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观后感12篇看起来很美,其实并不美!就像影片中的那一群孩子,看起来那么美,本该绽放自己天性,自由自在,发挥自己的天赋!但是却一点都不美,那些教育者就像侩子手一样手持残忍的利刃,将孩子们的个性生生砍掉!留下一个个千篇一律的“杰作”,自鸣得意!小男孩枪枪的困惑是我们该深深思考的,究竟做错了什么?他的世界观被无情的扭曲着,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时刻都在折磨他幼小的心灵!这是他幼小心灵上永恒的问号!也是教育者的反思!《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里的教育者们却在绞尽脑汁的泯灭属于孩子们特有的天性。
而那个个性突出的孩子方枪枪因为自己的个性而被批评,被孤立,最后被所有人忽略!他只是个孩子,幼小的心灵根本无法明白这个世界为何这样,自己怎么努力都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呢?这个疑问也留给观众们深深的思考。
——题记1、教育的反思——《看上去很美》观后感影片《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上世纪80年代左右学前教育的影片。
该片从一个幼儿的角度,讲述了由于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不当,他从一个普通的孩子到一个个别生的转变过程,批评了当时的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看完该片后,引发了我诸多感想……1、老师的出发点没有错,只是观念和教育方式欠妥当。
不管是在影片中,还是在我们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辛苦我们深有体会,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学,一切的活动都在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老师的劳动量是巨大的。
同时老师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在集体中强制完成,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但在一刀切甚至有些半军事化的教育中,泯灭了孩子个性的发展,使得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发展,最终导致孩子有了心理阴影和行为问题。
2、一刀切式的教育,使幼儿的个性发展得到抑制,摧毁了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崇高的形象。
3、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世上最难做的职业,因为她的服务对象是“人”,不是机器或动物。
人本身是个复杂的个体,教师要把人培养成人才,那就需要我们教师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更为周全的做法,用心去浇灌。
4、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以及教师的角色需要教师从新思考。
影片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可以说是对立的关系,与今天所倡导的新的师幼关系是违背的。
在新时期里,对教师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她既是教师,也是朋友,也是妈妈,纲要中说,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但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运用什么样的关系来处理是个难点。
我们教师要学会随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基础是首先要明确教师是为幼儿服务的。
2、真正的美——《看上去很美》观后感电影《看上去很美》观后感还记得胥红老师看完电影后说的一句话:心里闷极了!我想这是所有老师共同的感受。
《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幼儿园的影片,从影名上感觉应该是一部象散文一样美的电影。
可从开始放映给人一种压抑的感受。
影片的小主人公一出场就让人感觉到这个孩子非常有个性:被父亲强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拽着、拖着走上高高的台阶,他一声不吭,但一直非常执拗地想挣脱那双大手……可到底是孩子呀,最终还是被送进了他很不想去的地方,方枪枪在哭泣中开始了他的幼儿园生活。
在影片里,所有的孩子都要遵守统一的规则,步调一致听指挥。
如统一上厕所,穿统一的睡衣,坐得端端正正……如果表现好就可以得到小红花作为奖励。
“小红花”在这里成了老师用来束缚孩子们思想、行为的工具,成了“管死你”的代名词。
“尊重”、“人本化”在这里荡然无存。
如果有孩子胆敢违法规则就以定会受到惩罚,如方枪抢就被关进了小黑屋里。
看到这些我想,虽然故事反映的是60年代的幼儿教育,但反思幼教现状,上个世纪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又何曾没有在跨越四十年后的今天发生呢?或多或少我们都能从中看到我们现在教育的影子。
这部影片警示的作用在于,它让我们认识到不管身处何种年代,教育的原则首先要以幼儿为本,我们所制定的规则,实施的教育行为不是为了束缚幼儿,压抑幼儿的天性,而是要让幼儿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次,它也提醒我们孩子是多样的,是独特的,是需要我们理解,关爱的。
不是每个教育策略都适合所有的孩子。
最后它让我认识到教育,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而是一门艺术,怎样培养后代的人的艺术,一个涵养丰富内容全面的艺术,而教师就是这门艺术的缔造者和改进者,在工作做的第一线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谱写动人的乐曲。
“看上去很美”应该注释为:童年是美好的,上幼儿园也应该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看上去很美,其实并不怎么美。
希望通过我们全体幼教工作者的努力,让幼儿园生活真的很美!3、人之初,性本善——《看上去很美》观后感今天培训的内容是看电影《看上去很美》,起初以为很轻松,但随着影片一分一秒的放映,我的心情也渐渐沉重起来。
这部描写幼儿园生活的影片给我感触很深,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最后孤独的离开了大家,这真是教育的失败。
影片中的主人公方枪枪也曾经努力过,也真心希望能得到一朵小红花,经常对着小红花评比栏发呆。
但是老师就是对他的进步视而不见,而最具有喜剧化的是:方枪枪唯一的一朵小红花居然是因为某个领导来幼儿园看孩子时不经意的一句话。
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这显然是愚昧的。
教师完全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居然规定孩子必须在统一的时间内大小便,而且影片中老师给孩子洗屁股那么的机械化,在老师眼里他是个不听话的孩子,甚至有点叛逆,但是他却非常善良,他愿意把珍贵的小红花送给别的小朋友,就是希望别人能够开心。
而这些老师都没有发现,在当时,“听话”好像是评价孩子的标准,老师希望利用手里的小红花把孩子一个个都教育的循规蹈矩,老老实实。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很多孩子学会了看教师的脸色行事,开始揣摩教师的心理,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大多是一个模子的。
