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党务工作者发言

优秀党务工作者发言

优秀党务工作者发言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户籍人口管理科负责全市居民身份证办理、新生儿入户等户政业务。

支部现有6名党员。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实际管理人口XX万,日常户政业务工作量非常大,年均受理近100万件。

户政工作与市民群众息息相关,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

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户政服务,始终是我们支部坚持不懈的追求。

一是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心中。

我们是窗口单位,站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

面对每天XX多件的户政业务、1000多个咨询电话,我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默默地做着繁琐的基础服务工作。

在高校开学季,我们在南科大等高校设立临时户政窗口,集中为学生办理身份证等业务;在招工高峰期,我们主动到华为等公司为新员工提供上门服务。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今年高考前夕,一名高三学生因为涉及双重户口,无法参加高考报名。

面对心急如焚的学生家长,我们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加班加点,在报名结束前顺利解决了孩子的户口问题。

两天前,学生家长专门给我们打电话,说孩子考了520分,过了重点大学分数线。

这一刻,我们心里都暖暖的。

二是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开拓创新。

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办理户政业务必须要到户籍地派出所,不仅群众需要来回奔波,窗口排队难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此,我们突破政策限制,攻克了电子档案、网上审批、预约办理等一系列业务和技术难关,于XX年创新推出“户政全城通”服务,市民可自由选择全市115个户政窗口办理业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我们打破传统户管模式,建立了新洲、盐田等区域户政中心,审批层级和时间大幅缩短,窗口效率提高了3倍多;建成全局户政工作微信群,24小时向基层提供指导和服务。

同时,我们率先在全国推出了省内异地身份证办理服务,受惠流动人口超过500万。

三是坚持严实标准,锻造过硬队伍。

一方面,我们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出台多项管理规范,完善审批监督机制。

党支部成立13年以来,没有发生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严格执行年休假、体检、伤病和住院慰问制度,主动为党员排忧解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组织的关爱换来了队伍的优良作风。

我们支部的老党员田能宏同志妻子身患癌症,自己年过半百、还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病。

面对繁重的工作,他经常放弃周末休息,主动加班加点,从没有喊过苦、叫过累。

支部党员廖穗兵同志爱人剖腹产,当时正值开通异地身份证办理的冲刺阶段,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毅然放弃陪护,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确保了服务的按时推出。

我们只是深圳警队953个党支部中的一个普通支部。

我们将珍惜荣誉、鼓足干劲,擦亮阳光便民的户政服务品牌,为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作出新的贡献!以党建引领服务以服务凝聚人心兴东社区是宝安区新安街道东大门,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万,有工业园区17个,企业680多家,是工、商、居住于一体的混合型社区,企业多、劳务工多、流动人口多,带来管理服务任务繁重。

近年来,社区党委以“组织筑堡垒强核心、党员当先锋作表率、群众享服务得实惠”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力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与发展。

社区发展,党建是关键。

兴东社区现有19个党组织,526名党员,90%是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大。

为此,社区成立“两新”旗帜党建之家,对辖区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指导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推动两新组织建设;设立党建“闹钟”,督促和提醒党组织和党员履行好职责和义务;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开设“兴东党员小讲堂”,由各党组织轮流主持,已有30多名党员围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为主题讲微党课,有效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党员向心力。

高新奇科技公司是一家大型企业,社区党委选派了1名经验丰富的党建指导员,“手把手”教企业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现在高新奇已发展成为辖区龙头企业。

群众满意,服务是灵魂。

筑牢党建服务阵地是提升社区党建工作和服务群众水平的重要保障。

为满足和推动社区服务多元化发展,把3层1500平米用房建成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了文体活动广场,设置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孕妈妈健康屋、阳光心灵工作室、党群活动室等功能项目,每天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300多人次。

XX年,在全市首创“愿望墙”,两年多来,大到建一个公交站台,小到给群众送一副象棋,为群众实现130多个“微心愿”。

来深建设者王艳的丈夫早年去世,一人拉扯两个小孩,生活非常艰辛,社区党委为她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不仅为她解决了工作,还帮她的两个孩子承担了学费。

王艳感动地说,作为一个劳务工,做梦都没有想到社区党组织一直这么关心她、帮助她,她有今天感谢共产党!作用发挥,党员是表率。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社区526名党员,分成六个网格服务小组,在“四到四问四帮”活动中,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帮助员工技能提升、帮助校园安全防护、帮助居民创业就业。

辖区山龙科技公司以前单一生产刺绣机,产品没有竞争力,造成企业发展艰难,在党员张聚峰服务组的引导帮助下,引进了机器人项目,现已成功转型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发、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效益成倍增长,今年5月风投公司已签约投资,并正在筹备上市。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今年,为了更好发挥党员作用,在辖区人流密集的主要道路旁设立了多个“党员帮你亭”。

