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第一章1、遗传病可以分成哪几类?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三大类。
基因病又可以分为单基因和多基因病。
染色体2系?3系?4、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策略有哪些? 功能克隆,位置克隆,连锁分析。
5、多基因一窜并的研究策略有哪些? 患病同胞对法,患者家系成员法,数量性状位点分析,生物统计模型拟合。
6、试述遗传病的主要特点?遗传病一般具有垂直传递,先天性,家族性等主要特点,在家族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比例:部分遗传病也可能因感染而发生。
2、DNA 分子和RNA 分子不同之处?①碱基组成不同②戊糖不同③分子结构不同3、试述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①反向平行双股螺旋②磷酸和脱氧核酸位于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位于内侧,以氢键相连③嘌呤=嘧啶,A与T配对G与C配对。
4、人类基因组中的功能序列可以分为哪几类?5、性。
612学因素:直接改变DNA结构的诱变剂,碱基类似物,与DNA结合的诱变剂,③生物因素:主要是各种病毒。
3、基因突变有哪些类型?简述其分子机制①静态突变:又包含碱基置换突变和移码突变。
碱基置换突变,DNA链中剪辑之间相互替换,从而使替换部位的三联体密码意义发生改变称碱基替换,包括转换和颠换,转换是一种嘌呤-嘧啶被另移有哪些?超快修复,快修复,慢修复。
6、突变蛋白质产生的途径有哪些?①基因突变改变了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使蛋白质失去正常功能,这成为原发性损害,②基因突变不直接影响某一多肽链,而是通过干扰多肽链的合成过程、翻译后修饰以或蛋白质的辅助因子的结合而间接地使某一蛋白质失去正常的生物活性而引起疾病。
7、基因突变通过哪些方式影响蛋白质的1了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从而其正常功能丧失,即所谓的原发性损害。
②突变并不直接影响或改变某一条多肽链正常的氨基酸组成顺序,而是通过干扰该多肽链的翻译合成过程,或翻译后的修饰、加工,甚至通过对蛋白质各种辅助因子的影响,间接的导致某一蛋白质功能的失常。
称为继发性损害。
2、请简述代谢病和分子病的关系。
代谢病和分子病,只是根据相应蛋白质的主①酶的功能活性完全丧失,②尚具有一定的功能活性,但其稳定性降低,因此,极易被降解而失去活性,③酶与其作用底物的亲和性降低,以致不能迅速有效的与底物结合,造成代谢反应的迟滞,④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亲和性下降,影响了酶的正常活性。
第五章1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I型先天聋哑的女儿,此女长大后与一个I型先AR2发病年龄是35,女儿37时发病。
儿子婚后生有1子1 女,儿子在29岁发病,且病情较其父亲严重;女儿婚后所生儿子也是Huntington舞蹈症患者,但发病年龄与母亲一样。
请对此家系做一分析。
从此家系中可以看出:Huntington舞蹈症为AD遗传病,且发病年龄迟,具有延迟显性的特点;此病传递具有遗传早现的现象,即一代比一代发病年龄提前,且病情加重;另外,此病有父亲传递,子X染色只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因此,男性的X连锁基因来自携带者母亲,其姨表姐妹,外甥女,外孙女等有可能是携带者,但一般不会发病。
4请举例说明什么是遗传印记?一个个体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可表现出功能上的差异,当它们其一发生改变,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遗传印记。
例如51共同之处:都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常表现有家族的倾向。
不同之处:质量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遗传方式较明确,即显性或隐性;群体变异曲线是不连续分布,呈现2~3个峰;显性和隐性表现型比例按1/2或1/4规律遗传。
数量性状由多对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性状;遗传方式不明确;变异在群体中呈连续分布。
2简述多基因遗传假说的论点。
4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①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患者亲属发病率高于群体发病率,但同胞发病率远低于1/4②同一级亲属发病风险相同③随着亲属级别的降低,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迅速降低④近亲结婚时子女的发病风险也增高,但不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显着⑤发病率有种族差异5在估计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时,除了该病遗传率和一般群体发病率大小与之性低,即所带的致病基因少,其子女发病风险就低。
6如何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进行估计①当群体发病率在0.1%~1%,遗传度在70%~80%时,患者一级亲属发病风险等于一般群体发病率的平方根②一个家庭中患者数越多,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越高③患者病情越严重,患者亲属的发病风值分为两部分,大部分为正常个体,小部分为患病个体8如何理解以身高为例的数量性状遗传变异分布呈现出单峰正态分布?主要取决于?在决定身高的多基因遗传中,各基因虽没有显隐性之分,但有作用方向的差别,若假设平均值为0,基因作用就存在正向和负向,起正向作用的基因并不会掩盖起负向作用基因的功能,而是与之共同15、1/64,组合类型,以纵坐标为频数将各点连接会表现为正态分布。
由上可知以身高为例的数量性状之所以出现单峰分布主要取决于1多对微效基因2基因随机组合9简答“平均值回归”理论对理解多基因遗传病遗传特点有何帮助以身高为例,如果双亲平均身高高于群体平均值,子女身高平均值就低于双亲平均值,但接近群体平均值,如果双亲作用是降低有害基因的频率(4)遗传漂变:可以使基因频率在小群体世代传递中随机变化,甚至使等位基因的某一基因消失,另一基因固定。
(5)基因流;群体的大规模迁移,新的等位基因进入另一群体,这种等位基因跨越种族或地界的渐进混合将最终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2如何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用x2况,确定等位基因频率和杂合子频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遗传咨询和制定遗传筛查项目。
