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
一、取镜和安放:
1.为何要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答:防止目镜和反光镜脱落
2.为何要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cm处,还得偏左?
答:防止显微镜掉落,为了方便观察
二、对光:
1.选一个较小倍数的物镜,一般都是10倍的
2.用大拇指和食指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掰物镜
否则,镜头容易松动,使得放大倍数不准确了,另外也容易污染镜头。

3.对光后的效果是什么?
答:调出白亮的圆形视野(A转动转换器,使得目镜、物镜、
通光孔和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B选择一个较大的光圈C 转
动反光镜)
4.光线太强为何不好?该怎么办?
答:强光刺眼,对眼睛不好;可换用较小光圈和使用反光镜的平面镜一面。

反之,光暗时用较大光圈和凹面镜一面。

三、观察:
1.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注意:是玻片上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直到接近玻片标本。

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损毁物镜
3.上升镜筒(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入怀”),直到看清物像为
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4.你知道为什么用左眼看目镜,而同时右眼也要睁开吗?
答:一般人都是用右手写字,以便写字、记录或绘图
四、显微镜实验完毕后,应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物镜
和目镜,请问擦镜纸。

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或什么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小结
一.逆时针(入怀)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是上升(逆升,顺降)
二 1.目镜没有螺纹,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

2.物镜有螺纹,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

三、物象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四、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倒。

若玻片上有一“b”字,你所看到的物像是“q”
五、在观察生物标本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个污点,想判断污点是
在物镜上、还是玻片标本上或是在目镜上,你有何办法?
答:先转动目镜,若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若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若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标本上。

若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越暗,所看到的实物范围越小;
放大倍数越低,视野越亮,所看到的实物范围越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