方枪枪正是适应不了这种生活才会与老师做对。
虽然这是几十年前的教育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也还留有它的影子。
在影片中方枪枪一步步的从一个善良的孩子变成一个会欺负人,会抢小朋友东西,甚至散播谣言说老师是妖怪的坏孩子,还骂了一直对他很好的唐老师,其实他已经分不清是非了,他想吸引老师和小朋友的注意,但做出来的事情却使大家更不喜欢他。
他太寂寞了,他渴求大家的爱,但结果却越走越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老师的反思。
我们平时在教育中经常会故意孤立某些有坏习惯的孩子,其实这种做法容易使孩子的身心受到创伤,效果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以上是《看上去很美》影片的大概内容,我说说自己的感受,我觉得里面的孩子们都挺可怜的,那么小就得按照一种规定来生活,童年应该是很幸福的,很美好的,很自由的,可是那些孩子都没有,一直都是按照大人的规定来生活。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
教师也要学会接纳幼儿,这虽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但教师的克制与忍耐往往会给幼儿提供更大更多的探索空间和机会。
教师要学会很好地把握自己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做幼儿发展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与孩子们真诚沟通,平等相处。
共同成长。
4、迷惑与感知——《看上去很美》观后感昨日看了一部电影,《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
看过之后,不禁又一次为王朔早期作品中的睿智、灵性,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赞叹不已。
《看上去很美》可能是王朔早期作品中最后一部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
为什么呢?因为这部作品讲述了四岁小男孩方枪枪在进入幼儿园后的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的心路过程,而由一个小演员来表演,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这部作品通过方枪枪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的经历,表现了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强力塑造,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本主义情结,其中不乏尖锐的隐喻。
四岁的方枪枪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的变故,不得不来到了幼儿园。
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惧,不停哭闹。
老师以不哭闹为条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而此时的方枪枪并不理解小红花就是能够为个体带来利益的社会评价、社会肯定,根本不予理睬。
生活进入轨道后,在小红花榜前,老师宣布小红花得主时,方枪枪稚嫩地质问: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
老师答:不尿床、自己穿衣服、按时大便、饭前洗手才能有小红花。
方枪枪答:没有人告诉我,不算。
这是方枪枪最初的呐喊,虽然稚嫩,但他内心的本能已经在告诉他,不公平的事就不能算。
方枪枪为小红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认真的大便,但却没有能够得到小红花,因为他既不会自己穿衣服,还总是尿床。
某日,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在规定时间以外来接孩子,巧的是这位爸爸是后勤部副部长(军队幼儿园),幼儿园的上级。
他注意到了小红花榜,发现方枪枪还未有小红花,而自己的儿子也不多,便以领导的姿态说:要加强对这位小朋友的帮助啊。
乖巧的李老师立即表示今天得小红花的就是其子与方枪枪。
方枪枪的第一朵小红花就这样产生了。
方枪枪一脸迷惑,他不懂,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却得不到的小红花,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从此,方枪枪不再为小红花而奋斗了。
这算不算是方枪枪的幻灭呢?在方枪枪的眼里,李老师已不在是老师,而是吃小孩的大灰狼。
方枪枪为自己的发现既紧张又兴奋,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小伙伴,并在小朋友中开展了清查大灰狼的行动。
在方枪枪的领导下,小朋友们组织了对李大灰狼的“围捕”行动,但因力量悬殊,李老师迅速控制了局面,并清查谣言的源头?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老师,方枪枪十分恐惧,但由于谣言传播的无序性,一个替罪羔羊的出现使方枪枪迅速摆脱了困境。
方枪枪发现,所谓“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的定律并非那么灵验,而貌似强大的李老师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强大。
从此,方枪枪彻底改变了,他不再驯服,到处惹事生非,成为害群之马。
老师们知道,对方枪枪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孤立他,不给他恣意妄为的舞台。
经过数天的禁闭,方枪枪终于又回到了群体中。
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
方枪枪终于明白,他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舞台不再有了。
但让方枪枪不明白的是,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呢?一路走来,他始终在反抗,却从未逃出过;他始终在融入,却从未被接受过。
方枪枪的迷惑是许多人都有过的,但方枪枪的感知却不是人人都有的觉悟。
这觉悟既是方枪枪的,更是王朔的。
能有如此觉悟,自然不是凡夫俗子。
5、标准儿童——《看上去很美》观后感《看上去很美》这部影片真实地再现了我们的教育,在那样一种教育体制下,儿童的性格被扭曲,天性被磨灭,一个个都成了成人的附庸,听话成了好孩子的标准。
本该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童年,在这部电影里童年却成了寂寞的表白,用镜头语言述说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成长的无奈。
本该是和众多小朋友一些快乐的度过的童年,到了那里却让童年不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没烦恼。
小主人公方枪枪是个好可爱的小男孩,他大大的脑袋,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孩子。
可是在那种全方面封闭的幼儿园中,他的天真,好奇,全被幼儿园的制度渐渐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