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教案
姓名:***
时间: 2018 年 8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
第1课未来之门
2018.8.27—8.31【教学目标】
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科技进步所推动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身边熟悉的事例建立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两个概念的感性认识
难点:
理解第一幅六格漫画中人物关系和“现实—未来”的场景变化。
第2课大数据特点一:大
大数据特点二:形式多样
2018.9.10—9.14【教学目标】
理解大数据的五大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数据应用实例时,能从大数据的五大特点进行观察和简单判断。
难点:
1、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叫“大数据”。
2、意识到大数据的形式是多样的。
第3课大数据特点三:快
大数据特点四:低价值密度
2018.9.24—9.28【教学目标】
理解大数据的五大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数据应用实例时,能从大数据的五大特点进行观察和简单判断。
难点:
理解什么叫数据的“低价值密度”(数据的价值和数据总量的比值)。
第4课大数据特点五:真实性
2018.10.8—10.12【教学目标】
理解大数据的五大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数据应用实例时,能从大数据的五大特点进行观察和简单判断。
难点:
意识到大数据的“真实性”特征不是指大数据都是真实可信的,而是“有真有假”,需要谨慎判断。
第5课中国天眼
2018.10.22—10.26【教学目标】
了解“天眼”和大数据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
2、望远镜和显微镜技术的不断进步代表了人类对自然探索永无止境。
3、对贵州在中国乃至世界天文学研究做出的贡献感到自豪。
难点:
1、理解天眼对天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2、理解天文学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3、理解天眼对人类的意义,产生“身为贵阳人的自豪感”。
第6课洪水预报
2018.11.5—11.9【教学目标】
认识到大数据的应用不仅存在于互联网,不仅给我们带来信息和娱乐,还可以拯救人的生命,保护我们的财产损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到“共享”是人们从大数据中获益的重要方式
难点:
理解一个人活一个单位、公司难以获取全世界的气象、地理信息,但是由于全世界所有的个人、公司和单位把自己的信息拿出来给别人使用(共享),那么全世界所有人都会从中获益。
在“共享”精神下,大数据使得看似非常复杂、困难的工作变得简单、容易。
第7课关爱留守儿童
2018.11.19—11.23【教学目标】
理解国家和贵州、贵阳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生活幸福的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靠爱心和简单地“捐款”。
2、认识到大数据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非常有效的工具。
难点:
学会“将心比心”,理解对待身边生活水平比自己差的同学应该是“尊重和帮助”的态度,而不是怜悯、施舍或显示优越感。
第8课人与机器的交流
2018.12.3—12.7【教学目标】
认识到人工智能是人类不断改善自身和机器交流的方式的最新进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到以前是人适应机器的“习惯”,现在是人工智能让机器更适应人的习惯。
难点:
学会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理解人工智能。
第9课计算机对人类智能的模仿
2018.12.17—12.21【教学目标】
认识到人类总是从模仿自己的思维方式出发,研究如何实现人工智能。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人工智能并不是全都通过模仿人类思维方式而开发。
事实上,在人工智能的具体算法开发中大量用到和人脑、人的思维模式不同的理论,例如数学理论、计算机理论等。
第10课测量人工智能的一把尺
2018.12.24—12.28【教学目标】
理解并能简单运用“图灵测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图灵测试”是一般民众认知、评判人工智能最常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