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场地规划设计

猪场地规划设计


场外污道
X=461.000 Y=435.000
15 14
1
2
3
12
11
4 15
14 7 65
15 1 2 3 4
8
9 10
13 16
17
16
13
14 12
16
X=167.480 Y=314.680
X=180.280 Y=270.000
N
全年主风
12 13
15
13
15
16
17
2 11
2 16 1
1
1
16
按全年主风向和地势顺序安排公 猪、空怀、妊娠、产房(繁殖场)、 保育(保育场)、生长和育肥(待售 场)。
道路—应区分净道和污道,不
得混用和交叉。
给排水—猪舍间设东西向排污支
管,中央净道下设排污干管和给水干 管,给水支管直接进舍。
绿化—防风林、隔离林、行道绿
化、遮阳绿化、美化绿地。
10
3.猪场建筑设计
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 •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
水泥勾缝平砖式。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 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 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 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 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 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 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
• 给排水 给水
常用鸭嘴式或杯式饮水器;除 定位饲养外,应设在排粪区;仔 猪、保育、育肥、成年猪的安装 高度分别为10、20、 40~50、 55~ 65cm。产房、保育应设投药水箱。 排水
应使粪与尿、水分离,污水 暗管排放,不得雨污混排。
18
3.猪场建筑设计
3.3. 猪舍设计
3.3.8. 防疫消毒设施
4
2.猪场工艺设计
2.3. 猪群组成及周转
猪群一般分为公猪(后备公猪)、 空怀母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 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猪、 育肥猪。
*各猪群占全群的比例一般约:空怀母猪3%, 妊娠母猪5%,哺乳母猪2%,哺乳仔猪17%, 保育仔猪20%,生长猪30%,育肥猪20%。
上述比例因选用的生产指标不同有差异; 种猪场育肥猪数和总存栏数会减少。
8
地形 地势
水源 土壤
自然 条件
社会 条件
3. 猪场建筑设计
3.1. 场址选择
地形:整齐有足够面积 万头场常 地势:高燥、平坦,地物
规占地45~60亩,“三点式”200亩。 少、向阳,坡度≦25%。
水质:清洁(GB5749-85;NY5027-2001),无污染 未受污染(GB15618-1995) 水量:充足(每头存栏15~20L/d)便于取用防护 透水透气性好。
小气候适宜;避开饮用水源;避开风景、名胜、旅游区;避 开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冬季风口等)多发区。交通方便。
距居民区、工厂、牧场1~3km;距铁路 饲料、能源供应;产 一级公路≧1~2km,二、三级0.3~1km。 品销售;粪污消纳。
9
3.猪场建筑设计
3.2. 场地规划
A. 功能分区及规划 场前区—生活、办公用房,生产附
11
6
54 3
X=294.520 Y=252.720
14
15
8
9
10
13 15
16 2
2 16 1
1
1 16 7
12 14
15
X=441.000 Y=300.960
15
14
种猪生产区平面图 1:2500
1.公猪舍; 2.待配母猪舍; 3.妊娠母猪舍; 4.产房; 5.消毒、淋浴、更衣室; 6.技术室; 7.生活行政用房; 8.料库; 9.门卫; 10.消毒室; 11.场内净道; 12.场内污; 13.围墙; 14.绿地; 15.防风林; 16.隔离林; 17.车辆消毒池。
• 猪舍幢数 根据猪舍样式(单列、双列、多列、单元)、所需圈数 、场地尺寸和总图布置、
劳动定额等因素确定。尽量使每种猪舍成为双熟,以便总图两列布置。
11
3.3.2. 猪舍样式
A. 猪栏排列
单列式
多列式
3.猪场建筑设计
3.3. 猪舍设计
双列式 单元式
B. 屋顶 样式 单坡式 双坡式平顶式 等
D. 结构 砖木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组合式钢结构
13
3.猪场建筑设计
3.3. 猪舍设计
3.3.4. 猪舍内部布置
• 猪栏 群养猪栏宽度应不小于容纳猪数肩宽的总和,并留出一 定余量;栏深应为栏宽的1.2~1.5倍并不小于3.5m。地面向粪尿沟坡
3% 。
• 通道 喂饲道宽1~1.2m,清粪道宽0.6~0.8m,对头或对尾布置可 共用喂饲道或清粪道。猪栏东西端应设1.2m的横向(南北)通道,猪舍 长于30m时,中央应设0.6~0.8m的横向通道。 • 粪尿沟 干清粪明沟宽0.3m,设于清粪道侧的猪栏外。 • 附属设施 猪舍在靠生产区净道侧一般应设值班室和饲料间;产 房和保育舍还应设锅炉房、投药水箱;产房应设猪体消毒间。
• 消毒设施 猪场三级防疫:
场前区(南)
C4
M2
C4
C
消毒门廊
B
场外衣 更衣室
洗澡间
场内衣 更衣室
场前区 设紫外灯、消毒脚垫、洗 手消毒盆和车辆消毒池;
生产区 设消毒、淋浴、更衣室和
A
C3
C3
C3
1
2
3
4
生产区(北)
消毒、淋浴、更衣室平面图 1:200
车辆消毒池;
猪 舍 设消毒脚盆、推车消毒槽。 • 选猪间与装猪台
• 猪舍降温
喷雾、淋水加通风、湿帘。
17
3.猪场建筑设计
3.3. 猪舍设计
3.3.7. 猪舍的光照与给排水 • 光照 自然光照 靠门窗采光。
采光、通风、保温兼顾。窗地 比一般1:10:15;南北窗比例 由南方到北方1:1~4;窗台高不 低于1m,窗上沿为圈梁底;尽 量减少窗间墙宽度。 人工照明 白炽灯或日光灯。照 度50lx左右;一般设在饲喂道上, 产房清粪道上应设灯;可每 3~5m一盏,相间设开关。
5
2.猪场工艺设计
2.4. 饲养管理方式
1.群养(每群头数)、单养;
2.网床、地面(实体、缝隙);

