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毕业论文-—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腔研究

大学毕业论文-—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腔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腔研究所在院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专业名称:音乐学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姓名:刘萍学号:20080007054答辩日期:2011年6月指导教师:刘正维教授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腔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本人严格遵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试行)》,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武汉音乐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文作者完全了解武汉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武汉音乐学院有权保留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武汉音乐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1)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2)绪论---------------------------------------------------------------------------------------- (3)第一章昆曲《牡丹亭》产生的社会因素与审美属性----------------------------------- (12)第一节昆曲《牡丹亭》产生的社会因素-------------------------------------- (12)第二节昆曲的审美属性----------------------------------------------------------- (14)第二章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腔剖析--------------------------------------(1 6)第一节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旋律剖析------------------------------------- (17)第二节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调式剖析-------------------------------------- (30)第三节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腔式剖析-------------------------------------- (36)第四节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结构剖析-------------------------------------- (40)第三章昆曲唱腔研究的现实意义--------------------------------------------------------(42)第一节昆曲唱腔的历史成就---------------------------------------------------------(42)第二节昆曲唱腔研究的现实意义---------------------------------------------------(4 4)结论------------------------------------------------------------------------------------------------(4 6)参考文献--------------------------------------------------------------------------------------------(4 7)后记------------------------------------------------------------------------------------------------(5 1)中文摘要:昆曲是中国历史悠久、遗产丰富的优秀剧种,昆曲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声腔艺术之一。

昆曲《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杰出代表作,其代表了昆曲极高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运用民族音乐形态学的研究方法,选取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昆曲《牡丹亭》产生的社会因素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运用音乐美学的理论对昆曲的审美属性问题进行探究,并且运用民族音乐形态学的理论方法对昆曲唱腔进行微观音乐形态学剖析,从唱腔的脉络中探究其音乐本体规律性的特征,并对昆曲的历史成就与艺术价值进行探讨,进而阐释昆曲唱腔研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昆曲;唱腔;民族音乐形态学;审美属性;历史成就Abstrast: KunquOpera is China's long history and rich heritage of excellent drama, kunquopera is also the tune of the most ancient art. KunquOpera"Peony Pavilion" is a famous playwright of Tang xianzu outstanding masterpiece,the opera represents the high artistic achievem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eat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will use research methods morphology of folk music, select the opera "The Peony Pavilion • Peony Pavil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opera "Peony Pavilion" describes the social factors, based on the use of music aesthetics theory Kunqu explore the issue of aesthetic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using the theory of folk music opera singing method of micro-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music, from singing in the context of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music ontology regularity, and the opera's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nd artistic value of , and then explai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opera singing.Keywords: KunquOpera; singing; morphology of folk music; aesthetic properties; historical achievement绪论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关于昆曲的研究,笔者通过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昆曲的历史学、文学、美学、曲学、传播学、艺术学等几个方面。

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第一,专著类关于昆曲的研究著作,由明代著名曲师魏良辅所作《南词引证》[1],此书是昆曲曲律和唱论的早期著述,为研究水磨调早期形态的重要史料。

由晚清著名曲学家王骥德所著《方诸馆曲律》[2],为第一部系统的昆曲曲律论著,对后世曲律研究和曲论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著名曲学大师吴梅先生所著《顾曲麈谈》[3],是近代昆曲的综合性研究曲论著作,此书标志着自明代王骥德曲律以来曲律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由著名曲学大师王守泰先生所作《昆曲曲律》[4]一书着重讲解了昆曲曲韵学和曲牌旋律特征规律,对于曲牌使用方法也有所涉及,此书是昆曲曲律研究的重要成果。

由著名戏曲声腔专家武俊达先生所作的《昆曲唱腔研究》[5]一书是当代重要的戏曲声腔研究专著,此书对昆曲的研究方法系统而详尽,分别对昆曲的曲牌、板式、调式、腔格、曲调、节奏、曲式、套式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其对昆曲的研究方法开创了现代音乐分析法研究昆曲之先河。

由吴新雷编撰的《中国昆剧大辞典》[6]全书对昆剧源流史论、古今变革、文学声律、艺术表演,剧目唱腔、专业剧团、业余曲社,进行了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介绍,全面反映了昆剧的整体面貌。

《昆曲传[1]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出版,第1版。

[2]王骥德《中国古典戏曲曲论研究著作》,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

[3]吴梅《顾曲麈谈》,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年,第2册。

[4]王守泰《昆曲曲律》,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1982年出版。

[5]武俊达《昆曲唱腔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6]吴新雷《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统曲牌选》[1]一书记录了大量的昆曲曲牌,此外还有《中国昆曲腔词格律及应用》[2]、《昆曲音乐与填词》[3]、《昆曲音乐欣赏漫谈》[4]等。

第二,学术论文类(笔者列举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一)关于昆曲历史的研究成果有:刘祯撰写的《21世纪昆曲研究概论》[5],对近年来昆曲学术视野的拓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一次提纲式的梳理。

轩蕾《20世纪昆曲研究之简述》[6]对20世纪昆曲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整理。

解玉峰《90年来昆曲研究述评》[7]将90年来中国昆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了论述。

(三)关于昆曲美学的研究成果有:韩勤《论昆曲写意性的唯美化特征》[8]对昆曲的写意性美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