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扬州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卷

2017年扬州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卷

2017年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7年1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

图1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其中①与②纬度位置相同,读图完成1~2题。

图11. 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举行时,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 )A. ①位置B. ②位置C. ③位置D. ④位置2. 太阳直射点处于①、②位置时,达沃斯( )A. 昼最长,夜最短B. 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D. 正午旗杆影长相同七星岩由石灰岩山地组成,它们散落在一片湖光碧水中,宛如天上的北斗七星。

图2为其发育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 与七星岩景区岩石形成有关的主要是()A. 变质作用B. 溶蚀作用C. 外力作用D. 岩浆活动4. 七星岩的形成过程反映了()A.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是外力作用B. 塑造地表形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C. 背斜顶部因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D. 背斜岩层因力作用转化为向斜谷地图3为某地10月4日—15日气温变化,图4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图3 图45. 最可能为降水天气的日期是()A. 4—5日B. 6—8日C. 12—13日D. 14—15日6. 据图4判断,14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A. 白天①强,夜晚④弱B. 白天②强,夜晚③弱C. 白天②弱,夜晚③弱D. 白天②强,夜晚④弱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温度减去城市郊区温度所得数值。

图5为市热岛强度的季节和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图57. 一年中,热岛强度( )A. 春季夜间最强B. 夏季日变化幅度最小C. 秋季正午最强D. 冬季日变化幅度最大8. 下列不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B. 合理增加城市水面C. 增加市区道路密度D. 科学建立城市生态廊道系统图6图6为2016年7月24日我国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9~10题。

9. 四地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A. 甲地、丁地B. 甲地、乙地C. 乙地、丙地D. 丁地、丙地10. 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盛行下沉气流B. 乙地位于冷锋后C. 四地中丙地气压最低D. 四地中丁地风力最强2016年9月4日至5日,从土耳其安塔利亚市接过接力棒,成功了举办了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

图7为、安塔利亚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读图完成11~12题。

图711. 与相比,安塔利亚()A. 年平均气温低B. 降水集中在夏季C. 气温年较差小D. 降水季节变化小12. 与相比,安塔利亚冬季最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是()A. 洪涝B. 干旱C. 寒潮D. 台风图8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图8为沿某一经线自然带剖面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A. 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D. 温带针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4. 影响a、b两地林线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水分B. 光照C. 热量D. 海陆分布图9读图9,完成15~16题。

15. 如果该图表示水循环模式,则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 ①环节B. ②环节C. ③环节D. ④环节16. 如果该图表示我国某流域经济活动模式,则从流域综合开发角度分析()A. 上游城市潜能较小,重点治理的是洪涝灾害B. 中游城市潜能最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 下游城市联系紧密,重点对河流进行梯级开发D. 流域城市应相互协作,下游城市发挥辐射作用2016年4月,省推出地方性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少数民族、边境城市人口等六种情形下可生育三胎。

图10为1990—2015年省少年儿童(0—14岁)和老年(65岁以上)人口比重变化图。

读图完成17~18题。

图1017. 关于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线代表少年儿童人口比重B. 人口老龄化状况有所缓解C. 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较少D. 2005年人口总数达到最大18. 此条例可能给省带来的影响是()A. 促进人口外迁B. 未来将增加劳动力C. 扩大人口容量D. 改变人口增长模式图11为某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图,读图完成19~20题。

图1119. 该城市( )A. 主城区为煤炭资源初加工从业者聚居区B. 不同聚居区分布与煤炭产业分工无关C. 城市形态不受煤炭资源矿点分布影响D. 居住区呈现“城—矿—乡”空间结构模式20. 影响居住区部分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职业与收入B. 历史因素C. 政策因素D. 气候因素图12农业物联网是将大量的传感器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农业将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

图12为农业物联网示意图。

据此完成21~22题。

21. 农业物联网的使用,可以()①提高劳动效率②增加作物熟制③实时远程监控④消除农业污染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22. 随着农业物联网的使用,影响力明显增强的农业区位因素是()A. 水源B. 劳动力C. 交通D. 科技是全球著名的代工厂商,1988年以来不断地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电子代工工厂。

图13为主要选址地区及投产年份分布图。

读图完成23~24题。

图1323. 的选址转移主要是为了( )A. 吸引科技人才B. 接近广阔市场C. 便于产品运输D. 获取廉价劳动力与土地24. 进行手机代工生产过程中,其处理器、存、屏幕等零部件来自多家世界著名企业。

这种现象属于( )A. 工业联系B. 资源跨区域调配C. 产业升级D. 基础设施方面联系若尔盖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

图14为若尔盖湿地各类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25~26题。

图1425. 关于若尔盖各类湿地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湖泊湿地退缩最大B. 沼泽湿地退缩最大C. 各类湿地逐年减少D. 各类湿地波动上升26. 1967—1982年间,若尔盖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全球变暖B. 降水减少C. 排湿放牧D. 围湿造田按照12个国家竞争力要素的成熟程度(数字越大,推动作用越强),一些国际组织将国家的发展分为需求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三个阶段。

当前,我国处于效率驱动的发展阶段。

图15为我国与效率驱动、创新驱动国家的竞争力要素平均水平对比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 目前,推动我国发展的最重要要素是()A. 市场需求B. 基础设施C. 劳动力市场效率D. 创新与技术可用性图128.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我国向创新驱动阶段发展的是()A. 扩大海外投资规模B.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C. 减少基础设施投入D. 增加关键材料进口图16为2015年、2030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不同电源发电成本预测图。

读图完成29~30题。

图1629. 发电成本总体趋于上升的是( )A. 煤电B. 气电C. 核电D. 风电30. 近年来,省将部分煤转化为电能输出,这种变化对省的影响是( )A. 能源结构趋向单一B.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C. 加剧用水供需矛盾D. 三大产业均衡发展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如果你认为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 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上存在生命和四季变化的主要因素。

()32. 水圈是由陆地上各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3. 植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主要与光合作用有关。

()34.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制约因素。

()35. 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加强对地震的监测。

()36. 一般来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37.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突出强调城市发展与自然、历史、人文环境相协调。

()38. 一般来说,山区交通运输方式相对多样,商业网点密度相对较小。

()39.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其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和界线。

()40. “精准扶贫”体现了区域开放性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30分)。

图1741. 图17为世界部分区域等压线及风向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1)图示现象出现的月份是________。

(1分)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2)该季节甲处形成了________(高或低)气压中心,其形成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该季节乙地盛行的风向是________,气候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_。

(2分)(4)该季节影响南亚地区的季风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该季风和地形抬升影响,乞拉朋齐成为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植被茂密,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分)图184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材料一2016年6月国家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

材料二省市境群山逶迤,素有“极目千里秀,林木十里深”之称。

近年来,市重点打造为长三角的“健康谷”,即生态养生中心、诊疗康复中心、户外运动中心、健品产销中心等。

图18为长三角区域示意图。

(1)长三角地区城市主要沿__________分布,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越________(多或少)、服务围越________(大或小)。

(3分)(2)市打造长三角“健康谷”的优势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试评价长三角地区新建、升级高速铁路运输网对该区域的主要影响。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