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方法与重要度计算)

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方法与重要度计算)

灌区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方法与重要度计算)
图-1 贮罐的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树
将贮罐的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树转化为成功树如图-2
图-2 贮罐的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树转化为成功树
贮罐火灾爆炸事故树的分析评价
1 、结构函数式
Tˊ=AˊBˊa=a(Aˊ+Bˊ)=a(X1ˊX2ˊX3ˊX4ˊCˊ+DˊEˊ)=a(X1ˊX2ˊX3ˊX4ˊFˊX5ˊ+X8ˊX9ˊX10ˊX11ˊX12ˊ)=a{X1ˊX2ˊX3ˊX4ˊ(X6ˊ+X7ˊ)X5ˊ+X8ˊX9ˊX10ˊX11ˊX12ˊ}= a(X1ˊX2ˊX3ˊX4ˊX5ˊX6ˊ+X1ˊX2ˊX3ˊX4ˊX5ˊX7ˊ+X8ˊX9ˊX10ˊX11ˊX12ˊ)
2、最小径集
通过计算分析该事故树12个基本事件,可以得出下列3个最小径集:
P1={a,X1ˊ,X2ˊ,X3ˊ,X4ˊ,X5ˊ,X6ˊ}
P2={a,X1ˊ,X2ˊ,X3ˊ,X4ˊ,X5ˊ,X7ˊ}
P3={a,X8ˊ,X9ˊ,X10ˊ,X11ˊ,X12ˊ}
3、结构重要度分析
根据以上结果,运用结构重要度近似判别式,可以计算出12个基本事件和一个条件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

计算结果如下:由于条件事件a存在于每一个径集中,因此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 Φ(a)最大;
事件X8、X9、X10、X11、X12是3个径集中基本事件最少的一个径集中出现,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Φ(8)、IΦ(9)、IΦ(10)、IΦ(11)、I Φ(12)相等;
事件X1、X2、X3、X4、X5是3个径集中出现两次的基本事件,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Φ(1)、IΦ(2)、IΦ(3)、IΦ(4)、IΦ(5)相等;
事件X6、X7是3个径集中只出现一次的基本事件,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Φ(6)、IΦ(7)相等;
由此得出结构重要度顺序:
IΦ(a)>IΦ(8)=IΦ(9)=IΦ(10)=IΦ(11)=IΦ(12)>IΦ(1)=IΦ(2)=IΦ(3)=IΦ(4)=I Φ(5)> IΦ(6)=IΦ(7)
评价结果分析及其对策措施建议
由事故树分析可知,火源与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物蒸气构成了液化气贮罐燃爆事故发生的要素。

条件事件a(达到爆炸极限)结构重要度最大,是液化气贮罐燃爆事故发生的最重要条件,结合事故案例分析,要求采取以下针对性的措施:
1)贮罐罐体设计应采用不易产生蒸气的内浮顶罐或固定的喷淋冷却系统,最大可能地减少液化气蒸气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
2)在罐附近安装气体报警装置,对混合气浓度进行检测,一旦接
近危险浓度(爆炸下限的20%)即行报警,管理人员立刻采取预防措施,可避免事故发生。

3)构成泄漏的基本事件在该事故树分析中结构重要度次之,由此可见,储罐的密封是否良好在防止燃爆事故发生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4)液化气贮罐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制造、安装、施工,并安设各种必要附件,但不得在罐壁上安设玻璃液位计和取样阀。

阀门应集中控制,液位计应标有最高安全液位,储罐和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

储罐的进液管应从储罐的下部接入,如必须从上部进入时,也应将进液管延伸至储罐底部,并距罐底不大于20cm,以防液化气液进罐时喷溅产生静电。

5)储罐应建立在不燃材料的基础上,罐体和金属件均应接地,其接地电阻应满足储罐的防雷、防静电要求。

6)对液化气物料的储存应采用低温贮存方式,尤其在夏季,对贮罐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以减少物料的挥发量。

7)必须严格监控灌装液位,绝对禁止超量灌装,并设置液位超限报警装置。

气温较高时应加强对储罐的观察,必要时用水喷淋降温,发现液位高于最高允许液位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冒罐事故发生。

8)储罐上应按照有关标准设计梯子和栏杆。

9)加强储罐的安全管理,严禁吸烟与动用明火,防止铁器撞击,防止静电火花产生,罐区内电气设施要选用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型号规格等,也是防止燃爆事故发生的必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