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探索

河南教育(中旬)2011.8近年,基于突出应用型、凝练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要内容,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遍原则和共识。

实践教学是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涉及广泛的概念,实践教学改革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本文以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对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立足专业建设的实践教学时空结构体系,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和健康身心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应试教育,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传统教育模式惯性巨大,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上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脱节、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创新能力弱、难以胜任实际工作等。

因此,高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主要面向地方、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一线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求理论以适用为标准,着重于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也应有更大的、突出办学特色的舞台和空间。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现状1.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形成强烈反差的背景下,许多同类院校都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有益的成果和经验。

如投入巨资改建改造传统实验室,重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管理模式,组建新的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性实验室,着力丰富活跃第二课堂,积极创建实训、实习基地,鼓励教师参与纵向和横向工程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方案中要求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比保持在6:4以上,扭转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人才的“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状况,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2.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验题目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二是学生中学术氛围不浓厚,第二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外科技活动处于较低水平;三是课程设计环节被忽视,毕业设计质量低下;四是“双师型”教师数量少,教师总体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高;五是产学研合作处于低水平,实质性合作亟待深化;六是部分软硬件资源设备利用率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七是教学资源条块分割,缺乏有机整合。

三、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方案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已初步完成了第一阶段以硬件建设为主的实践教学改革,正面临着专业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制约,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注重软件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进而取得实践教学改革质的突破。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到新阶段,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

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稳定现有理论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整体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

具体方案是:建立与整体教学改革相协调、与理论教学环节互动沟通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学生、教师、院系、学校、社会全参与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立体教学体系。

在涵盖各教学资源要素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是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方案的核心和关键。

这个平台以本科院校院系建制和资源为依托,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实习见习、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产学研合作等模块,并通过这些基础实践模块的相互融合和互动,实现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的层次提升。

这个方案强调实践教学平台与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单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

为实现实践教学平台的有效运行和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要在方案中组建收稿日期:2011-07-10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编号:02009037)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方波(1973-),男,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王红艳(1980-),女,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应用。

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探索方波,王红艳(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河南许昌461000)摘要:当前实践教学改革应从注重外延发展阶段逐步过渡到内涵提升的新阶段,建立立足专业建设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结构体系,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电气信息;实践教学28河南教育(中旬)2011.8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和协调。

上述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反映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能力构成要素和外围环境相互关系中体现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和立体性,本文构建了实践教学金字塔结构。

在这个金字塔结构中,纵向从上到下划分为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包括第二课堂、电子科技竞赛、产学研合作等)、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实习、见习、社区科技服务、三下乡等)三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形式与主要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之间有着基本的对应关系,即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1主要包括仪器设备调试使用能力、测量测试能力、操作动手能力、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专业设计能力等,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2主要包括科研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适应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3主要包括理解认知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金字塔结构横向由内到外展现的是实践能力的包含性,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培养目标是目标1,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培养目标除主要目标2外,也包括目标1,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目标除主要目标3外,也包括目标1和目标2。

实践活动层次越往金字塔底部,培养目标就越多,综合性也就越强;越往金字塔顶部,培养目标就越单一,专业性也就越强。

从实践能力的划分上看,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涵盖目标1和目标2,一般实践能力主要涵盖目标2和目标3,而综合实践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则涵盖目标1、目标2和目标3。

从实践活动形式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看,由金字塔自顶向下,实践活动与外部环境接触面越来越大,也即实践活动与外部的交流和作用愈加频繁和密切。

上述教学改革方案的主要特征是:实践教学改革与专业紧密结合;实践教学改革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实践教学改革纵向加强,横向扩展;实践能力培养分层次进行;教学资源全面整合;实践教学改革突出特色、体现优势。

四、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的措施根据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方案,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二是改革实验内容,压缩验证性实验,扩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三是加强课程设计环节,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四是加强学生实习指导和管理;五是加强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推动学生科技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六是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创新能力;七是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八是成立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1]庞国斌.试论实践能力在形成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科学,2004,(6).[2]赵建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概念、结构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7).[3]吴庭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8).责编:一木著名思想家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在中学阶段,从智力培养方面来说,学生一直伏案专心于自己的课业;而在大学里,他们应该站起来并环顾四周。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指出,大学教育贵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两位前人对大学教育的定位是一致的,都强调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提倡学生创造力与个性的培养。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者,怎样把前人的优秀思想落实在实际教学中是一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事情。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发展迅猛,全国各类院校纷纷开设设计专业,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这就导致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是跳跃和盲目的,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这些问题也反映在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中。

因此,探索和寻求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美术基础教育创新模式是目前设计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传统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1.单一的教育模式造成学生只关注绘画的技能、技法我国各类院校的设计学科大多是由原来的工艺美术学科蜕变而来的,美术基础教学从一开始就沿袭绘画学科的教学程序和内容。

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导下,学生只把注意力放在“再现对象本身”上,无论描绘得多么深入、技法多么娴熟,思维仍十分局限,对画面的控制能力非常被动。

2.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启发由于教学模式的刻板保守,无法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以偏赅全,单纯实行以写实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就收稿日期:2011-06-05作者简介:白冰(1978-),女,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油画。

论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创新白冰(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摘要: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把美术基础训练与专业设计有机地衔接起来。

创新的教育思路完全按照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感性的体验、理性的分析,拓宽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领域,丰富造型语言和艺术想象力,树立学生求知、求索的自信心。

关键词:教育创新;自主意识;创造力与个性的培养29。

相关主题