本次开发建设任务以水利为重点,进行灌区改造和人饮工程建设。
继而由县发改和水利两部门共同编制《施秉县白垛乡黑冲片区开发项目实施方案报告》。
项目区内排灌设施匮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洪涝灾害、旱灾频繁、工程性缺水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党委、政府及项目区的干部群众强烈要求予以开发扶持,规划以水利工程措施为切入点,通过新建和配套完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推进生态文明家园示范建设、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结构调整及项目区的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为后续发展产业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促进该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臵施秉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辖,地理位臵是东经107°52′37″~108°28′47″,北纬26°46′46″~27°20′16″之间,系黔东南、铜仁、遵义三地州(市)结合部。
东与镇远、南与台江、西与黄平、北与石阡、施秉等县接壤,全县总面积1543.8平方公里,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人口达15.6万人。
辖4乡4镇6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855个村民组。
施秉县黑冲片区开发项目位于施秉县北部白垛乡的大庆村,该片区紧依施秉县旅游名胜景点——黑冲景区,也是施秉县新近开发出来的避暑度假胜地。
距施秉县城28公里,在东径107°52′~108°00′,北纬27°02′~27°12′之间,海拔在900m左右。
黑冲片区有4个村民小组,97户,560人,总劳动力374人,灌溉面积750亩(田452亩、土298亩)。
2、气象、水文项目区内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暖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水量1046.2mm,且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性强,年内变化4-10月为丰水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1.8%,11月~3月为枯水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8.2%,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相对温度79%;年平均无霜期29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95.2h;年平均风速为1.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0m/s,年最大风速为18m/s。
3、工程地质、地貌项目区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属中低山地貌,并处在杉木河干流和杉木河支流黄洲河的分水岭地带,沟壑下切较深。
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阶地,地势相对平坦,土质肥沃,地下水埋深在150米左右。
项目区地层岩性比较简单,主要杨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结合部,靠杨子准地台一侧,工程区出露的地层为寒武系中统高台组的支岩(€2g),中至厚层状、产状,产状较缓。
工程区一带断裂构造较发育,但规模不大,第四系覆盖层以白云风化残坡积红壤粘土为主,厚度一般不大,多为3~4m,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项目区所在区域地震加速度值<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低于6度,周边区域稳定性较好。
(二)社会经济项目区涉及大庆村的黑冲片区4个村民小组,97户,560人,总劳动力374人,灌溉面积750亩(田452亩、土298亩),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烤烟、粮食生产和畜牧养殖,2010年粮食总产为229.6吨,人均占有粮食为410kg,人均收入2470元。
随着黑冲景区的道路设施的建成,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入也日渐显现出来。
(三)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项目区处在杉木河干流和杉木河支流黄洲河的分水岭地带,而地下水资源埋深在150米以下,难以开采利用,现状灌区灌溉面积750亩,灌溉主要依靠四座山塘蓄水,人畜饮水则靠季节性较强位于村东北面平头寨山湾里出露的一泉水。
(四)基础设施建设现状1、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区现有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灌溉设施。
现建有水利设施有:四口小山塘,即平头山塘库容2.86万m3、大铁老山塘库容1.8万m3、千百冲山塘1.5万m3、大堰坳山塘1.36万m3;引水渠5.2km,均为人工开挖渠,未防渗处理,且坍塌淤积渗漏严重。
2、交通白垛至黑冲景区油路现已建成贯通,村级各条进寨和进户路也已通过财政奖补项目完成,但按黑冲景区规划的停车场尚待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加以落实。
3、供电及通讯项目区现已全部通电,由白垛供电所供电,实现农村照明,电源保证而稳定,农村电网改造已完成。
通了有线电话,而且建有移动基站,移动网络覆盖了全村。
据统计显示,黑冲片区97户均安装了有线电话,使用移动电话57部,全村电源可靠,通讯便利。
4、生活供水饮水设施也是群众投劳自建的自来水工程,水源不可靠。
由于引用水源为一季节性泉水,每遇干旱和枯水期,出流水量便渐小至枯竭,加之管网老化,供水质量较差,出现供水不正常,甚至断水等现象,群众生活用水极其困难,只能到深沟里去挑,这与发展景区旅游相关产业的供水需求相去甚远。
5、主要能源及物质消耗①电源:主要用于普通照明和小部分家庭小作坊加工用电,现农村电网改造已完成,完全满足区内用电需求。
②沼气:为农村新型燃源,在当地普及率已达85%,只有少部分农户因地质条件受限而未能使用上。
③薪碳:不是当前主要燃源,使用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甚微,将逐步被沼气、电等清洁能源取代。
三、项目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程老化,输水能力下降,不能满足灌区的需水要求黑冲灌区工程自1967年运行至今44年来,已建四座山塘一直没有大修改造,工程老化失修,而且渠系工程均为人工自然开挖渠,跨塌渗漏严重,输水能力极低,不能满足灌区的需水要求。
若不进行更新改造难以继续使用。
(2)渠道淤积严重,浪费水资源渠道淤积严重,淌水困难,影响灌溉正常运行,渗漏增大,灌水成本增高,阻碍灌区的经济发展。
(3)饮水引用水源不保障、供水设备陈旧,输水损耗大,运行费用高,增加农民负担,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
饮水引用水源为一季节性泉水,水源不能保障;管网设施漏水严重,维修成本逐年上升,增加地方和农民负担。
特别因干旱水源枯竭而引起严重的缺水问题致使当地居民饮水困难,饮水靠车拉马驮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特别是干旱季节饮水问题更为突出,这不仅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严重制约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灌区工程更新改造是山塘及其配套引水渠系工程安全运行,提高蓄水和输水能力,满足灌区需水的需要。
灌区工程自1967年运行至今44年来,一直未进行大的更新改造,各类设备老化,锈蚀、隐患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