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常压储罐安全管理规范 2016

危险化学品常压储罐安全管理规范 2016

ICS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XXX—2016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常压储罐安全管理规范(报批稿)2016-XX-XX发布2016-XX-XX实施目 次前言 (II)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4储罐的设计、建设 (4)5储罐的管理 (5)6储罐的检查、检验 (6)7储罐的清洗 (6)8储罐的检修 (7)9储罐的停用、报废与拆除 (7)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化学工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文林、马玉国、付林、何虎啸。

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常压储罐安全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常压储罐(以下简称储罐)的设计、建设、管理、检查、检验、清洗、检修、停用、报废与拆除的安全监督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常压钢制储罐,包括立式圆筒型储罐、地上卧罐、高台架上储罐以及地下、半地下储罐等。

其他单位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冷冻式低温储罐、移动式储罐、缓冲罐、中间罐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28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603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30077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30871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393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AQ300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18《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T3047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规范DB11/833危险化学品地上储罐区安全要求DB11/384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DB11/754石油储罐机械化清洗施工安全规范京安监发〔2012〕4号《北京市危险化学品企业装置设施处置安全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常压储罐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正压力低于0.1MPa、真空度高于0.02MPa的独立于生产工艺系统外的钢制储罐。

4储罐的设计、建设4.1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项目的储罐或储罐区,安全设施应与储罐或储罐区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其安全审查及其监督管理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45号令)、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京安监发〔2012〕28号)和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指导意见》(京安监发〔2015〕91号)的要求执行。

4.2储罐设计应选择具有石油化工或医药行业乙级或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对于储存国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或)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罐或储罐区应选用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应组织对设计单位资质和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和确认。

加油站的地下储罐应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设计,应采用具有测量液位的监测仪表,油罐应采取卸油时的防满溢措施。

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0%时,应能触动高液位报警装置;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5%时,应能自动停止油料继续进罐。

采用单层罐应设置防渗罐池,罐池观测井设置在线渗漏检测、报警设施。

双层罐宜设置防渗灌池,双层罐应设置在线渗漏检测、报警设施。

工艺管线应采用双层管道,且应设置在线渗漏检测、报警设施。

4.3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罐或罐区,应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3036)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未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罐或罐区应配备完善的温度、液位指示、报警系统及相应的安全辅助设施。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符合《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的规定。

4.4高度超过15m或单罐容积>2000m3的易燃液体储罐,应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无该系统的现有储罐应增设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

4.5储罐进出口管道靠罐壁的第一道阀门应设置自动和(或)手动紧急切断阀或阀门组,并保证正常有效。

4.6购买的储罐设计、制造单位应具备制作安装储罐二级及以上资质文件、产品合格证书等,储罐设备、材料和附件到货后,应组织到货验收并形成记录。

4.7储罐安装应具备制作安装储罐二级及以上资质,防腐蚀工程施工应选择具有三级及以上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或具有二级及以上石油化工过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有良好业绩的施工单位,同时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监理。

4.8安装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编制施工方案,经使用、设计和监理单位审核后,方可进场施工。

现场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合同的规定和安装方案的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理,应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环节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4.9安装结束后,安装施工单位应遵照《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GB50128)进行渗漏和基础沉降试验。

建设单位组织乙级或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并组织储罐焊接、防腐、检验、安全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专家,对施工质量进行竣工验收,验收检查出的问题应全部整改。

施工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后的30日内向建设单位(使用单位)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

5储罐的管理5.1使用单位组织或参与储罐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安全管理。

5.2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储罐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和储罐安全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并严格执行。

当储存危险化学品品种或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时,使用单位应组织对储罐的使用安全进行论证,作出结论,并及时修订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5.3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岗位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特种作业的岗位,应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

5.4储罐应有罐号及所储存危险化学品中文安全标签,储罐现场操作间应有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应符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项目和顺序》(GB/T16483)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的规定。

5.5使用单位应加强对储罐的防腐蚀管理工作,针对各种物料的腐蚀性,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原油、石油产品储罐底板、顶板和下部壁板的防腐,可采用阴极保护和涂料防腐等综合防腐蚀措施。

储罐内壁防腐蚀措施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6年。

5.6使用单位应加强储罐安全保护装置和储罐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应编制储罐的年度检测、维修计划,并组织落实计划的执行,统计计划完成率和定检率。

组织编制并审定备品配件计划,负责储罐备品配件的技术管理。

5.7使用单位应组织储罐设备事故和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5.8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储罐安全技术档案,包括储罐施工方案、中间检验记录、竣工验收资料、安全附件台帐、储罐结构示意图、测厚点布置图和测厚记录、基础沉降测点布置图(新建储罐)、储罐月检查记录、年度检查记录、全面检验结果记录表、附件维护保养记录、防雷防静电设施测试记录、检修验收交工资料、整改报告、备用储罐设备启用安装和停用的储罐设备恢复使用检查检测结果以及事故报告等内容,并应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6储罐的检查、检验6.1操作人员应按照巡回检查路线和操作规程进行日常巡检,防止跑、混、冒顶和突沸等事故发生,巡检发现的问题应记录在交接班日志中。

危险化学品储罐的巡检作业应符合《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3018)的规定。

6.2使用单位应组织月度储罐附属设施、安全附件检查和相关电位测量,检查情况记录在月检查记录本上。

设置有阴极保护设施的储罐,每月应对各测量点保护电位进行一次测试,并将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对当月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价。

每季度测量一次被保护储罐的自然电位,并做好记录存档。

当储罐附属设施及安全附件发现严重缺陷,不能保证安全运行时,应停止运行并由使用单位自行检验或检验机构做进一步检验。

6.3使用单位应组织年度外观检查、测厚和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测试,外观检查、测厚可由使用单位设备管理人员进行,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测试应由检验检测机构的专业检验人员进行。

检查情况记录在年检记录表上。

每年应对储罐顶(或外浮顶)、罐壁圈板进行定点测厚检查(加油站地埋罐除外)。

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测试周期为每年两次,应在每年雷雨季节前和入冬前各进行一次测试,储罐防雷、防静电设施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6.4使用单位应按照设定的检验周期对储罐进行全面检验。

首次全面检验一般不超过6年,此后全面检验的时间间隔应根据常压储罐完整性评价的结果确定,应不超过5年。

备用的储罐设备启用安装以及停用的储罐设备恢复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验,确认符合使用安全技术要求后,方可使用。

全面检验应由经国家质监总局或北京市质监局授权的专业检验机构进行。

检验前检验机构应制定检验方案,并得到使用单位认可。

全面检验结果记录在全面检验结果记录表格上。

6.5对于检查检验出的问题或隐患,应依据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的结果,确定储罐修理项目。

7储罐的清洗7.1新储罐应检查并确定储罐渗漏试验用试剂,据此选择安全、环保的清洗方式进行清洗。

7.2在用储罐进行罐内检查检测、全面检验、更换储存介质或检修、改造时,应进行倒空、置换或清洗。

清洗作业时宜选择清洗剂,选用安全可靠、无污染的设备和技术,确保储罐内部被清洗干净。

7.3符合北京市地方标准《石油储罐机械化清洗施工安全规范》(DB11/754)要求的储罐,应委托具备相应设备和技术的专业公司,严格按照该规范进行全过程密闭清洗。

7.4经阻隔防爆技术改造后储罐清洗,应委托专业清洗机构、专业人员使用专业清洗设备进行,并由清洗机构出具清洗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