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生产单位卫生要求及清洁消毒规范

食品生产单位卫生要求及清洁消毒规范

食品生产单位卫生要求及清洁消毒规范
1、目的
指导生产一部落实食品生产过程中卫生管理,规范其卫生管理行为及其清洁消毒程序,保障产品品质,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
2.1 适用于安徽巴莉甜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一部。

2.2 本规范规定了生产过程中不同清洁区人员(包括外来人员)、环境、设备及工器具卫生要求和推荐的清洗消毒方法,并明确了相关卫生操作要求。

2.3 生产工艺环节的清洗消毒不在本规范范围之内(如:戚风生产线、哈德曼吐司包装机)。

3、职责
3.1 生产主管、班组长负责本规范的具体实施。

3.2 现场品控人员负责本规范的培训,监督执行落实情况。

3.3 质检部负责组织进行效果验证、监督抽查执行情况及考核。

4、术语定义
4.1 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被环境污染,清洁要求较高的操作场所。

包括:成品加工包装车间、三明治车间、成品加工烤炉区域、隧道炉出炉口、冷却间、吐司包装车间、包装车间包材间。

具体划分见表1。

4.2 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操作场所。

包括:醒发烘烤间、面包制作车间、配料制陷间、配料间、冷冻面团车
间、成品加工车间前道、冷藏库、冷冻库、原料暂存区等。

具体划分见表1。

4.3 一般操作区:原料处理场所、材料仓库、外包装间及成品仓库等清洁度要求次于准清洁操作区之作业区域。

包括原料预处理间(如原料挑选间、清洗间、解冻间等)、工器具清洗间、打码间、外包装间、冷库等。

具体划分见表1。

4.4 非食品处理区:指办公室、厕所、更衣场所等非直接处理食品的区域。

具体划分见表1。

4.5 清洗:指利用清水清除原料夹带的杂质和原料、工具表面的污物所采取的操作过程。

4.6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钝化或除去有害微生物的操作,消毒不能完全杀死细菌芽胞。

4.7 外来人员:不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员均为外来人员(包括检验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管理人员、参观及审核人员等)。

5、卫生要求
5.1人员健康及卫生要求
5.1.1 员工应参加每年一度的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上岗。

新员工入职前须提供有效健康体检证明,严禁未体检先上岗。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一经发现立即劝退或辞退。

以下人员需要办理健康体检证明:采购员、仓库管理员、生产操作员工、生产管理人员、设备维修人员、
质量管理人员、检验人员以及其他可能接触产品的人员。

5.1.2 员工患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如:轻微感冒、咳嗽的),不得参加直接接触食品工作;病情严重者,主管或领班安排其休息,痊愈后方可返岗。

5.1.3 员工手部有伤口时,伤口轻微者,包扎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可安排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若伤口较深,主管或领班安排其休息,痊愈后方可返岗。

5.1.4 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不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5.1.5 员工上班时禁止涂口红、化妆、喷香水、涂指甲油、佩戴任何饰品、手表(生产管理人员除外)等;
5.1.6 生产区域内禁止吸烟、吃东西、嬉戏、跑步或追逐打闹。

5.1.7 员工进入车间时不得携带与生产无关物品,在更衣室内换工作鞋、换工作服、戴工作帽,工作衣、帽应穿戴整齐,头发不得露在衣帽外面。

5.1.8 工作人员的个人衣物及物品要放置一次更衣室或贵重物品柜,不得带入加工间;也不得穿戴工作服到加工区域外的地方,并在工作期间工作服的口袋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

5.1.9 员工上卫生间时,必须在更衣室更换工作服、帽、工作鞋等,不得将工作服、帽、工作鞋穿进卫生间。

上完卫生间后须将双手清洗和消毒。

5.1.10 工作人员手部应经常保持清洁,并于进入加工场所前、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