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证券软件业已初具规模
【正文】
中国证券市场只有近十年的历史,但中国证券电脑自动化水平却在短短的几年中,跨越了西方国家百年的发展历程,达到国际目前较高的程度。
中国证券电脑自动化的发展为中国证券软件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中国证券软件业迅速发展起来,证券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商们在竞争着每年5亿元的市场份额。
而且,这个市场今后的发展仍然是前景广阔,商机无限。
分分合合看发展
中国证券软件业是从1992年在XX开始起步的。
1992年,随着XX新欣、黎明等中国第一批证券电脑商的出现,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商品化的证券软件。
1992至1993年,XX捷意、新华威等一批专业的证券电脑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商相继介入,中国证券软件业初具规模。
业内人士回忆说,早期的证券软件都是基于FOXBASE、CLIPPER数据管理系统,比较简单。
但由于当时证券电脑软件顺应了市场发展的潮流,市场需求远远大于证券软件开发商的市场供应能力,所以,1992至1993年,证券软件开发商掘到了证券市场的第一桶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94至1995年,XX的新利、恒生等一批新证券电脑商相继介入证券软件市场。
以他们为代表的华东地区的证券软件商主要围绕XX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方式开发证券软件。
他们基于BTRIEVE数据管理系统开发的证券软件,比较符合XX证券交易所当时实行的人工报盘,部分手工处理的半自动化的交易模式。
在1993至1995年,在XX证券交易所的市场业务推广得比XX证券交易所快的环境下,他们得到更多的市场发展机会。
华南地区的证券电脑商则处境艰难,1993至1995年的大熊市,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
包括XX新欣软件公司这样的中国证券软件的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公司,都相继退出了这个市场。
一些规模较小,或者刚刚介入立足未稳的证券软件开发商被淘汰出局。
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以XX 捷意、泰能(新华威)等公司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证券软件开发商,以及XX海天公司顺应XX 证券交易所的全自动化交易模式,基于C/S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更先进的能满足证券交易全自动化需要的证券软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1996年,XX证券交易所加大了市场推介力度,证券市场又迎来了大牛市,给华南的证券软件商创造了广阔的商机。
特别是XX证券交易所逐渐改变了半自动化的交易模式,改用全自动化的交易模式,与XX证券交易所统一,XX证券软件商开发的适合全自动交易模式的证券软件,显露出其优越性,迎来了又一次发展良机。
在这种情况下,华东地区的一些规模较小的证券软件开发商被淘汰出局。
而XX恒生、新利等证券软件开发商适应市场变化,也改用C/S数据管理系统开发适合全自动化证券交易模式的证券软件,继续参与市场的竞争。
总体上,1996年以后,华南地区的证券软件开发商得到迅速的发展,华东地区的证券软件开发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997年5月12日至今年5月19日的两年的弱市,证券商在设备及技术上的投入锐减,证券软件商又必须面对市场残酷的竞争,又有一批证券软件开发商退出了这个舞台。
为了生存和发展,XX两家在国内最有影响的证券软件开发商--XX捷意公司和XX泰能(新华威)公司在XX市政府的支持下实现强强联合,于1998年6月8日正式组建国内最大的证券软件开发公司--XX市金证高科技XX,提升了华南地区证券软件商的竞争实力,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
初现三足鼎立格局
中国证券软件业近8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证券市场普遍流行的应用软件有15种。
证券软件主要分四大类:柜台交易系统、外围交易系统、证券分析及资讯系统、证券公司总部管理系统。
柜台交易系统是证券商交易的核心,是交易的心脏。
由于开发投入庞大,对软件可靠性和稳定性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售后维护工作量大,国内有参与证券商柜台交易系统市场竞争能力的电脑商比较少,市场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XX金证高科技、XX新利、恒生三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均在20%以上,三家公司总的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这三家证券软件开发商之间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在技术上,XX金证占有优势。
