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北大社会学考研资料、讲义、信息、辅导

2015年北大社会学考研资料、讲义、信息、辅导

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社会学系】育明教育推荐参考书目(解析)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一. 社会学理论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5年。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北大出版社,2006年。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人大出版社,2008年。

4、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

2009年,870页。

5、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6、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 社会学方法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大出版社,1997年。

2、郭志刚:《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人大出版社,1989年,456页。

3、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453页。

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

5、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大出版社,2005年,504页。

6、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人大出版社,1999年。

◆三.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1、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4年。

2、佟新:《人口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4年。

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89页。

4、方文:《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242页。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人大出版社,2009年。

◆一、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理论+教程)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重点精读○◉只看2~13章。

※概论性质的教材,反复阅读,背诵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至少占40分。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精读○(笔记与书结合)※北大多位老师按照人物思想编著的教材,难度稍大,应认真阅读。

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

自己总结出理论点。

◈上卷:太散,不适合考试,不妨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

◈下卷:对于后现代名家思想的把握,只需要精读该书即可。

——重点掌握舒茨、加芬克尔、科尔曼、新功能、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迪厄的思想。

㊣题型:论述为主,至少占40分。

3、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精读○※古典和现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2007年考“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20分;2009年“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

㊣题型:至少占20分。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精读※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很有针对性。

尤其注意每章后面的评价部分。

◉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掌握重要概念,有可能出简答。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复述名著的主要内容即可。

(参考资料:提纲)◉谢立中《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论文专著。

后现代考题可能由谢老师出题,如2007年关于“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考察,2008年关于“福柯权力思想”的考察。

◊(人口+劳动+心理+家庭+城市)1、佟新《人口社会学》○精读○;※系统掌握人口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相关问题。

㊣题型:考试占10分。

2、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精读○;※掌握重点章节核心内容。

精简内容,以便记忆。

㊣题型:考试占10分。

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精读;※掌握家庭结构、关系、功能等变化,及相关理论。

㊣题型:考试占10分。

4、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看笔记。

※掌握唐朝以前,特别是诸子百家的思想。

5、方文《群体过程》○精读;心理:方文的论文和笔记。

着重看有关“群体”的论文。

※掌握书中基本理论,尤其注意每章后面的总结部分。

㊣题型:考试占10分。

6、城市:分析考题,看相关论文。

㊣题型:考试占10分。

※不知道用哪本教材好,2006年、2007年都分别考了10分,特别注意理论方面,比如2009年出的“集体消费”,就是马克思城市社会学(2008年考)的一个小点。

◆二、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及统计学◊(方法+统计)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精读○;◉只看1~13章。

※掌握基本概念,系统阅读。

不用看统计部分。

2、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精读;◉只看第1~11章、第13、14章。

※很有必要,近几年试题考察了此书的知识点。

调查方法以此书为主。

3、郭志刚《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精读○;◉主要看第13~18章。

※反复阅读,考题中统计学的概念以此书为准。

关键知识点需仔细理解揣摩;资料数字背后的理论解释往往是出题重点。

◇统计学部分的原考题非常重要,需认真研究题型◇4、卢淑华《社会统计学》◌通读;◉第2章、第5~15章是重点。

※掌握统计学基本概念及部分公式。

随便翻翻,找找统计学的感觉,会做计算题即可。

5、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精读;可做北大版《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的补充。

※有些基本概念需要掌握,特别是袁方教材中没有的概念,如双盲实验,分类法。

◉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精读郭志刚所写的章节。

◉《社会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卷;※从2003年到现在北大教授发表的文章最好多看一些。

这两本杂志近两年的文章可以经常看看,不限于北大老师。

好文章应该复印下来,以便考试之前重点复习。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北大社会学考研资料、讲义、信息、辅导第一节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战后美国社会及其社会思潮的发展.第一阶段:相对稳定和繁荣发展的40年代中后期和50年代-描述社会制度合理化,社会结构平衡性的结构功能理论.第二阶段:全球动荡的60年代-冲突论,社会学家对社会上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探讨.第三阶段:70年代以来相对稳定时期.二、社会冲突理论的思想渊源.20世纪以前的冲突论思想.1、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米尔斯,达伦多夫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地位不平等是冲突的根源所在.私有制出现后,阶级斗争不可避免.2、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达伦多夫(1)反对经济基础为唯一条件。

(2)从地位,权力,声望来划分阶级(3)未来社会不可能是完美的,无冲突的.3、齐美尔: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冲突的作用并非是消极的。

