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戏曲服装中的“衣”

谈戏曲服装中的“衣”

谈戏曲服装中的“衣”
摘要:戏曲的服装,通常人们称为“行头”,主要是以明代戏曲的服装为基本样式。

但是,剧中无论何人不论角色大小,要穿着何沖衣服却都要遵循“宁穿破,不穿错”的服装原则。

因为戏曲的服装是为了演出而设计的,为了夸张化和美化舞台效果,所以部分服装还是在生活原貌的基础上改变了形状,主要是为配合或强化戏曲舞
蹈动作而来,比如,水袖、靠背旗、雉尾等等,都是为了表现特定角色而设计佩
带的。

关键词:戏曲;服装;衣
戏曲传统服装中,除蟒、帔、靠、褶四大类之外,其余的所有剧装,都统称为“衣”。


的品种很多,按照服装本身形制的基本特征可分为“长衣”“短衣”“专用衣”和“配件”四部分。

(1)长衣
开氅属于便服。

开氅用于高级武将权臣在非礼仪场合。

因为这种服饰气派颇大,所以为
了强化表现力,也用于戏剧主角的某类人物,如占山为王的寨主、武艺高强的大将及俠士等。

特点是大襟、大领、氅长及足,主要纹样为狮、虎、豹、象等走兽。

开氅分为狮开氅、麒麟
开氅、团花开氅、团獅开氅,如京剧《将相和》之廉颇和蔺相如、《宇宙锋》之赵高、《甘
露寺》之赵云。

宮装也称“宫衣”。

宮装属于女用常礼服,用于皇妃、公主在一种比较随便闲适的后宮场合。

宫装虽然极为华丽,但规格低于女蟒,不能用于庄严隆重的环境。

云台衣。

梅兰芳早年编演《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新剧时,参考古代绘画、雕塑
中的人物造型特点,大胆创制了许多新颖而别致的戏装,当时将它们称为”古装”,以区别于
一般通用的戏装。

其造形突出女性的曲线美,通用于传统剧目中的仙女,以及红娘等人物在
新编剧目中,得到广泛使用。

此外,还有诸如官衣、学士衣、蓝衫、箭衣、龙套衣、^衣、大铠、帽钉铠等长衣。

(2)短衣
花抱衣。

抱衣的一种。

抱衣,又名“打衣”“豹衣”“英雄衣”,用于俠客、义士、绿林英雄等
类人物,分花、素两种。

花抱衣的形制是:大襟、大领、紧袖,下摆缀打折的异色绸边两层。

抱衣与抱裤的花色完全相同,形成了人物造型的整体美。

素侉衣。

侉衣又称“快衣”,用于英雄、义士,亦分花、素两种。

素侉衣一般用黑色缎制成。

其显著的特征是:前胸及腹下缀有密排的白纽扣(英雄结),比较讲究的纽扣多用象牙或
骨料制成。

这三排白纽扣纯属美化服装的装饰。

它以三条白色垂直线对大面积黑色进行分割,造成强烈的黑白对比,有效地衬托出黑色的俏美潇洒。

素侉衣用于短打武生行当的江湖英雄
或反面人物,也用于家丁等群众角色,是一种适应面较广的武服。

祅裙。

戏曲中的大家闺秀,凡以“花旦”应工的,规定用“祅裙”;而凡是以“青衣”应工的,
则规定用花帔。

袄裙源于清代妇女服饰,特点是轻便大方,上身窄祆,便于天真活波少女的
快节奏表演动作;下身宽裙,符合“大家闺秀”的身份。

从服装造型整体来看,上窄下苋,呈
正三角形,使人物具有稳定感。

此外,“短衣”还有龙马褂、团花马褂、黄马褂、茶衣、大袖儿、对襟僧衣、男罪衣、女
罪衣、刽子手衣、彩婆袄、上下手衣、兵衣等。

(3)专用衣
八卦衣。

八卦衣专用于足智多谋,且有道术的军师一类人物,与开氅相似。

样式是斜襟
大领,阔袖带水袖。

其独特之处在于身后无摆,腰部略向里收,缀有腰梁,下垂两条飘带。

八褂衣的主要装饰纹样太极与八卦,乃是道教符号,所以具有道教的象征性。

其图案布局十
分严谨,构成一幅完整的“太极图”。

在服装的中心位置绣有“太极”,以黑为阴,以白为阳,
阴阳旋转于圆形之中。

在太极图案的周围,八卦符号排列有序,左肩绣的符号象征天(乾),右肩绣的图案象征地(坤)。

前身左下部的图案象征风(巽),前身右下部的图案象征雷(震),后身左下部的图案象征山(艮),后身右下部的图案象征沼泽(兑),左袖外侧图
案象征水(坎),右袖外侧图案象征火(离)。

概括起来八卦在服装上的具体含义是“肩担天
地,胸怀风雷,背负山地,袖藏水火”。

像此种以抽象符号作装饰纹样的情况,在京剧服装中是很少见的,只专用于塑造能知天文地理的智慧人物,衣色一般为青色或天青色、宝蓝色。

法衣。

法衣专用于设坛作法的道士或神仙。

对襟,大领,无袖,展开时呈扁方形,所绣
纹样有以太极图案为主的,也有不用太极而单用八卦图案的。

补服。

补服专用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统治阶层的官僚。

圆领,对襟,左右开衩,肥袖,
胸前与背后缀有方形“补子”(象征职官)。

专用衣还包括仙女衣、鱼鳞甲、旗装、袈裟、罗汉衣、哪吒衣、钟馗衣、鬼卒衣、制度衣、猴衣、僧袍等。

(4)配件
坎肩又名背心。

是一种无袖的服装,长坎肩称大坎肩,短坎肩称小坎肩。

斗篷。

一种挡风御寒、披在肩上的无袖外衣,下摆似大钟,故又名“一口钟”。

水袖。

是缝在蟒、开氅、帔、褶子以及短衣袖端上一段长方形白色纺绸,舞动时形似水
波纹,颇具视觉美感。

盔头。

戏曲中所戴各沖冠帽的通称,因制作材料不同和戴帽子的人物性别、年龄、身份、地位不同,而分为硬质的冠、盔和软质的帽、巾。

冠为帝王、贵族的礼帽,如九龙冠、凤冠等。

盔是武职人员交战时为防护头部而戴的帽子,如夫子篮等。

帽类最杂,有硬有软,如纱
帽等。

巾是家常随便戴的一种便帽,常见有方巾、员外巾。

总之,戏曲服装如同戏曲的脸谱以及表演,都不是写实的,而是远离生活真实,追求艺
术真实,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形式美。

参考文献:
[1]周娴.浅谈戏曲服装设计[J].剧影月报, 2017(01).
[2]王雪芳.浅谈舞台服装设计与角色的关系[J].戏剧之家,2012(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