上个月,一名姓王劳务工,失业后来到深圳找工作,工作没找到钱也用完了,因体力不支昏倒在路边。

社区66岁老党员陈友菊见到后,把他扶起来带到“党员帮你亭”,给他提供了快餐和矿泉水,随后社区派车将小王送到宝安区救助站。

“党员帮你亭”设立半年来,党员天天轮流值守,已为居民群众累计服务3800多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不断强化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把社区建设得更加和谐,让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以“三个服务”为抓手打造坚强红色堡垒高新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一部分,共有入园企业2500 多家,员工有5万多名,迅雷、光启、柔宇等知名高科技企业均在这个区域。

一直以来,园内企业党员流动性大,党员教育管理效果不理想,党组织“建了散、散了建”,还存在“多头管理”问题,使得核心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为了从源头上破解这些难题,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XX年,粤海街道党工委决定在高新中区设立园区党委,我被任命为专职副书记负责园区党委的筹建工作。

记得在筹建初期,我跟同事一遍遍地去上门拜访园区的龙头企业和主管部门。

还到每一家企业去摸底调研,了解他们党组织和党员的情况;我们找党员和员工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们的努力有了回报,市科创委软件园管理中心率先与我们合作,免费提供了300平方米的办公活动场所。

园区上市企业长亮、任子行由最初的不接纳转变为后来的鼎力支持,公司的高管主动担任党委的成员。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XX年7月,高新中区企业党委正式成立了。

当党委的牌子从红色幕布中被揭开的那一刻,我和我的很多同事内心都是无比激动的,过往大家辛苦工作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我们这半年的汗水没有白流。

党委成立后,我们紧紧围绕“三个服务”,着力将党委打造成助推园区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坚强红色堡垒。

一是服务“两新”党员。

开展“双找”活动,引导“口袋”党员、“隐身”党员“亮身份、起作用”,新找出党员323人。

现在园区已成立了82 个企业党组织,党员总数达到1747名。

每月初发布党课学习指引,开展“两学一做”。

依托“智慧党建”系统、QQ群和微信群,为党员提供缴纳党费、组织生活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是服务企业员工。

牵头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辖区企业员工开展各类服务达200余次,募集到捐款50多万元。

针对员工反映强烈的“用餐难、出行难”等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建成员工大饭堂17个,为就近就餐提供了方便。

争取资金200多万元,设立便民公益自行车停放位1180个,使员工一出地铁站就能骑上自行车,方便员工在园区区间的出行。

当员工们吃上了“放心餐”,解决了出行不便时,纷纷为党委“点赞”。

三是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积极协调市、区职能部门组团为园区企业提供创新扶持服务,3年来,分别为52家企业和5500余名高层次人才争取扶持资金亿元、住房补贴1460万元。

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引导党员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带头攻坚,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动力,有更多的党员成为企业核心项目的主心骨和带头人。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脚踏实地,为把高新区打造成全国园区党建的示范品牌作出更大的贡献!坚定党性不忘初心在庆祝建党95周年之际,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我深感荣幸。

这意味着更大的使命和责任。

能在教书育人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是一名共产党员教师应有的担当。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追求就是与学生一起享受课堂。

我1999年入党,工作16年,带了6届高三。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长期以来,为了给学生更优质的课堂,我尝试着不依赖教参、不重复自己的原创式备课。

每一节课我都会独立思考,每一个专题,我都不愿重复自己。

曾经为了上好一节国家级公开课我试讲了24次;为了提炼一条解读《论语》的线索,我阅读了五本《论语》研究著作;为了讲好《春江花月夜》,我阅读了近十万字的材料。

正是由于学生期待的激励,正是出于“与学生一起享受课堂”的动力驱使,我潜心琢磨,在各级教学竞赛中屡获大奖。

我的学生评价我:雪娟老师的课总是给我带来惊喜,她总是带着我们向上爬,去领略更高处的视野,让心渐渐宽广起来。

这也是我将一直坚持的追求。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尤为关注学生内心的成长。

很多人以为成绩、证书、科研成果这三条标准就是教师业绩的最佳证明。

业绩当然具有说服力,然而个体工作的隐性价值无法由数据评判。

教师育人的职责、党员示范的要求,让我始终不愿为了应试而教。

高考前一个月,我连续邀请了特区报的资深记者和我曾经的学生一位海归硕士、现为英语培训专家来我班上和学生交流,就是想让学生们见到更多优秀、自信、坚定的职场中人,从而看到人生的丰富性、开阔性和可能性,而不把这场考试当做自己的唯一目标。

学生曾在学校教师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写到。

她说:雪娟会倾听我们每一个微小的愿望,并帮我们努力地去实现它。

我记下了这句话,这是未来我还会坚持去做的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肩负着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使命。

身为学校语文学科组长和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在三年中承担国家、省、市、区公开课26节,将个人思考转化为显性的教学行为加以示范。

在个人专业进步的同时,我也从理念更新、行动示范、精神感召三个方面引领科组教师进步。

我凡事身先士卒,专业指导毫无保留,和一批青年教师共同成长:区语文教师业务竞赛,我校获奖人数最多,级别最高;区语文示范教研组评比,我校勇夺第一;XX年,我校语文科组被评为深圳市示范科组;前年,作为区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的团队集体撰写的新高考研究报告在全市得以推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