-科塞4、帕累托:归纳性的,自然主义的冲突论。

20世纪前半期的冲突论思想。

(三)60年代以来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米尔斯对社会学的想象米尔斯对功能主义最早进行批判,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合与秩序,即米尔斯把个人的需要放在优先的地位,从现存社会结构对人的压抑和阻碍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批判。

米尔斯的传统明显地受韦伯和马克思的影响,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及其各种统治形式和社会动态情况。

重视权力,而不是经济和声望,进行政治统治的人和进行经济统治的人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广泛合作,共同维护统治。

一、生平与著述米尔斯的学术特点米尔斯的激进倾向米尔斯学术研究的三个阶段二、美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白领为象征的中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许多西方社会学家以此为据,以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得以缓冲,权力趋向平衡。

米尔斯持反对态度,在他看来,中产阶级的壮大丝毫不会改变权力关系中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因为中产阶级不是一个有自己的意识和组织,联系紧密的阶级,处在一种无权的地位。

(一)以异化理论分析白领阶层的形成和社会生活(二)用科层制分析白领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

三、关于权力的研究:对冲突理论的最大贡献(一)权力结构1、在美国,经济、政治、社会三个领域实际上被工业、政府、军队之类的组织操纵,在每一个领域的顶端,形成了由极少数人组成的小集团,它们是经济界的大公司总裁、金融巨头、政治界的高级政府官员、军事界的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高级将领。

地位超过了一般老百姓,整个国家的重要决策由他们作出,联系紧密,维护自己的利益。

——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权力精英。

2、在权力精英之下的是中间层,所作的决策的次要的,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权利层次,而是按权力精英人物的意愿行动的。

3、处于底层的是人数众多的老百姓,实质上没有任何权力,对国家的重大决策没有参与的可能。

政治的冷漠十分普遍。

总之,美国社会的权力结构的一个有着巨大底座和狭小尖端的金字塔,权力精英们独揽大权,大多数人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压迫,它不是一个和谐,均衡的整体而是靠矛盾对抗联结在一起。

这种压迫和统治正发生变化,从公开转向幕后,从明显走向隐避,无法知道真正的敌人是谁,斗争的目标“失踪”了,从而更有利于权力精英的统治。

4、是什么因素造成统治的变化?A、企业规模扩大,科层制成为普遍的组织形式,所有者与管理者不是同一人。

B、科层制使人无法掌握全貌。

C、大众传播,有选择的反映社会,有权力的人利用它进行灌输和劝导,把大量时间和内容花在体育和娱乐,使人们远离对政治的兴趣,缺乏统一的集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性的剥削减少,心理性剥削增大。

(二)权力结构的变迁(四个阶段)1、美国革命后,产生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权力结构。

2、一战中,罗斯福新政,政府与经济联合。

3、二战后,冷战阶段军事权力结构的影响扩大。

4、当代政治制度上,政党,自治团体对政策选择缺乏影响力,民主演变为一种形式很软弱的民主;从国家军事化看,军人地位上升,所有政治,经济活动都须根据军事意义作出判断;经济上既是战时经济又是私营大公司经济,处于经常性不稳定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一致中。

这种联系是由以下社会,历史因素造成的:社会结构因素,相互支持和促进社会历史因素:有共同点,来自同类的家庭,父母都出生在美国并有两代以上的发家史,生活富裕,在有名望的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出入俱乐部。

对“平衡理论”的批驳当今美国社会权力结构的一般特点:美国是一个由权力精英所支配的社会,其主要国家权力由经济,政治和军事这三个统治机构的首脑人物所掌握。

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整个美国公民的整体利益来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进行各种决策。

所谓的权力多元论和平衡论只是权力精英们为维持他们的统治营造出来的神话。

中间层次表现为各种平衡力量的僵持,并不能联结上层和下层,权力精英借助手中的权力,掌握和操纵大众传播媒介,使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沦为分散,被动地大众成员。

四、社会学研究的立场-社会学的想象反对一味追求宏观理论的形式主义,把概念分解得支离破碎,然后无休止的编排他们,认为帕森斯的著作有50%空话,40%教科书内容,10%惯用法,也反对注重繁琐统计调查的经验主义。

“社会学的想象力”:每一个社会由于其历史都带有特殊性,必须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建立联系,要理解人,就要把人放在所处的历史时期,历史分析是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立场。

反对把社会学看作纯理性领域,还要分担政治上的重任,直接针对紧迫的社会问题和显著的人类困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