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绍兴文理学院811文学评论写作2017-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绍兴文理学院811文学评论写作2017-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4. 仔细阅读下面这个短篇小说,结合文本和自身阅读感受,写一篇 1000 字 左右的小评论,要求对作者风格有一定的把握,行文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50 分)
-第- 1 -页,共- 2 -页
考验 弗兰茨·卡夫卡 我是一个仆人,但在这里我没事可做。我胆小怕事,不出头露面,是的, 我从不挤进别人的行列,但这只是我无事可做的一个原因,这也可能与我无 事可做根本就没关系;无论怎么说,重要的是我没有被喊去做事,其他人却 被叫去工作了,而他们并没有那么迫切需要,或许根本就没有被喊去做事的 愿望,可这期间我的愿望至少有时是十分强烈的。这样一来我就躺在仆人房 间的木板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的横梁,睡着了,醒了,又睡着了。有时我走 到对面的酒馆,喝一杯酸啤酒,有时却因为厌恶而把一杯酒都倒掉了事,可 随后我又喝了这种啤酒。乐于坐在那儿,因为我从一扇关着的小窗后面不被 人发现就能看到我们那幢房子的窗户。在那儿看到的不多,可这儿面对大街, 我相信看到的是过道的窗户,不是通向主人居室的那些窗户。但有可能我弄 错了,有个人,虽然我没有问过他,他这样说过,这幢房子的前面也证实了 这种印象。这些窗户很少开启,即使打开的时候,那也是一个仆人打开的, 他随之就倚在胸栏上,向下面瞭望片刻。他不愿意在过道里这样做。我不认 识那些仆人,他们这些在楼上做活的人睡在另外一个地方,不睡在我的小屋 里。 有一次,当我进了小酒馆时,有一个客人占了我进行观察的座位。我不 敢仔细地向那边望去,在门口就想立即转身走开。但是这位客人却喊住了我, 并表明他也是一个仆人并且我在某个地方看到过他,但直到现在我却没有与 他搭过话。“你为什么要离开?你坐下,喝一杯!我付账。”于是我便坐了下 来。他问了我一些话,但我没法回答他,我根本不明白他的问题。因此我说 道:“或许你现在后悔请我喝酒了吧,我走了。”我要站起身来。但是他隔着 桌子用手把我按住。“留下。”他说,“这只是一次考验,谁不回答问题,那 他就通过了考验。”
2. 在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秋思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文学主题,瘦马、乌鸦、 黄昏的意向积淀也十分丰厚,但元代马致远仍然创作了[越调•天净沙]《秋思》 散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时人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评为,“秋思之祖也”;近人王国维《宋元 戏曲考》第十二章《元剧之文章》评价,“《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 唐人绝句”。请参考前人评价,对[越调•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成就做出具体 鉴赏。(50 分)
十分钟前从收音机中听过《卡门》前奏曲,《蝴蝶夫人》曲,《茶花女》 曲,一些音的涟漪与坡谷,把我生命带到许多似熟习又陌生过程中,我总想 喊一声,却没有作声,想哭哭,没有眼泪,想说一句话,不知向谁去说。
我的家表面上还是如过去一样,完全一样,兆和健康而正直,孩子们极 知自重自爱,我依然守在书桌边,可是,世界变了,一切失去了本来意义。 我似乎完全回复到了许久遗忘了的过去情形中,和一切幸福隔绝,而又不悉 悲哀为何事,只茫然和面前世界相对,世界在动,一切在动,我却静止而悲 悯的望见一切,自己却无份,凡事无份。我没有疯!可是,为什么家庭还照 旧,我却如此孤立无援无助的存在。为什么?究竟为什么?你回答我。
3.有学者这样评价沈从文的《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如果说,鲁迅当年以 石破天惊的《狂人日记》揭开中国现代文学大幕,宣布了现代知识分子与传 统彻底决裂的大无畏精神,奠定了以启蒙为特征的现代文学传统;那么,沈 从文的这篇低调的‘狂人日记’对 50 年代以后的文学史同样有着重要的意 义”。请仔细阅读这篇“手记式的散文”,把此时段的沈从文与 20 世纪 30 年 代的他留给你的印象做一个比较,谈谈自己的理解。(50 分)
共 - 4 - 页,第 - 1 - 页
件零乱如旧,靠身的写字桌已跟随了我十八年,桌上一个相片,十九年前照 的,丁玲还像是极熟悉,那时是她丈夫死去二月,为送她遗孤回到湖南去, 在武昌城头上和[凌]叔华一家人照的。抱在叔华手中的小莹,这时已入大学, 还有那个遗孤韦护,可能已成为一个青年壮士,——我却被一种不可解的情 形,被自己的疯狂,游离于群外,而面对这个相片发呆。
绍兴文理学院 2019 年硕士研究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 卷)
报考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 文学评论写作
科目代码:
811
注意事项: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本卷共四题,请任选三题作答,每题 50 分,共计 150 分。
1. 有人认为,通俗文学没有思想性和教育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予 以分析。(50 分)
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很静。不过十点钟。忽然一切都静下来了,十分奇怪。第一回闻窗下灶 马振翅声。试从听觉搜寻远处,北平似乎全静下来了,十分奇怪。不大和平 时相近。远处似闻有鼓声连续。我难道又开始疯狂? 两边房中孩子鼾声清清楚楚。有种空洞游离感起于心中深处,我似乎完 全孤立于人间,我似乎和一个群的哀乐全隔绝了。绿色的灯光如旧,桌上稿
-第- 2 -页,共- 2 -页
绍兴文理学院 201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 卷)
报考专业:
考试科目: 文学评论写作
科目代码: 811
注意事项: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共 4 题,每题 50 分,考生任选 3 题解答。共计 150 分。 1.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形象有何不同。(50 分)
2.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和鲁迅,曾不约而同地对《儒林外史》展 开批评,这有什么共同的文学文化背景?两人对《儒林外史》结构艺术的评 价大相径庭,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其原因又何在?(50 分)
3. 20 世纪 80 年代思想性散文写作形成热潮,这一散文潮流大致由两个部 分组成,一个部分是面对社会转型期世俗生活对精神生活的冲击,着重于表 达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对精神追求的高扬,对世俗世界思想精神缺失部 分的正面强调,其代表作家作品有史铁生《我与地坛》、张承志的《以笔为 旗》、周涛的《游牧长城》等。另一部分是体现了社会转型期对过去了的一 个时代的反思,其代表作家作品有韦君宜的《思痛录》、刘小枫的《我们这 一代的怕与爱》、王小波的《我们的精神家园》等。请在所列散文潮流中选 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写一篇评论文章。(50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