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会计监督职能【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稽核等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制度的完善,会计工作的环境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会计工作又经常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如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设账外账,假造信息;有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经纪律松弛,经济效益差,上缴利税少,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成。
甚至于一些学校的老师、担任一定职位的学生干部都经常做假账,拼凑各种报销单骗取报销费用,导致会计造假骗费、躲费、漏费的问题严重。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更需要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和管理。
关键词:会计监督现状案例解决方法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人们对与市场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的会计也有了崭新的认识,愈来愈认识到会计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会计被人们看作是各种主体单位经济活动的综合管理者和信息提供者,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监督职能必将更好地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正确理解会计监督(一)、会计监督的概念: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会计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一种监督。
狭义的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一部分,是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的财经政策、会计法规,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的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广义的会计监督是本文所述及的,其内容既包括内部监督又包括外部监督。
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二)、会计监督的特点:1.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同时进行,因此具有基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会计监督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不但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还审查它们是否符合法律、制度、规定和计划,从而全面完整地监督每一项经济活动,它是外部监督的基础,其它监督形式都是在会计监督之后借助会计已监督过的资料进行再监督。
2.会计监督主要利用各种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会计主要使用货币度量,并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指标,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也就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总体监督经济活动。
3.以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法规为约束,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三) 、会计监督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的对象和内容是本单位的经济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1)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进行监督,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合法;(2)对各种财产和资金进行监督,以保证财产、资金的安全完整与合理使用;(3)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以保证财务收支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4)对经济合同、经济计划及其他重要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以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科学、合理;(5)对成本费用进行监督,以保证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6)对利润的实现与分配进行监督,以保证按时上交税金和进行利润分配,等等二、现状及浅析1、学校教育氛围不好,费用造假现象频繁现在大学里老师拼凑各种报销单,学生干部报假账获取报销费用等一类的现象很多,容易给不了解会计监督规定的学生造成假象,甚至于让会计专业的学生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养成一些恶性习惯,使许多大学生在会计的起跑线上跑错方向,影响深远。
2、法制建设落后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法制建设滞后,许多经济活动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有些急需的法律迟迟不能出台,一些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与现实要求有很大的距离,从而导致法规制度对会计行为约束不力,会计监督职能弱化。
3、外部会计监督不到位[会计外部监督包括国家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
国家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和检查法律法规三个环节来实现的。
但是,面对多元经济,某些法规明显滞后,国家会计监督相对于管理对象这一数量庞大的经济运行独立体,监督力量显得薄弱。
国家会计监督过程中对违规违纪者的处罚力度不够严厉,犯罪成本低,必然致使监督流于形式。
社会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的又一关键原因。
当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经济主体,由于体制原因、执业标准、人员素质、执业环境等问题,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会迎合委托人的不合理需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使社会监督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4、微观会计机构难以发挥监督职能企事业单位是会计监督的基层机构,也是会计监督的执行者。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事业单位独立性越来越强,一些企业的经营者、领导者独断专行,无视《会计法》和有关财经法规屡有越权行为,企业会计人员虽有监督职能,却无力监督。
5、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会计监督职能难以发挥作用。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委托经营者对企业财产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是很有必要的。
但有些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尤其缺乏各种监督制度,即使有而且较健全,但却不落实、不执行、不考核,形同虚设。
6、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会计监督问题的根本是人的问题。
尽管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无法否定的事实是:所有会计数据都由会计人员流向社会,没有会计人员的参与,不可能有假数据产生,可以说会计人员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滑坡表现在对违法乱纪行为的软弱无力,致使会计工作混乱、会计监督弱化。
三、案例分析(岐山县2012年度会计监督检查案例之二)不提折旧导致潜亏【背景材料】乙粮库为县属国有粮食企业,现有职工24人,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
该粮库具有独立会计核算主体资格,会计机构健全,账簿设置齐全,会计档案管理规范。
该粮库主营粮食收购、经销和储备业务。
在粮食收购业务中,该粮库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条例》,实行国家最低收购保护价,保护农民切身利益。
在粮食经销业务中,按照市场粮食价格变化情况,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努力提高销售收入。
在粮食储备业务中,严格执行《岐山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保证每年400万斤的县级储备粮的库存,同时财政部门按照每斤0.04元标准补助储备粮保管费。
2012年8月,县财政部门派出检查组对该单位201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发现,该单位由于未计提折旧和水利建设基金、少计固定资产等因素,导致企业存在潜亏。
【违纪事实】一、未计提折旧。
2011年度,该粮库未按照《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二、未计缴水利建设基金。
2011年度,该粮库主营业务收入25482173.63元,未计提和缴纳水利建设基金20385.74元。
三、少计固定资产。
2011年3月28日,该粮库购买电子秤、平台秤各1台,价值22000元,未登记固定资产。
【处理结果】该粮库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违反了《会计法》、《陕西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2012年8月30日,县财政部门依法对该粮库发出了行政处理决定。
1、对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根据《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要求该粮库按照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及时调整账务,确保会计信息真实。
2、对未计缴水利建设基金的问题,根据《陕西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第18条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13条的规定,责令上缴财政。
3、对少计固定资产的问题,根据《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要求该粮库补登固定资产,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违纪特点】一、直接性。
该粮库领导、财务人员从本单位利益出发,未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通过不计提折旧和水利建设基金,而直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
二、随意性。
该粮库财会人员在账务的核算中,体现了很大的随意性,作账时常脱离常规。
三、侥幸性。
该粮库在计缴水利建设基金的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计提就可以少缴纳,试图蒙混过关,减少支出。
【违纪原因】对以上问题的发生,检查组经过座谈、了解、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该粮库领导和财会人员财经法规意识淡薄,片面考虑单位的运营,试图通过不计提折旧和水利建设基金,以提高单位的业务利润,便于获得银行贷款。
2011年度,该粮库主营业务收入25482173.63元,主营业务成本25881915.95元,当年主营业务利润为-399742.32元;营业外收入416378.59元,利润总额为16636.27元。
在此基础上,计提折旧和水利建设基金,将增加成本5万余元,直接形成亏损。
在亏损的情况下,该粮库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为此,该粮库未计提折旧和水利建设基金,导致出现潜亏。
【教育与启示】一、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既是全面贯彻执行《会计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和主要工作,才能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较高的素质是搞好财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相关部门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
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精通财经法规、会计制度,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在企业财务核算中只有坚持原则,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和准确。
三、强化外部监管力度财政、审计机关要依法对企业开展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各主管部门也应对所属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发现违纪问题及时严肃处理,杜绝会计作假和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监督问题的解决方法1、提高会计监督地位,加强法制建设。
要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使违法违纪行为遏制在会计工作初始阶段。
不能将不法行为放纵到发生并铸成事实后,再寄希望于社会中介机构去审计、财政等执法部门去查办、社会和政府去监管。
将会计监督落实到基层,放在会计工作的首要位置。
加快法律法规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货准则,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并给予处罚;同时强化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并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会计委派制度,强化法人会计责任。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使会计监督落实到位,发挥作用。
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定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严格进行财产清查,定期进行检查和审计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