包括判断一个个体是否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对于多种形式的遗传分析如连锁分析、分离分析、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特别是计算遗传风险更有价值第八章1、简要说明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是人类基因组的重要组成rRNA基4易发生突变;C,线粒体中缺少DNA修复系统。
3)异质性:同一个细胞中野生型mtDNA 和突变型mtDNA共存。
4)阈值效应:mtDNA突变导致的细胞氧化磷酸化缺陷受特定组织中突变mtDNA 与野生型mtDNA的相对比例的影响。
只有当细胞中突变型mtDNA达到一定数量,能量代谢不足以满足细胞生命活动5)6)7)3、器?mtDNA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功能,但需要由核DNA编码的酶蛋白参与这些过程。
可见mtDNA基因的表达受核DNA的制约,而且线粒体只能合成少部分线粒体蛋白莫大部分蛋白由核基因组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后转运到线粒体中。
mtDNA必须nDNA协同作用才能完成能量代谢过程。
4、试述线粒体基因高突变的原因mtDNA突变率远高于nDNA主要是因为:万个mtDNA,但mtDNA在卵母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减少,只有随机的一小部分可以进入成熟的卵母细胞而传给后代的现象即为“遗传瓶颈效应”,遗传瓶颈效应限制了下传的mtDNA的数量及种类,造成自带个体间明显的异质性差异。
6、何谓染色体分离复制?细胞分裂时,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发生分离,随机地分配到子细胞中,使子7性?型值是能引起特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突变mtDNA最少数量,但这种阈值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组织特异性,易受突变类型、老化程度、组织等变化的影响,不同的组织器官对能量的依赖程度不同,在同等其他条件下,对能量依赖高的组织器官阈值就低,反之阈值就高,此外这种阈值效应跟组织的不同功能状态、个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及年龄等情况也密切相关、X染型具先天愚型、流产、死胎等。
3什么事嵌合体,它的发生机理是什么?①嵌合体的定义:嵌合体即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的个体,如果人体内既有46,XX的细胞,又有45,XO的细胞,此人即为一嵌合体的个体。
但是嵌合体并不是仅仅包括数目畸变,还有染色体结构畸变嵌合体;②发生机理:㈠卵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可形成亚二倍体/二倍体/超二倍体的嵌合体,因常染4体。
521现?21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智力低下、特殊面容、手足的畸形及特殊的皮纹改变、重要脏器的畸形等。
该病分为三种类型,纯合型、易位型和嵌合型。
其核型分别为47,XX(XY),+21、46,XX(XY),-14,+t(14q21q)和46,XX(XY),+21。
6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核型及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先天性睾丸发育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契合性为45,XO。
主要临床表现为一,表型为女性,身材较矮小,智力正常或稍低,原发闭经,后发际低,患者有颈蹼;二,患者具有女性的生殖系统,但发育不完善,卵巢条索状,子宫发育不全;三,第二性征不发育,胸宽而平,乳腺、乳头发育较差,乳间距宽。
8什么事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X9型的改变,但在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时形成一个特殊的倒位环,倒位环内如果发生重组,则会产生四种异常配子,他们分别与正常配子受精后,后代可出现倒位携带者。
完全正常的个体以及因为各种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流产,死胎,染色体病患者。
10某一外表正常的妇女,经染色体检查发现所有被检的核型中都具有一条臂间倒位的2号染色体。
其断裂点分别为)繁→配子结合后,将发育成正常四种配子,这四种配子结合,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遗传病后代。
11一对外表正常的夫妇,因多次习惯性流产来遗传咨询门诊就诊,染色体检查结果男方核型为46,XY,女方核型为46,XX,t(4;6)(4pter→4q36::6q21→6qter;6pter→6q21::4q35→4qter).试问1女性核型有何异常2分析这对夫妇发生习惯性流产的原因。
三体型。
由第一种配子受精将发育成完全正常的胚胎;第二种配子受精将发育成一个易位染色体的携带者;余者皆由于含有部分片段的单体型和部分片段的三体型而导致流产、死胎或遗传病后代12简述赖昂假说及X染色质检查的临床意义?1)赖昂假说:一,正常磁性哺乳动物的X染学基础: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子细胞,是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随机组合进入子细胞,这正是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这种交换使染色体上连锁在一起的基因发生种族,这是连锁和互换定律的细胞学基础;2)维持舞种的遗传恒定:在减数分裂3)1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是由珠蛋白基因缺陷引起。
血红蛋白病分为两大类:1异常血红蛋白病。
它是一类由于珠蛋白基因变异导致珠蛋白结构发生异常的血红蛋白病。
珠蛋白结构异常可能发生在类α珠蛋白链,也可能发生在类β珠蛋白链。
2地中海贫血。
它是一类由于某种珠蛋白基因变异或缺失,使相应的珠蛋白合成障碍,导致类α珠蛋白链和类β珠蛋白链合成不平衡,进而引发的溶血6位HbS发生镰变。
镰形细胞不能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小血管堵塞,引起局部组织的缺氧,继发感染,一过性剧痛,急性大面积损伤,心肌梗塞可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