3.粉料、稀料、颗粒料; 4.饲槽、自动饲槽、地面撒喂; 5.饮水器、饮水槽;
清 粪 工 艺
6.水冲粪、水泡粪、干清粪;

7.猪舍环境调控方式(通风、供暖、 设
降温、除尘、消毒方式等);

8.机械或人工喂饲;
• 生产工艺
合理设计生产工艺,建筑和设备必须满足该工艺要求,为人员、猪 群创造适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及猪群生产、健康和福利水平;
• 食品安全
采取综合措施在生产环节上保障产品(食品)安全,力争达到绿色食 品(A级)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AA级)标准;
• 从实际出发
考虑我国国情和当地条件,作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湿帘冷风机
7
2.猪场工艺设计
2.5. 饲养管理方式
2.5.2. 全进全出
具有一定规模、全年均衡产仔 的猪场,按一定时间(如7天)作为一 个繁殖节律来安排配种,则各猪群 均可按此节律进行周转,猪舍按不 同猪群一个节律的头数设计为一个 单元,即可实现各猪群全进全出地 转群,然后进行7天空圈消毒,避免 垂直感染。无条件的场至少应使产 房和保育舍全进全出进全出。
C. 外墙布置
开放式 半开放式 有窗密闭式 无窗密闭式
12
3.猪场建筑设计
3.3. 猪舍设计
3.3.3. 猪舍的基本结构 ,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
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
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
种猪场应设在靠近待售舍 和场外污道;育肥场可不设 选猪间。
A
C2
M1
C2
C2
C2
C2
C2
C2
C2
C2
C
0.60
M1
0.60
B
0.00
M2
M1
A
C1
C1
C1
C1
C1
C1
C1
C1
C1
C1
M1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猪间平面图 1:200
19
3.猪场建筑设计
3.3. 猪舍设计
3.3.9. 猪场总图布置
14
3.猪场建筑设计
3.3. 猪舍设计
3.3.5. 猪舍的通风
通风设计可按排污、排湿、排余热计算通风量和风速,通常多查表确定。
• 自然通风 风压;热压。设屋顶风管和地窗。 • 负压机械通风 横向—风速小,不均匀,污染场区。 纵向—无横向缺点。冬季温度、排
污不均,夏季不能利用自然通风。 • 正压机械通风 无负压通风缺点。可一机多用,实 现局部调控。 • 混合机械通风 正压、负压共用,用于大跨度猪舍。
场外净道
生长育肥区平面图 1:2500
1.保育仔猪舍; 2.育肥猪舍; 3.消毒、淋 浴、更衣室; 4.技术室; 5.办公用房; 6.宿舍食堂; 7.料库; 8.门卫; 9.消毒 室; 10.车辆消毒池; 11.场内净道; 12. 场内污道; 13.防风林; 14.隔离林; 15. 围墙; 16.绿地; 17.选猪间及装猪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