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初步设计-中国古典建筑基础知识[详细]

建筑初步设计-中国古典建筑基础知识[详细]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新石器时代——(真正建筑的诞生)
1号方形大房子建筑复原图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西安半坡遗址2号圆形大房子
2号圆形大房子复原图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以黄河流域仰韶、龙山文
化的建筑为代表,按照地穴— —半地穴——地面建筑演变;
秦长城
阿房宫遗址
临潼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汉(前206~公元220年)
汉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繁荣时期。木构架建筑日 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
屋顶形式多样化,以庑殿和悬山顶为多
斗拱出现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汉(前206~公元220年)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 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新石器时代——(真正建筑的诞生)
半穴居—下部挖土型
西安半坡遗址1号方形大房子
高颐墓阙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三国、晋、南北朝(公元220~公元589年)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 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云冈石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 台烟雨中”。 魏晋南北朝 佛教盛行,寺庙、石窟建设 达到高峰。
嵩岳寺塔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我国自然山水园林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有较大发展。造园 开始盛行。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以长江流域河姆渡、良渚等文化的建筑为代表,按照巢 居——干阑建筑演变;
巢居意象
原始干阑建筑意象
河姆渡遗址房屋隼卯构件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巢居——干阑建筑;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地面建筑出现
木骨泥墙的房屋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穴居——木骨泥墙;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干阑式建筑
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做居住用, 由原始的巢居发展而来。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构件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河姆渡遗址干阑式民居复原图
河姆渡遗址水井井架和草顶复原图
造房屋的时候就用茅草堆砌成屋顶。土阶就是
把素土夯实了,形成高高的方方的高台,然后
把建筑建造在上面。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奴隶社会建筑
《考工记》城郭之制——王城图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城郭之制——淹城
《考工记》:春秋末期齐国关于工艺标准和制度的官书。所记载的城市规 划思想开创了我国古代方格网城市的先河。
画像石:反映汉代士大夫阶层住宅面貌
士大夫阶级生活寄 情山水,在真境之 外,别辟幻境。
真境之外,别辟幻境建筑
小结: 秦汉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代,建筑
成就斐然。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冲突与融合并存的时期, 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破旧立新、达到新的辉煌积蓄了 力量。
奴隶社会建筑
奴隶社会时期,中国传 统建筑从“茅茨土阶” 的演进到合院形式的 “瓦屋”,奠定中国建 筑以土、木、瓦、石为 基本用材的悠久传统。 “茅茨土阶,四阿重屋”——木构架 夯土高台 庭院
岐山凤雏遗址——“瓦屋”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技术突破——瓦、瓦当
01
古代的一种建筑构造形式。茅茨就是只用茅 我国古代建草筑做的发的展屋演变顶,在古代人们还没有掌握用木材建
隋大兴城
唐长安城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大”+“壮”
隋.唐 (581~618年)
唐代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 整,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 这一时期日趋成熟。
唐大明宫 (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唐 (581~618年) 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 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唐代建筑雄健深沉,舒展朴实,庄重大方,毫无矫揉造作之势。
战国(前475~前221年)群雄割据……
临淄齐国故都遗址——临淄当 时最发达和富庶的国家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秦(前221~前207年)灭六国,统天下……
大型工程:筑长城 阿房宫 秦始皇陵
1. 秦始皇修长城、修驰道。
2.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3.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平面舒展,轴线 对称 。
南禅寺正殿
佛光寺大殿
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建筑: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
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建筑初步》
Preliminary Architecture Design
建筑初步
概论
历史 表达
构成
结构
第一章 建筑概论 第二章 建筑历史 第三章 建筑设计表达方法 第四章 建筑形态构成 第五章 建筑结构
第二章 建筑历史 第一节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一、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二、我国古代建筑的地方特点和多民族风格 三、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 四、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奴隶社会建筑
小结: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 宇,以避风雨。”
1.最早的四合院, 2.夯土技术 3.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4.我国古代方格网城市的先河 5.建筑理论:《考工记》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战国各诸侯国相 继夺取政权。 战国商业 手工业发展,城市繁荣, 出现城市建设的高潮。
1.城市建设高潮; 2.大型工程; 3.木构技术进一步完善; 4.屋顶丰富; 5.砖石结构发展; 6.佛寺营建兴盛; 7.园林建设发展。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唐 (581~618年)
从隋大兴城到唐长安城经历了隋初创建与唐代增修的两个发 展过程。经过这一历程,长安城建筑更加宏伟壮丽,城市规划日 臻完善,成为我国古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