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联通BSS系统体系结构规划

中国联通BSS系统体系结构规划

中国联通BSS系统体系结构规划V1.0(征求意见稿)中国联通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二○○四年十一月十六日目录1概述 (1)1.1编制背景 (1)1.2编制目的 (2)1.3名词解释和缩略语 (2)1.4参考文献 (2)1.5解释权与修订权 (3)2BSS系统现状描述 (4)2.1现有BSS系统的体系结构 (4)2.2现有增值业务的支撑现状 (6)33G业务对BSS系统的影响分析 (9)3.13G业务种类介绍 (9)3.1.1基本业务 (9)3.1.2补充业务 (9)3.1.3增值业务 (9)3.23G业务运营模式 (12)3.33G业务对BSS系统的影响分析 (12)3.3.1业务开通与业务控制 (12)3.3.2计费帐务 (13)3.3.3结算 (16)3.3.4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16)3.3.5产品管理 (16)4BSS系统的目标体系结构规划 (17)4.1规划原则 (17)4.2BSS系统在UNI-IT中的定位 (17)4.3BSS系统的两级架构 (19)4.4BSS系统的目标体系结构 (20)4.5BSS各子系统功能描述 (22)4.5.1产品管理 (23)4.5.2客户关系管理(CRM) (23)4.5.3合作伙伴关系管理(PRM) (24)4.5.4收入监控与防欺诈管理 (24)4.5.5业务资源管理 (25)4.5.6综合计费帐务 (26)4.5.7综合结算 (27)4.5.8综合联机指令 (28)4.5.9综合采集 (29)4.5.10经营分析 (29)5BSS系统的数据规划 (31)5.1数据规划原则 (31)5.2数据的组织和分布 (31)5.3数据中心概念与组成 (33)6BSS系统与外界相关系统的关系 (34)6.1与交换机等网元设备/平台系统的关系 (34)6.2与增值业务管理平台的关系 (34)6.3与IN智能网平台的关系 (34)6.4与代理商/合作伙伴等第三方系统的关系 (35)6.5BSS与MSS的关系 (35)6.6BSS与ERP的关系 (35)6.7两级BSS系统与外界相关系统的接口原则 (35)7BSS系统的总体建设原则 (37)1概述1.1编制背景中国联通公司成立以来,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经营的电信业务由成立之初的移动电话(GSM)和无线寻呼发展到目前的移动电话(包括GSM和CDMA)、长途电话、本地电话、数据通信(包括因特网业务和IP电话)、电信增值业务、无线寻呼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它业务,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全业务运营商。

与业务增长相适应,中国联通综合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以下简称BSS系统)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单一业务到综合业务的发展,比较好的支撑了联通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

随着3G时代的临近,对3G业务的支撑已经成为支撑系统面临的紧迫问题。

3G业务与传统的话音业务在业务模式、市场模式、服务模式上有较大的不同,支撑系统必须对多媒体业务以及丰富的市场和服务模式提供一体化、标准化的支撑。

中国联通在以CDMA 1X业务为代表的2.5G业务支撑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迫切需要基于支撑系统的现状提出面向3G业务的支撑系统体系架构,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业务需求。

另外随着加入WTO后国外运营商的进入以及国内电信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市场模式已经从单纯的资费竞争逐渐转向服务竞争,客户成为运营商最为宝贵的资源,要更好的利用客户资源就必须能够对客户数据进行充分地分析,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这也要求支撑系统从面向业务的支撑逐步转向面向客户的支撑。

为了更好的支撑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贯彻落实公司领导提出的“三精”、“四性”的要求,为联通公司争创国际一流电信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业务支撑和管理支撑,使支撑系统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必须立足现状,讲究实效,在分析未来需求,尤其是3G需求的基础上,做好BSS系统的体系结构规划,保证BSS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2编制目的本文档对中国联通综合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现状、新的业务需求以及现有BSS系统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面向3G的BSS系统体系结构规划。

本规划是联通公司BSS系统建设的总体指导文档,用于指导联通公司总部以及各省级分公司BSS系统的规划以及BSS各子系统规范的编制。

1.3名词解释和缩略语BSS(Business Supporting System):业务支持系统。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MSS(Management Supporting System):管理支持系统。

OSS(Operation Supporting System):运营支持系统PRM(Partn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合作伙伴关系管理UNI-IT:中国联通企业信息化系统。

包括MSS(管理支持系统)、BSS(业务支持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三部分。

1.4参考文献1.《中国联通客户管理关系管理系统总体框架》,v1.0,2004.6,中国联通总部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总部指导文档。

2.《中国联通综合营帐系统总体方案》,v1.0,2002.10,中国联通总部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企业标准。

3.《中国联通综合营帐系统技术规范》,v1.0,2002.10,中国联通总部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企业标准。

4.《中国联通综合营帐系统业务规范》,v1.0,2002.10,中国联通总部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企业标准。

