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练习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练习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一、填空题:1、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_______。

答案:二次(丰、枯水期)2.、在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前,应收集当地有关_______、_______资料。

答案:水文地质3、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扣应高出地面_______m,井(孔)扣安装盖(保护帽),孔口地面应采取_______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答案:0.5-1.0 防渗4、地下水采样前,除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采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要量有机物细菌类5、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_____类。

答案:Ⅱ6、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______采样1次。

答案:枯水期7、污染控制监测井逢_____采样1次,全年____次。

答案:单月 68、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每月采样____次。

答案:19、从井中采集水样,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答案:0.5m10、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井全年监测次。

答案:六11、每年测量监测井井深,当监测井内淤积物淤没滤水管或井内水深小于1m 时,应及时清淤或换井。

答案:两12、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答案:非污染13、潜水是指地表以下、第________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答案:一个14、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100km2________眼井,每个县至少应有________眼井,平原(含盆地)地区一般为每100km2________眼井。

答案:0.1 1-2 0.215、根据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状况和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在污染区外围地下水水流上方______方向,设置一个或数个背景值监测井。

答案:垂直水流16、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________状污染扩散。

答案:条带17、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小的地区以点状污染扩散,可在污染源附近按________布设监测线进行控制。

答案:十字形18、监测井的深度应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已知最大地下水埋深以下________m。

答案:219、监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________m。

答案:0.120、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________m,井(孔)口安装盖(保护帽),孔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答案:0.5-1.021、水位监测井不得靠近地表水体,且必须修筑井台,井台应高出地面________m以上,用砖石浆砌,并用水泥沙浆护面。

答案:0.522、每年测量监测井井深,当监测井内淤积物淤没滤水管或井内水深低于1m时,应及时清淤或换井。

答案:两23、地下水采样前,除________、有机物和细菌类监测项目外,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

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24、地下水采集的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监测项目加采_________,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答案:现场平行样和现场空白样25、样品唯一性标识由________组成。

答案:样品唯一性编号和样品测试状态标识26、一般分析实验用水电导率应小于________uS/cm。

特殊用水则按有关规定制备,检验合格后使用。

答案:3.027、某方法标准曲线的________的变化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答案:直线部分所对应的待测物质浓度或量28、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个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答案:629、地下水监测井每年对其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实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 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时,应进行洗井。

答案:5 15min30、地下水水位监测为每年2次,分别是、各1次。

答案:丰水期枯水期31、地下水水温监测每年1次,可与水位监测同步进行。

答案:枯水期32、为了解地下水未受人为影响,需在研究区域的非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

答案: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33、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是布设污染控制地下水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

答案:污染源的分布扩散形式34、地下水的臭和味的强度等级共级,第4等级的强度说明是。

答案:六已有很显著的臭和味35、用工作基准试剂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时,应按规定使用以上纯水或优级纯溶剂,称样量不应小于。

答案:二级0.1g36、用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滴定溶液的浓度时,须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各做平行,取两人的测定结果的均值为滴定溶液的浓度,其偏差不大于0.2%。

答案:四八平行二、单选题:1、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淮后方能施行。

(C )A. 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B. 环境影响评价C. 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晌评价D. 地质部门认可2、背景值监测井应尽量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农灌区及交通要道。

(A )A.远离B.靠近C.选在3、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每月采样次。

(C )A.3次B.2次C.1次4、平行双样测定结果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时,则用其表示测定结果。

(B )A. 平行样结果B.平均值C.样品结果5、从监测井中采集水样,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m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B )A. 0.2B.0.5C.1.06、地下水监测项目中,水温监测每年1次,可与水位监测同步进行。

(C )A.平水期B.丰水期C.枯水期7、下列属于地下水水质常规监测必测项目的是(A )A、氨氮、挥发酚、砷、溶解性总固体、氰化物B、COD Cr、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汞C、六价铬、悬浮物、总硬度、铁、锰D、水温、pH、铅、氟、镉8、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地下水质量划分为( C )。

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9、某地级市地处平原地区,辖2区3县,辖区面积5000平方公里。

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该市在设置国控地下水监测点时,一般应设置个。

(C )A、5B、8 C 、10 D、1210、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 C )A.一次(枯水期) B.二次(平、枯水期)C.三次(丰、平、枯水期) D.二次(丰、枯水期)11、某地下水的细菌总数I类、Ⅱ类、III类标准值均为≤100个/mL。

若水质分析结果为100个/mL,应定为。

(A )A.I类B.II类C.Ⅲ类D.Ⅳ类12、每年对监测井要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

(C )A.5 B.4 C.3 D.213、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

(B )A、综合水样B、瞬时水样C、混合水样D、平均水样14、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井全年监测次。

(C )A、3B、4C、6D、1215、在地下水监测项目中,北方盐碱区和沿海受潮汐影响的地区应增测项目。

(A )A、电导率、溴化物和碘化物B、硒、锶和偏硅酸C、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及凯氏氮D、二氧化碳、磷酸盐和硅酸盐16、从井中采集水样,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米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C )A、0.1B、0.2C、0.5D、1.017、在进行地下水水温监测时,连续监测两次,两次测值之差不大于℃时,将两次测量数值及其均值记入采样记录表内。

(C )A、0.1B、0.2C、0.4D、0.518、平原(含盆地)地区,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500km2眼井。

(A )A、1B、2C、3D、419、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小的地区以污染扩散,可在污染源附近按十字形布设监测线进行控制。

(D )A、条状B、带状C、块状D、点状20、《地下水环境监测规范》不适应于、矿水、盐水和卤水。

(B )A、地下潜水B、地下热水C、地下承压水D、地下孔隙水21、地下盐水是指总矿化度在之间的地下水。

(B )A、5-10g/LB、10-50g/LC、20-50g/LD、10-100g/L22、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一百平方千米眼井。

(A )A、0.1B、0.2C、0.3D、0.423、平原(含盆地)地区,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一百平方千米眼井。

(B )A、0.1B、0.2C、0.3D、0.424、监测井的深度应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已知最大地下水埋深以下m。

(B )A、1B、2C、3D、425、滤水段透水性能良好,向井内注入灌水段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不超过10min,滤水材料应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

(A )A、15B、2C、5D、1026、新凿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小于m,设计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0.05m,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

(C )A、0.10B、0.20C、0.25D、0.5027、新凿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小于0.25m,设计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m,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

(D )A、0.01B、0.02C、0.03D、0.0528、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1.0m,井(孔)口安装盖(保护帽),孔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D )A、0.1B、0.2C、0.4D、0.529、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采样1次进行监测。

(A )A、枯水期B、平水期C、丰水期D、枯水期或丰水期30、从井中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抽汲后进行,抽汲水量不得少于井内水体积的2倍,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m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A )A、0.5B、1C、1.5D、231、从井中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抽汲后进行,抽汲水量不得少于井内水体积的倍,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0.5m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D )A、0.5B、1C、1.5D、232、地下水采样前,除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物和监测项目外,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

(C )A、五日生化需氧量B、有机物C细菌类、D、石油类33、地下水采集的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项目的水样,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隙。

(D )A、pHB、石油类C、氨氮D、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34、测定下列项目需单分别独采样的是。

(D )A、氨氮B、pHC、高锰酸盐指数D、五日生化需氧量35、一般分析实验用水电导率应小于uS/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