1998年,金证公司在国内首先引入了中间件技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加了一层中间件,分隔数据和客户,在国内首创了商品化的三层结构的柜台交易系统。
该系统能够有效防X“黑客”的入侵,今年7月16日,经XX市科技局主持的技术鉴定,证明其在系统功能稳定性、安全性、方便性、可靠性及处理能力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三层结构是国内柜台交易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
外围交易系统在1992年就开始起步。
早期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是委托系统和触摸屏。
XX
当时还出现了远程交易系统。
近两年,外围交易系统又出现了远程终端、网上交易系统等新成员。
一般地,证券商采用谁的柜台交易系统,就相应地采用谁的外围交易系统,所以,证券外围交易系统市场也基本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XX金证、XX新利、恒生三家公司在这个市场上总占有率达60%多。
但由于外围交易系统开发投入比较小,技术要求相对比较低,售后维护量也相对比较小,所以,在这个领域国内有几十,甚至有百余家电脑公司在竞争。
这些小公司由于在小项目上相对作了大的投入,往往会做出一些特色,因此在这个领域得以生存。
证券分析及资讯系统的应用时间也比较早。
1993年,XX汇金公司推出有自己独立算法的汇金证券分析系统,基本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即钱龙、汇金、宏汇瓜分主要市场,金至典正成为另一个有力的挑战者。
与分析系统同步的资讯系统,参与的公司则更杂,市场竞争更激烈。
公司总部管理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XX金证等大证券软件开发商近几年适时开发出“券商中央监控系统”、“券商法人清算系统”,以及证券商自营业务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等。
公司总部管理系统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入风险比较大,目前券商公司总部管理系统只有XX金证等几家大证券电脑商进行开发。
XX金证公司的“券商中央监控系统”、“券商法人清算系统”等已经在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今年7月16日,金证公司这两个软件通过了市科技局主持的技术鉴定。
看似饱和空间仍大
中国证券软件业尽管发展比较快,但是终归时间比较短。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各种市场开发热点会不断涌现。
目前,XX金证、XX新利、恒生的年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经营情况比较好。
业内人士分析说,无论是柜台交易系统,外围交易系统,还是券商总部管理系统,都是以证券商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
这个市场目前相对比较饱和。
但是,面向广大股民,以市场投资者作为服务对象的领域还比较广。
如资讯系统、证券分析系统、网上交易系统等,还有广阔的商机。
而且,围绕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软件的开发,目前也只是尝试阶段。
目前已经有的软件产品,都是针对以往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发出来的,以后证券市场还会出现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证券软件,这个趋势,是每一个要涉足证券软件领域的企业都应充分了解的。
这个市场今后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即使近年来,国家已暂停了新的证券营业网点的建设,中国的证券营业网点目前仍有2420家左右,从过去的几年来看,以平均每个营业部每两年做一次金额为100万元的常规改造(指旧的软、硬件系统的升级改造)来计算(实际数量较此数大很多),每两年,券商只是用于旧系统升级改造就有20亿元的市场潜力。
目前,国内有证券营业部2420家,随着中国证券市场扩容步伐的加快,证券交易规模的不断提升,中国证券商增资扩股的进行,中国证券商的队伍也必然得到发展,有业内人士预测,5年内,中国证券营业部将有可能从目前的2400多家发展到5000家左右。
如果这个预测成为现实,将对中国证券电脑软件业提出巨大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将延续几年甚至十几年。
从过去几年来看,中国证券软件市场是一个年增长率在40--50%的快速发展的市场,并将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在今后许多年中保持一个稳定、持续的发展势头,它将为我国证券市场的进步与扩X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上述谈到的证券电脑市场的需求,主要都是服务于券商营业部级交易业务的系统,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券商将对服务于公司级的管理系统、投资风险分析等系统提出强烈需求,这些系统在国内还基本属于空白,但从国外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来看,这样的电脑自动化系统是必须的,所创造的市场需求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