5.《中国联通UNI-IT体系结构指南》,2004.6,中国联通总部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总部指导文档。

6.《综合联机指令实施方案》,2004.9,中国联通总部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总部指导文档。

7.《Enhanced Telecom Operations Map TM(eTOM) The Business Process Framework(GB921)》, v3.5,2003.6,TeleManagementForum,国际规范。

1.5解释权与修订权本方案起草单位为中国联通公司总部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

本方案的解释权与修订权为中国联通公司总部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

2BSS系统现状描述2.1现有BSS系统的体系结构中国联通经过十年的发展,在“一个体系结构、多个子系统”技术路线的指导下,支持系统先后经历了“按专业划分的计费营帐系统”阶段和“以综合营帐为核心的综合电信业务支撑系统”阶段,正逐步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电信业务支持(BSS)系统”过渡。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经营中对客户服务、客户分析和客户管理的紧迫需求,2004年初,总部信息系统部提出了规划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目前试点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明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设。

现有BSS系统已经实现了对GSM、CDMA、G&C、CDMA1X、165、193、V oIP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支持,对基于2.5G网络开展的增值业务提供了除信息费批价之外的计费帐务支持,基本满足了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

省级BSS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 省级现有BSS系统的体系结构现有的BSS系统以综合营业、综合帐务系统为核心,提供综合业务受理、业务资源管理、缴费、二次批价、综合帐务处理等功能。

大多数分公司综合营业、综合帐务系统作为同一个系统建设,即综合营帐系统。

按照原有规划,目前部分分公司已经完成了营业、帐务的分离,部分分公司正在进行中,但多数分公司营业帐务仍属同一个系统。

大部分分公司已经完成了综合结算系统的建设,在综合结算系统中均已实现网间结算功能,但仍有部分分公司业务间结算与漫游结算功能仍在综合帐务系统中实现,没有全部纳入综合结算系统的范畴。

目前综合结算系统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

专业计费系统包括了GSM、CDMA(包括语音与CDMA1X流量)、193/V oIP 融合计费、短信计费等子系统,GSM专业计费子系统多与综合帐务系统一起建设。

在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中除包含了计费话单采集、预处理、一次批价功能之外,还包含了联机指令处理功能。

其余各专业的联机指令多由综合营业系统直接向网元发送。

为了对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联机指令进行综合管理,部分省分建设了综合联机指令系统,总部信息系统部也于2004年中下发了综合联机指令系统的方案,为分公司提供了指导。

综合客服系统通过呼叫中心完成对客户的综合服务功能,包括业务咨询、话费查询、投诉建议、紧急业务受理、客户回访等功能,近期还增加了如电话营销、客户维系等新的功能。

经营分析系统完成了一期的建设,基本完成了GSM/CDMA业务的数据沉淀工作,形成了ODS和DW,完成了统计报表功能和部分OLAP分析功能,特别是实现了省分关键经营指标向总部的传送与汇总展现,为进一步开展经营分析工作积累了经验。

除了以上几个核心的子系统外,各分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还建设了许多外围系统,如缴费卡系统、大客户管理系统、代理商管理系统、VIP维系系统等,为满足分公司个性化的业务需求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上述系统中,综合营业系统、综合客服系统、大客户管理系统、缴费卡系统已经规划为CR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BSS系统的数据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数据中心和分析型数据中心的格局。

生产数据中心以综合营业、综合帐务系统为依托,分析数据中心以经营分析系统为依托,部分省分还建立了诸如“查询统计库”等离线数据中心。

客户数据、业务数据基本都存在冗余存储。

2.2现有增值业务的支撑现状目前公司在全国开展的增值业务主要包括三大类,许多增值业务分全国、省内两级开展:1. CDMA1X数据类增值业务:基于CDMA1X数据网开展的各类增值业务,包括CDMA1X无线上网卡业务、WAP业务、定位业务、BREW业务、多媒体邮件(MMS)业务、移动证券业务、流媒体业务等。

2. 消息类增值业务:基于短消息开展的各类增值业务,包括点对点短信(网内短信、互通短信、国际短信)业务、语音短信和联通在信业务。

3.语音类增值业务:基于语音开展的各类增值业务,类似于固网开展的信息台业务,主要包括联通丽音业务和10155信息点播业务。

近期公司进行了增值业务面向客户的品牌整合,在UNI “联通无限”总品牌下,形成Uni-Live、Uni-Work、Uni-Play三大增值业务子品牌。

下面仅针对CDMA1X增值业务的支撑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全国性CDMA1X的增值业务的支撑情况如图2.2所示:图2-2 全国性CDMA1X增值业务支撑现状示意图综合营帐系统负责整个数据业务使用权限的开通,用户对各项增值业务内容的订购通过业务门户(此处意为业务平台提供的用户使用界面的统称)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